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恢复高考40年|曹丽娜: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时间:2017-06-15 08:50:57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前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迄今已40年整。翻开尘封的校史档案,有据可查的西电77、78级学生共有1573人。他们当中,先后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包为民、张尧学、王中林、武向平、段宝岩、郝跃、杨小牛,这个令西电人自豪的名单生动诠释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他们当中,100余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40年来西电教学科研战线的重要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更多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努力拼搏、贡献才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通过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西电77、78级校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个人特质,毕业后成就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成为西电教育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最好体现。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梦·时代梦·西电梦”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77、78级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的专访等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这批特殊的西电人身上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曹丽娜教授:“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记者贾凯

1977年冬天,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同样也是许多“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

曹丽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正是40年前从首批涌进考场的570万大军中脱颖而出,最终踏入校园的27万余名“幸运儿”之一。

从河南郑州到陕西西安,依然是“教书匠”,依然未离开“三尺讲坛”,但时间维度横跨40年,这位高等教育事业的“马前卒”,已然用“一个时代的缩影”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工匠精神”。

听到“恢复高考”,第一时间钻床底

曹丽娜1957年生于河南郑州,父母均为小学教师。文革接近尾声的1975年6月,她刚从郑州二中毕业,下乡到河南密县(今新密市)米村公社参加填河造田等劳动。

没过几个月,所在公社的报恩寺学校校长到工地找她,调其到学校担任代课教师。“那儿师资紧缺,所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包括音乐,没人上的课我都给他们上,还帮他们组织了宣传队、排球队。”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时,曹丽娜尚在报恩寺学校。“没有广播,没有电话,家里人也没法通知我,所以这个爆炸性新闻在我这儿整整延后了半个月,直到11月3日返家探亲。”

令家人愕然的是,听到消息的曹丽娜竟第一时间钻到了床底,直到她从床底搬出一摞高中课本,才恍然大悟。“当时是满城穿梭,哪里有补习班就往哪里赶。在郑州一中操场上听过露天数学课,在郑州四中教室里为了听讲甚至站过后排桌子。”

仅仅一月的备考时间原本已非常紧张,奈何“雪上加霜”,报恩寺学校校长以诸多课程无人接手为由,到家中要求曹丽娜返校。“返校后我一直处于‘入魔’状态,走着走着会顺势蹲在路边,拿起树枝就开始在地上做演算。临近考试3天,我依然是白天讲课,晚上点着煤油灯彻夜复习,总算及时将我母亲手抄的二十多页政治资料全背了下来。”

与“西军电”不期而遇

1977年12月,同全国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一起,曹丽娜参加了‘久违’的高考。“考试当天,中午连吃饭的地儿都没有,在附近知青点的下乡知青帮助下才勉强吃上半碗面条。那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一碗面。”

考试结束,曹丽娜依然返回报恩寺学校代课,其母亲全权代理志愿填报。“印象中我母亲报的学校都比较偏远,也不敢报好学校,家门口的郑州大学都没敢报。”

未曾料想,曹丽娜的考试成绩最终在河南省位居前列,家人的激动之情尚未平息,另一重惊喜已经扑面而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招生老师竟带着录取通知书,亲自来家中征求意见。当时,西电与清华等同属第一批次招录,曹丽娜虽未填报西电志愿,但她的简历被学校招生老师一眼相中,攥在手中便再未放下。

“据我母亲回忆,她当时极兴奋激动而又手足无措,举着通知书在单位家属院里满院跑,一边跑一边喊‘这个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在哪儿呢,是不是在西北的什么山沟沟里,能不能去呀’。院里一位老师拉住我母亲说:‘这是西军电,绝对是好学校。’家人自然就同意了,我是从知青点回来后才知道过程。”

“两眼一抹黑”不耽搁“激情迸发”

“通信是什么?当时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对自己要学的专业没一点概念。”

1978年春,时年20岁的曹丽娜踏入西电校园,就读于一系的无线电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前身)。“班里一百二十来人,其中二十多个女生。同学们年龄相差较大,最小的16岁,最大的都有孩子了。”

那时,学校基础硬件设施较差,大冬天有的教室里玻璃都有破的。但曹丽娜觉得,在“文革压抑之后的激情迸发”面前,“那都不是事”。

“同学们都憋着一股劲儿,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料不足,我们就到图书馆,借所有能借到的书,做所有能找到的题。两套笔记是每位同学的‘标配’,课上听讲一套笔记,课后根据复习思考整理另一套笔记。”

拉开记忆的闸门,一幕幕极具画面感的往事在曹丽娜口中娓娓道来。“同学间会暗中较劲儿,做微积分题看谁做得快,谁最先完成。”“酷暑下复习功课,男生们会把脚泡在一盆凉水中,头顶一块凉毛巾,等水和毛巾热了后,立马换新的。”“班里一位女生暑假留校复习考研,等我们开学回来,她的桌椅都已经被汗水浸的发白了。”“每天重复一样的程序,宿舍——教室——食堂——操场‘四点一线’,整个学期几乎不出学校大门。”

“激情迸发”的不只是我们这些学生

“那个年代,激情迸发的不只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有学校各位老师,好不容易重获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普遍热情高涨。”

肖国镇、吴万春、张永瑞、程湘君、徐炳祥、秦荻辉……博识而又敬业的“大师范儿”,至今依然让曹丽娜感慨万千。

“肖国镇老师儒雅博学,讲课的时候一页纸都不带,只用一根粉笔即可完成满满一黑板的推演。吴万春老师风趣幽默,擅长用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原理,调动课堂积极性。”在曹丽娜口中,似乎她这许多年所养成的教学习惯,包括完全脱稿等,都是有迹可循的。“或许,我这35年教学生涯在当时已经注定,注定要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1982年春,曹丽娜毕业留校任教。

“77、78级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个群体,入校前大家的经历或许大相径庭,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充当各行各业主力军的我们,绝不容许自己应付任何一项工作,大家似乎都有点跟自己过不去。”

从上《通信原理》,到讲《通信原理》

70年代末,与曹丽娜她们同时“进驻”西电的,还有《通信原理》等一批“土生土长”,带有鲜明“西电印记”的课程。

彼时,《通信原理》课程由徐炳祥老师讲授,配有四名辅导教师,教材使用的是樊昌信老师主编的《通信原理》初版。“第一堂课上,徐炳祥老师并未直接开讲,而是先抽出半小时,给大家出了几道和信号有关的题目。当时并不理解他的用意,只是感觉这门课涉及的范围太广,不是很好学。”

如今,曹丽娜已留校任教35年,担任《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并先后参与主编《通信原理》教材第六版、第七版。“徐炳祥老师的用意,在我主讲这门课程时才真正体会到。《通信原理》是专业基础课,是通往后修课程、专业课程的桥梁,而《信号与系统》等前修课程就好似这座桥梁的桥墩,必须打扎实。”

从上《通信原理》课,到讲《通信原理》课,时间维度已跨越近40年。“在外参加研讨会,有些老师找我们合影时会说:‘一直在用你们的教材,终于见到作者了’。但我想说,他们并非在与我个人合影,实际是在和我们西电、我的前辈们合影。这门课程、这本教材始终是我们西电的一块金字招牌。”

无独有偶,同曹丽娜一起留校任教的同班同学曾兴雯,后来也从杜武林老师手中接过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频电子线路》的大旗。

“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在教师家庭出生,在中小学家属院长大,参加高考前在知青点学校代课,西电毕业留校后坚守讲坛,或许这就是曹丽娜与教师生涯的“命中注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哪怕是做一名实实在在的‘教书匠’,我们也需要‘工匠精神’。”在曹丽娜看来,做好本职工作,尽到应尽责任,这便是小我的一种大境界,更是对国家的一种大爱。

“大学里一定要有大师,要着眼于培养精英。我们能力虽然有限,但一定要有大眼界、大格局,朝这个方向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因恢复高考而成长为高等教育事业“马前卒”的曹丽娜,俨然已是一名“老兵”,“作为高校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第一位的,须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当然,我们也要有一种情怀,真心热爱学生们,这是他们最好的四年时光,绝不容辜负。”

2017年,曹丽娜名义上已经“解甲归田”,但35年教学生涯所沉淀下来的大胸怀,让她不舍轻易画上句点。“能发挥余热的地方还有很多。课程和教材需要做好‘传帮带’,以延续‘西电这块招牌’的精品优势和主导地位。自己在教学一线提炼的‘十点教学法’,也希望可以继续为青年教师和校内外同仁带来些许帮助。”

往期链接:

恢复高考40年|包为民:家国情怀指引成功路

上一条: 恪守三尺讲台 用心教导学生:记师德标兵马晓华
下一条: 西电学子|Keep解盼鹏:创业是一种生活态度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恢复高考40年|曹丽娜: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前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迄今已40年整。翻开尘封的校史档案,有据可查的西电77、78级学生共有1573人。他们当中,先后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包为民、张尧学、王中林、武向平、段宝岩、郝跃、杨小牛,这个令西电人自豪的名单生动诠释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他们当中,100余人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为40年来西电教学科研战线的重要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更多人毕业后走向社会,努力拼搏、贡献才智,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主力军。通过恢复高考步入大学殿堂的西电77、78级校友,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个人特质,毕业后成就了精彩的人生道路,成为西电教育大眼界、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的最好体现。在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我的梦·时代梦·西电梦”系列主题报道,通过对77、78级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的专访等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这批特殊的西电人身上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助力一流大学建设。

曹丽娜教授:“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记者贾凯

1977年冬天,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同样也是许多“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

曹丽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正是40年前从首批涌进考场的570万大军中脱颖而出,最终踏入校园的27万余名“幸运儿”之一。

从河南郑州到陕西西安,依然是“教书匠”,依然未离开“三尺讲坛”,但时间维度横跨40年,这位高等教育事业的“马前卒”,已然用“一个时代的缩影”为我们诠释了何为“工匠精神”。

听到“恢复高考”,第一时间钻床底

曹丽娜1957年生于河南郑州,父母均为小学教师。文革接近尾声的1975年6月,她刚从郑州二中毕业,下乡到河南密县(今新密市)米村公社参加填河造田等劳动。

没过几个月,所在公社的报恩寺学校校长到工地找她,调其到学校担任代课教师。“那儿师资紧缺,所以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包括音乐,没人上的课我都给他们上,还帮他们组织了宣传队、排球队。”

1977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时,曹丽娜尚在报恩寺学校。“没有广播,没有电话,家里人也没法通知我,所以这个爆炸性新闻在我这儿整整延后了半个月,直到11月3日返家探亲。”

令家人愕然的是,听到消息的曹丽娜竟第一时间钻到了床底,直到她从床底搬出一摞高中课本,才恍然大悟。“当时是满城穿梭,哪里有补习班就往哪里赶。在郑州一中操场上听过露天数学课,在郑州四中教室里为了听讲甚至站过后排桌子。”

仅仅一月的备考时间原本已非常紧张,奈何“雪上加霜”,报恩寺学校校长以诸多课程无人接手为由,到家中要求曹丽娜返校。“返校后我一直处于‘入魔’状态,走着走着会顺势蹲在路边,拿起树枝就开始在地上做演算。临近考试3天,我依然是白天讲课,晚上点着煤油灯彻夜复习,总算及时将我母亲手抄的二十多页政治资料全背了下来。”

与“西军电”不期而遇

1977年12月,同全国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一起,曹丽娜参加了‘久违’的高考。“考试当天,中午连吃饭的地儿都没有,在附近知青点的下乡知青帮助下才勉强吃上半碗面条。那是我吃过的最难忘的一碗面。”

考试结束,曹丽娜依然返回报恩寺学校代课,其母亲全权代理志愿填报。“印象中我母亲报的学校都比较偏远,也不敢报好学校,家门口的郑州大学都没敢报。”

未曾料想,曹丽娜的考试成绩最终在河南省位居前列,家人的激动之情尚未平息,另一重惊喜已经扑面而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招生老师竟带着录取通知书,亲自来家中征求意见。当时,西电与清华等同属第一批次招录,曹丽娜虽未填报西电志愿,但她的简历被学校招生老师一眼相中,攥在手中便再未放下。

“据我母亲回忆,她当时极兴奋激动而又手足无措,举着通知书在单位家属院里满院跑,一边跑一边喊‘这个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在哪儿呢,是不是在西北的什么山沟沟里,能不能去呀’。院里一位老师拉住我母亲说:‘这是西军电,绝对是好学校。’家人自然就同意了,我是从知青点回来后才知道过程。”

“两眼一抹黑”不耽搁“激情迸发”

“通信是什么?当时可谓是‘两眼一抹黑’,对自己要学的专业没一点概念。”

1978年春,时年20岁的曹丽娜踏入西电校园,就读于一系的无线电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前身)。“班里一百二十来人,其中二十多个女生。同学们年龄相差较大,最小的16岁,最大的都有孩子了。”

那时,学校基础硬件设施较差,大冬天有的教室里玻璃都有破的。但曹丽娜觉得,在“文革压抑之后的激情迸发”面前,“那都不是事”。

“同学们都憋着一股劲儿,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资料不足,我们就到图书馆,借所有能借到的书,做所有能找到的题。两套笔记是每位同学的‘标配’,课上听讲一套笔记,课后根据复习思考整理另一套笔记。”

拉开记忆的闸门,一幕幕极具画面感的往事在曹丽娜口中娓娓道来。“同学间会暗中较劲儿,做微积分题看谁做得快,谁最先完成。”“酷暑下复习功课,男生们会把脚泡在一盆凉水中,头顶一块凉毛巾,等水和毛巾热了后,立马换新的。”“班里一位女生暑假留校复习考研,等我们开学回来,她的桌椅都已经被汗水浸的发白了。”“每天重复一样的程序,宿舍——教室——食堂——操场‘四点一线’,整个学期几乎不出学校大门。”

“激情迸发”的不只是我们这些学生

“那个年代,激情迸发的不只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有学校各位老师,好不容易重获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普遍热情高涨。”

肖国镇、吴万春、张永瑞、程湘君、徐炳祥、秦荻辉……博识而又敬业的“大师范儿”,至今依然让曹丽娜感慨万千。

“肖国镇老师儒雅博学,讲课的时候一页纸都不带,只用一根粉笔即可完成满满一黑板的推演。吴万春老师风趣幽默,擅长用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原理,调动课堂积极性。”在曹丽娜口中,似乎她这许多年所养成的教学习惯,包括完全脱稿等,都是有迹可循的。“或许,我这35年教学生涯在当时已经注定,注定要追随着他们的脚步。”

1982年春,曹丽娜毕业留校任教。

“77、78级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个群体,入校前大家的经历或许大相径庭,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充当各行各业主力军的我们,绝不容许自己应付任何一项工作,大家似乎都有点跟自己过不去。”

从上《通信原理》,到讲《通信原理》

70年代末,与曹丽娜她们同时“进驻”西电的,还有《通信原理》等一批“土生土长”,带有鲜明“西电印记”的课程。

彼时,《通信原理》课程由徐炳祥老师讲授,配有四名辅导教师,教材使用的是樊昌信老师主编的《通信原理》初版。“第一堂课上,徐炳祥老师并未直接开讲,而是先抽出半小时,给大家出了几道和信号有关的题目。当时并不理解他的用意,只是感觉这门课涉及的范围太广,不是很好学。”

如今,曹丽娜已留校任教35年,担任《通信原理》课程负责人,并先后参与主编《通信原理》教材第六版、第七版。“徐炳祥老师的用意,在我主讲这门课程时才真正体会到。《通信原理》是专业基础课,是通往后修课程、专业课程的桥梁,而《信号与系统》等前修课程就好似这座桥梁的桥墩,必须打扎实。”

从上《通信原理》课,到讲《通信原理》课,时间维度已跨越近40年。“在外参加研讨会,有些老师找我们合影时会说:‘一直在用你们的教材,终于见到作者了’。但我想说,他们并非在与我个人合影,实际是在和我们西电、我的前辈们合影。这门课程、这本教材始终是我们西电的一块金字招牌。”

无独有偶,同曹丽娜一起留校任教的同班同学曾兴雯,后来也从杜武林老师手中接过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高频电子线路》的大旗。

“教书匠”也要有“工匠精神”

在教师家庭出生,在中小学家属院长大,参加高考前在知青点学校代课,西电毕业留校后坚守讲坛,或许这就是曹丽娜与教师生涯的“命中注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哪怕是做一名实实在在的‘教书匠’,我们也需要‘工匠精神’。”在曹丽娜看来,做好本职工作,尽到应尽责任,这便是小我的一种大境界,更是对国家的一种大爱。

“大学里一定要有大师,要着眼于培养精英。我们能力虽然有限,但一定要有大眼界、大格局,朝这个方向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因恢复高考而成长为高等教育事业“马前卒”的曹丽娜,俨然已是一名“老兵”,“作为高校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第一位的,须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当然,我们也要有一种情怀,真心热爱学生们,这是他们最好的四年时光,绝不容辜负。”

2017年,曹丽娜名义上已经“解甲归田”,但35年教学生涯所沉淀下来的大胸怀,让她不舍轻易画上句点。“能发挥余热的地方还有很多。课程和教材需要做好‘传帮带’,以延续‘西电这块招牌’的精品优势和主导地位。自己在教学一线提炼的‘十点教学法’,也希望可以继续为青年教师和校内外同仁带来些许帮助。”

往期链接:

恢复高考40年|包为民:家国情怀指引成功路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