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尹沛琛)为深化“一院一所四融合”计划,提升学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航天强国建设的能力,1月16日,校党委书记任小龙带队先后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部(以下简称“临空部”)、第九研究院第七〇四研究所(以下简称“704所”)、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和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调研交流。副校长王泉,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党政办公室主任蔡固顺参加调研。
1月16日上午,任小龙一行来到临空部,与部长王永海座谈交流。王永海对任小龙一行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临空部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他表示,临空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学校和空间学院建设发展,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空间学院院长周峰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以及空间学院在临近空间飞行器科研方面的最新进展。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小平教授就联合实验室建设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合作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围绕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座谈会由临空部副部长王振峰主持。
1月16日下午,任小龙一行来到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中心主任陈欣、党委书记刘全录、首席专家吴大蔚等领导进行了会见交流,与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善广、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等专家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副校长王泉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就双方未来合作方向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希望通过更加深入紧密的互动交流,推进在人因工程、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合作。
随后,任小龙一行来到704所,与所长于勇、党委书记赵颖座谈交流。于勇对任小龙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西电与704所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多年来,在所西电校友为704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党建引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祖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座谈会上,704所综合管理处、人力资源处及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了当前双方合作情况和下一步合作想法,在所青年校友代表分享了成长感悟,与会人员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习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调研座谈交流中,任小龙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友好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坚定道路自信,把自主创新作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中国航天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领域取得瞩目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电子信息领域高校中的排头兵,始终以服务科技强国和航天强国为己任,先后培养了包为民院士、杨孟飞院士、杨宏院士、张荣桥院士等一批航天领军人才。当前,中国航天事业正处于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学校持续强化“大电子信息”特色优势,培养新时代航天领军人才,为航天强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任小龙对临空部、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704所为航天强国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崇高敬意。他表示,此次航天科研院所之行,不仅是推进院所融合、校企合作的重点行动,更是一次“筑梦之旅、信仰之旅、使命之旅”。航天报国和科技报国是学校师生和校友始终践行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师生砥砺奋进的动力源泉。学校将以此次“航天筑梦之旅”作为新起点,推动学校与航天科研院所在“组织共联、机制共商、学生共育、人才共引、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面紧密合作,为航天强国建设持续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他强调,空间学院要发挥好联系学校和航天行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全校上下要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推动学校和航天行业在更高平台、更大项目、更深层次合作,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贡献更多西电力量。

调研交流期间,任小龙一行参观了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历程展厅,航天员训练中心训练设备装置,以及704所重点实验室及展厅,详细了解三家单位发展概况、历史沿革、研发创新、产业布局及主要产品成果等。学校科学研究院、政策研究室、校友事务与对外合作处、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和老师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