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最美教师|千博:笑对人生磨难 扎根三尺讲台
时间:2019-12-20 14:35:49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笑对人生磨难,扎根三尺讲台

——记2019年度“西电最美教师”千博

█学生记者张傲 李天舒 张雨田 潘曲阳

2019年,对西电教师千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6月,他光荣退休,从自己站立过35年之久的三尺讲台退至幕后,讲台前不再有他的身影,可他奉献教育的事迹还在师生间广为流传,他立德树人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扩散。今年也是千博重新站回讲台的第10年,从2008年前不幸遭遇车祸至今,10余年间的磨难与感悟,让他的人生更加丰润、饱满。

初见千博的人很难想象他是曾经受过身体的重创的,自记者们进屋起,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情与真诚所包围,千博连忙招呼着记者,交谈过程中他始终是乐呵呵的,看不出曾经的磨难给他造成一丝一毫的悲观。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以及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那份感恩,早已浸入他的血液,并通过一种平和、淡然的情绪散发出来。“勤奋、谦虚、厚道、和蔼、感恩”,这是在千博口中重复率最高的词,这也是他个人为人处世、教书育人一直秉承的核心准则。命运虽对他如此不公,可他从未在意,仍旧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燃烧着为人师者的一份光、一份热。

三十载兢兢业业,一生心系育英才

千博大半辈子都在用勤奋践行着自己育才报国的初心,他与西电的情缘很深,和教师这个岗位的情缘更深。19岁来西电,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毕业之后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任教,下乡插队的经历使他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来之不易,那颗育才报国的拳拳之心使得千博在往后的教书生涯中恪尽职守、臻于至善,讲台上一站就是35载。《淮南子》有言:“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千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追逐功名,却将一生的岁月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从事控制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门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500学时。

课时量与科研工作量的繁重使千博不断地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生活过得平淡却非常充实。然而2008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将原本的平静悉数打破。

一个平常的日子,在工作途中千博不幸发生车祸,面临着生死一线的严峻考验——四肢骨折,肋骨断裂,脾脏大出血……由于伤势严重,半年里他先后做了7次大手术,两次被送进ICU抢救。经过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千博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死亡,创造了医生口中的奇迹。尽管才从鬼门关里走出来,身上还留着手术后的14块钢板,但卧床在家的他仍然是闲不下来,这段时间不能重返讲台,他便整理教案、编写教材,逐渐适应工作节奏。这场灾祸让千博卧病在床整整一年,并且留下了终身残疾。

在家休养一年后,2009年,凭借着对于教书育人的热爱,他靠拐杖支撑着身体,回到了心爱的三尺讲台。过去的一年如此漫长,再站上讲台的他像是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千博说,“学生喜欢听我上课,觉得我讲的好;各级领导和同事们也在我生病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关怀,所有人的关爱都让我有力量再次站上讲台,当一名好老师。”学生的喜爱是千博教学的动力来源之一,凭借着热爱,他可以忍受身体内的钢钉,可以忍受每一次稍大一点幅度的动作所带来的肌肉撕扯的疼痛,只为了给学生们上好每一堂课。

2018年,《中国教育报》头版以“讲台上的钢铁侠”为题刊登了千博的事迹,并被誉为“新时代奋斗者 校园最美劳动者”。诚然如斯,讲台上的千博,如钢铁般坚毅顽强,永不向命运低头。

如今的千博已步入花甲之年,刚刚退休的他本该享受清闲生活,颐养天年,但他是闲不住的,勤奋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态度。退休后不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他便专心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并继续开展自己手中的科研项目。车祸带来的创伤还在,那14块冰冷的钢板还在,他仍然离不开拐杖的支撑。家里的桌子、沙发上堆满了小山般高的药盒,每一天他都要服用大量药物来抑制身体的疼痛。谈及对退休生活的规划,千博说道:“我接下来的工作还多着呢,书还没有编完,科研项目要继续推进,还要指导好我现在带的研究生……趁我还活着,我就要一直干下去,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

踏实做人重情分,厚德育人爱学生

陶铸说:“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在35年执教生涯中,千博将这种“松树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他给予学生的,是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学生家境异常贫困,每天只能吃馒头、咸菜,千博知道后便用自己的每月工资来资助这些学生。与此同时,细心的千博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们的心思:“孩子都长大了,都有自尊、有隐私,我不能总送旧的衣服给他们。”于是他常常为贫困学生购置新衣,以一颗温柔的大爱之心去守护学生们敏感脆弱的内心。

在学生们口中的“厚道、仁爱、富于爱心”,这样优秀品质的养成与千博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母亲就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在我小的时候她就经常帮助别人,那时大家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我母亲她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她经常说,‘做人一定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这样便能逢凶化吉’”,千博笑言。在尽力帮助别人的同时,千博却不在意自身的生活条件,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作为一名退休教授,荣誉满钵,却住在五十多平米布满裂缝的旧房子里,家具陈设极为简单。千博笑道:“哪怕我自己简朴一些,我也愿意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做人要有爱心,一定要对别人好。”

对于每一位学生,千博都怀着同样深厚的关爱之心。学生患上抑郁症后,他对周围同学再三强调:“不能说不利于团结的话,要有爱心,让他感觉到温暖。”即便仅仅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他也常常到宿舍看望生病的学生。给成绩落后的学生免费补课,常常忘记了时间而错过回程的校车……“做一名好老师,就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说这句话时,千博眼里满满都是慈爱。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千博便是这样的一簇阳光,温暖而持久的照耀着学生的心田。在他的影响下,即便是打篮球骨折的同学,让舍友背着也要去上课。提起千博,他的学生无不感怀万千:“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情都淡忘了,唯独西电的千老师依然记在心头。”

千博的爱是细微的,甚至是不经意的,但这长年累月的爱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却能形成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给予周围的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千博接触,你会被他对生命强烈的热爱所感染,被他骨子里的坚韧不拔所同化,被他博大而豁达的情怀所震动,多年来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育人报国的初心中,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于奉献“孺子牛”,立德树人谱新篇

回首重返讲台的这十年,对千博而言像是崭新的奋斗历程。多数人关注的是车祸后不屈不挠的他,千博更注重的却是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车祸像是把他的过去和现在割裂又重新缝合,重新站起来的千博变得更加坚强和勤奋,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誉,连年被评为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刊载于“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

过去一年里,千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作为师德先进个人代表给陕西省各大高校教师做了十余场报告讲座。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但从报告前PPT的准备到讲稿的最终确认,千博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在他心里,能够为教育事业再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和自豪了。

谈及未来,千博深情地寄语西电学子:“人一定要处于一种奋斗当中,越奋斗越快乐、越勤奋越快乐,然后才能为祖国发展献力,才能让青春不留遗憾。”他认为,面对国家发展、技术新旧更替中出现的新机遇,青年人要勤奋好学,始终踏实笃定的向前走,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才能担起沉重的担子,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

我们相信,像千博这样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苦难,都能化险为夷,因为于他而言,每一种苦难都会让成长抽穗拔节,每一次磨砺都会将内心锻造的更为强大,每一份挫折都终将让生命更加的饱满丰盈。

上一条: 西电评出第二批“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
下一条: 西电名誉教授M.Jamal Deen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最美教师|千博:笑对人生磨难 扎根三尺讲台

笑对人生磨难,扎根三尺讲台

——记2019年度“西电最美教师”千博

█学生记者张傲 李天舒 张雨田 潘曲阳

2019年,对西电教师千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6月,他光荣退休,从自己站立过35年之久的三尺讲台退至幕后,讲台前不再有他的身影,可他奉献教育的事迹还在师生间广为流传,他立德树人的影响力仍在不断扩散。今年也是千博重新站回讲台的第10年,从2008年前不幸遭遇车祸至今,10余年间的磨难与感悟,让他的人生更加丰润、饱满。

初见千博的人很难想象他是曾经受过身体的重创的,自记者们进屋起,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情与真诚所包围,千博连忙招呼着记者,交谈过程中他始终是乐呵呵的,看不出曾经的磨难给他造成一丝一毫的悲观。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教书育人的执着以及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的那份感恩,早已浸入他的血液,并通过一种平和、淡然的情绪散发出来。“勤奋、谦虚、厚道、和蔼、感恩”,这是在千博口中重复率最高的词,这也是他个人为人处世、教书育人一直秉承的核心准则。命运虽对他如此不公,可他从未在意,仍旧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燃烧着为人师者的一份光、一份热。

三十载兢兢业业,一生心系育英才

千博大半辈子都在用勤奋践行着自己育才报国的初心,他与西电的情缘很深,和教师这个岗位的情缘更深。19岁来西电,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毕业之后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任教,下乡插队的经历使他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来之不易,那颗育才报国的拳拳之心使得千博在往后的教书生涯中恪尽职守、臻于至善,讲台上一站就是35载。《淮南子》有言:“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千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追逐功名,却将一生的岁月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从事控制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自动控制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门课程,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到500学时。

课时量与科研工作量的繁重使千博不断地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生活过得平淡却非常充实。然而2008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将原本的平静悉数打破。

一个平常的日子,在工作途中千博不幸发生车祸,面临着生死一线的严峻考验——四肢骨折,肋骨断裂,脾脏大出血……由于伤势严重,半年里他先后做了7次大手术,两次被送进ICU抢救。经过与死神的殊死搏斗,千博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死亡,创造了医生口中的奇迹。尽管才从鬼门关里走出来,身上还留着手术后的14块钢板,但卧床在家的他仍然是闲不下来,这段时间不能重返讲台,他便整理教案、编写教材,逐渐适应工作节奏。这场灾祸让千博卧病在床整整一年,并且留下了终身残疾。

在家休养一年后,2009年,凭借着对于教书育人的热爱,他靠拐杖支撑着身体,回到了心爱的三尺讲台。过去的一年如此漫长,再站上讲台的他像是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千博说,“学生喜欢听我上课,觉得我讲的好;各级领导和同事们也在我生病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关怀,所有人的关爱都让我有力量再次站上讲台,当一名好老师。”学生的喜爱是千博教学的动力来源之一,凭借着热爱,他可以忍受身体内的钢钉,可以忍受每一次稍大一点幅度的动作所带来的肌肉撕扯的疼痛,只为了给学生们上好每一堂课。

2018年,《中国教育报》头版以“讲台上的钢铁侠”为题刊登了千博的事迹,并被誉为“新时代奋斗者 校园最美劳动者”。诚然如斯,讲台上的千博,如钢铁般坚毅顽强,永不向命运低头。

如今的千博已步入花甲之年,刚刚退休的他本该享受清闲生活,颐养天年,但他是闲不住的,勤奋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态度。退休后不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他便专心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并继续开展自己手中的科研项目。车祸带来的创伤还在,那14块冰冷的钢板还在,他仍然离不开拐杖的支撑。家里的桌子、沙发上堆满了小山般高的药盒,每一天他都要服用大量药物来抑制身体的疼痛。谈及对退休生活的规划,千博说道:“我接下来的工作还多着呢,书还没有编完,科研项目要继续推进,还要指导好我现在带的研究生……趁我还活着,我就要一直干下去,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

踏实做人重情分,厚德育人爱学生

陶铸说:“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在35年执教生涯中,千博将这种“松树的风格”发扬到了极致。他给予学生的,是春风化雨般的关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学生家境异常贫困,每天只能吃馒头、咸菜,千博知道后便用自己的每月工资来资助这些学生。与此同时,细心的千博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们的心思:“孩子都长大了,都有自尊、有隐私,我不能总送旧的衣服给他们。”于是他常常为贫困学生购置新衣,以一颗温柔的大爱之心去守护学生们敏感脆弱的内心。

在学生们口中的“厚道、仁爱、富于爱心”,这样优秀品质的养成与千博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母亲就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在我小的时候她就经常帮助别人,那时大家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我母亲她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她经常说,‘做人一定要有爱心,要懂得感恩,这样便能逢凶化吉’”,千博笑言。在尽力帮助别人的同时,千博却不在意自身的生活条件,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作为一名退休教授,荣誉满钵,却住在五十多平米布满裂缝的旧房子里,家具陈设极为简单。千博笑道:“哪怕我自己简朴一些,我也愿意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做人要有爱心,一定要对别人好。”

对于每一位学生,千博都怀着同样深厚的关爱之心。学生患上抑郁症后,他对周围同学再三强调:“不能说不利于团结的话,要有爱心,让他感觉到温暖。”即便仅仅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他也常常到宿舍看望生病的学生。给成绩落后的学生免费补课,常常忘记了时间而错过回程的校车……“做一名好老师,就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说这句话时,千博眼里满满都是慈爱。

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千博便是这样的一簇阳光,温暖而持久的照耀着学生的心田。在他的影响下,即便是打篮球骨折的同学,让舍友背着也要去上课。提起千博,他的学生无不感怀万千:“这么多年过去,很多事情都淡忘了,唯独西电的千老师依然记在心头。”

千博的爱是细微的,甚至是不经意的,但这长年累月的爱点点滴滴汇聚起来,却能形成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给予周围的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千博接触,你会被他对生命强烈的热爱所感染,被他骨子里的坚韧不拔所同化,被他博大而豁达的情怀所震动,多年来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育人报国的初心中,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于奉献“孺子牛”,立德树人谱新篇

回首重返讲台的这十年,对千博而言像是崭新的奋斗历程。多数人关注的是车祸后不屈不挠的他,千博更注重的却是自身的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车祸像是把他的过去和现在割裂又重新缝合,重新站起来的千博变得更加坚强和勤奋,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赞誉,连年被评为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事迹刊载于“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

过去一年里,千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作为师德先进个人代表给陕西省各大高校教师做了十余场报告讲座。这无形中又增加了他的工作量,但从报告前PPT的准备到讲稿的最终确认,千博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在他心里,能够为教育事业再多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和自豪了。

谈及未来,千博深情地寄语西电学子:“人一定要处于一种奋斗当中,越奋斗越快乐、越勤奋越快乐,然后才能为祖国发展献力,才能让青春不留遗憾。”他认为,面对国家发展、技术新旧更替中出现的新机遇,青年人要勤奋好学,始终踏实笃定的向前走,这样才能不辜负自己的青春,才能担起沉重的担子,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

我们相信,像千博这样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苦难,都能化险为夷,因为于他而言,每一种苦难都会让成长抽穗拔节,每一次磨砺都会将内心锻造的更为强大,每一份挫折都终将让生命更加的饱满丰盈。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