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记忆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往事】张新云:早期英语教学和科技英语创建
时间:2015-11-23 16:31:37来源:西电往事工作组点击:

前言: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挖掘西电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处、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校友总会等单位联合,主要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推出“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等征文、访谈等活动。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往事”栏目,对征文、访谈的内容进行选登,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受访者)本人的观点。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可发送邮件至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6。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之情,我们将陆续对抗战老战士进行访谈,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简记西电英语教学发展的早期情况和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建

张新云

张新云,男,1935年11月生,湖南醴陵人。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入伍,1956年7月入党。1956年9月起在留苏预备班和我校雷达系雷达工程专业学习。1961年2月至1997年3月任本校英语教员,历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外语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部长、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主任和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曾任校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3月退休,现任离退休党委委员。

我校于1985年7月成立外语系,从85级开始正式招收科技英语专业学生,迄今恰好已走过30个年头。1986年1月我们先于西北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获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开设科技英语专业。这些对于我校的外语教学,以及当时我校由一所理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管多科型大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校的英语教学从无到有,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建从零开始,因此不可避免地都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我从1961年2月起任我校英语教员,从1963年12月至1985年7月的22年期间曾历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外语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部长(分管外语教学)和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主任等职,是这一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为纪念外语系成立30周年和明年校庆85周年,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手头的工作笔记、工作总结等资料,就我校30年前那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科技英语专业创办的历程,作一简要的记述。

这段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1959年至1966年(文革前):初期发展阶段

英语教学从无到有,1959年首开英语教学班  

我校从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时期开始招收本科生,但外语教学直至1958年为止,一直只有俄语一个语种,外语教师也全部为俄语教师。1958年8月,从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的严锦燕分配来我校任教,成为我校的第一名英语教师。从1959年上学期开始,严锦燕老师和从西北工业大学借聘的李树民老师为我校58级学生中(有些曽在留苏预备班学习过一年俄语,有些入校前有较好的俄语基础)已提前通过一外俄语要求的8位同学开设了英语二外班,这可能是我校第一个英语教学班。随着中学学习英语人数的迅速增加,从59级新生开始,我校正式开设了英语一外班(59级毕业留校工作的俞在青、张义门教授等都曾是这些英语班的学生),这是我校首开大学本科英语一外班。此后各个年级都开设了英语一外班。

外语教学开始由以俄语为主向以英语为主过渡,英语教学稳步向前发展      

从1959年开始虽已有了英语教学班,但直至1966年“文革”前,全校外语教学仍是以俄语为主,一外学俄语的学生大约占80%,学英语的学生仅占20%左右。如:1962年下学期全校外语教学学生人数共计4899人,其中俄语班学生3977人(约为81%),英语班学生926人(约为19%)。 这种情况在1963年没有太大变化。然而,这个时期从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不断反馈的信息是,实际工作中英语远比俄语需要。为适应这种情况,1964年5月学校领导决定,从64级新生开始,将部分中学学俄语的学生改学英语(简称“俄改英”)。64级先确定了两个“俄改英”班进行试点,65级则开设了6个这样的教学班。但尽管如此,当时全校俄语班占大多数的情况并未出现太大变化。

学校为开展教学改革,于1965年10月至12月期间,共派出112人赴全国15个工厂和9个研究所进行调查。外语教研室也派出张新云、赵希普、秦洪枢等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写出了调查报告。根据调查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调查报告明确提出:“我校学生第一外语今后应全部学习英语。在校的64、65级俄语班学生从1966年上学期开始全部改学英语;给63级学生开设英语二外,以使我校63级以后的毕业生都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好英语或打下英语的初步基础。今后入学的中学学英语的学生成绩优秀、达到英语一外要求后可选学二外(日,德、俄、法语等);中学学俄语的学生入学后应一律改学英语,不开二外。”这一意见不但在教研室取得统一认识,而且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认可。至此,本科生一外由俄语过渡为英语的方向已经明确,为此所作的教师、教材等各方面准备工作也都在着手积极、稳步地展开。

英语教师队伍初步形成,英语教研组成立

我校从1952年5月开始有了大学(五年制)本科教育以后即成立了外文教授会,负责全校外语(俄语)教学工作,由段树林任教授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58年后外文教授会更名为外语教研室,但不久就随着“教育革命”的要求,全体外语教师都分散到了各系,分别成立了外语教研组,归各系领导。

1962年2月14日,学校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决定把1958年分散到各系的外语教师集中起来,成立了全校统一的外语教研室,归训练部领导,由常纹任主任,周瑞峰任协理员。这时共有外语教师60多名。

由于从1959年至1962年期间,我校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僅1960年就招收新生4035人):在校学生由1958年迁校时的2076人猛增到1961年下学期的8600多人,因而教学任务大大增加,师资力量(尤其是基础课教师)突显紧张,英语教师紧缺的情况尤为突出。为适应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来解决师资紧张问题,英语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在此期间,虽然严锦燕老师已于1962年2月随雷达系迁往重庆而调出,但学校为解决急需师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英语教师:

(一)1960年7月,齐志光、孙忻、李士奇由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来校任教;

(二)1961年2月至7月,从本校雷达工程和无线通信工程专业抽调英语基础好的高年级学员张新云、秦荻辉(此前已调入专业教研室)、刘佑民、陆抵甲任英语教师;

(三)1962年8月,胡允桓、刘国恒、解建和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来校任教;

(四)由英语基础好的俄语教师转为英语教师:黄惠民,胡少平;

(五)由其他专业教师转任英语教师:华方雪,雷孝涵。

这样,至1962年9月英语教师已增至14名,这就是我校最初的英语教师队伍。他们人数虽少,但却各具优势: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英语语言基础好,年青,有朝气;理工科出身的教师,熟悉科技和电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掌握英语能力强;从俄语改教英语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外语教学特点,等等。他们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勤奋工作,一直是我校英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根据英语教师队伍状况,为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教研室于1962年9月26日成立了英语教研组,由黄惠民任组长。1963年12月,黄惠民调回俄语组后,由张新云接任组长,齐志光任副组长。

继续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英语教学力量

这一期间英语教学任务逐年增加,而且预计任务会越来越重,为适应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和教研室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狠抓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一)通过派出进修(尽管教学任务十分紧张,仍于1964年派出刘佑民去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系、1965年派出秦荻辉去上海交大“国防科委英语教师培训班”各进修一年),同时举办在职进修班,努力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从多方面努力扩大英语教师队伍。这期间增加的教师有:许厚庄(我校前身军委工校无线工程班毕业,先任俄语翻译和教师,因英语基础好而改任英语教师);丁明一、肖玉梅、孙翰书和董宝来(均为有英语基础的俄语教师改任英语教师);刘洪才(有英语基础的德语教师改任英语教师);刘声珮(四川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64年8月来校任教);以上共计7人。

(三)继续从本校工科班抽调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史大德、张衡山、柴文飞、徐友治、刘汉邦等5人担任英语教师。

通过上述努力,至1966年“文革”前,我校英语教师已增至25人,他们是:1962年9月英语教研组成立时的13人(原14人中黄惠民已调回俄语组),加上述(二)(三)两项合计12人。正是这支不大的英语教师队伍,完成了从1959至1965各个年级英语教学、教材编写、英语教师在职进修、“俄改英”教师培训等各方面的繁重工作任务。

开办“俄改英”教师培训班,为扩大英语教学力量做准备

考虑到英语教学任务还会继续不断增加而俄语教学任务将会逐步减少的情况,经领导批准,教研室开始有步骤地对有英语基础的俄语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为以后分批改为英语教师作准备。1965年9月开办了首个“俄改英”教师进修班,有10名教师参加,由胡允桓任主讲,教材采用许国璋教授编著的英语专业用《英语》第二、三册。这样的进修班原本准备继续办下去,但却因文化革命的开始而中断了。

至1966年文革前教研室共有64人(其中教师60人),其中英语25人(如上述);俄语31人(刘经权,李祖义,赵希普,黄雄,韩家惠,李仕锦,黄惠民,钱景林,徐铁聪,秦洪樞,杨曙东,樊天生,康汝桐,李蓉清,李翠珍,沈令娜,庄为先,夏守俭,何大年,滕功杰,温九春,郜永春,王成义,仇大治,刘季宗,王学平,张锦发,刘维钧,宋国荣,汤仕奇,付春懋);日语1人(刘长义),德语3人(潘振亚,王全永,柴钊);室领导2人(主任常纹,协理员赵忠),资料室1人(金成),打字员1人(王荷香)。

外语教研室部分教职工合影

英语教材以科技文体为主

这一时期使用的教材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59至61级使用我校英语教师自己选编的专业文课本(“专业文选”),内容主要是大学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等方面内容),专业基础课半导体、晶体管、电工原理、电子线路等课程中的内容,以及其它方面的科技文章;高年级选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书刊中的内容。62至66级使用了由上海交大凌渭民教授等编写的工科院校通用《英语》课本,其内容也主要是科普知识和科学家小传等。这段时期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让英语教师接触了大量的科技英语文章,丰富了他们的科技英语知识,为他们后来开展科技英语教学、教材编写和翻译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文革时期(1966年至1976年):曲折、停滞阶段

文革期间,和全国的情况一样,全校教学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干扰。由于有“不学ABC,照样闹革命”等极左思潮的流行,外语教学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为严重,一些刚起步的工作都被迫停顿了下来。但这一时期,关于本科生一外要以英语为主的指导思想,则在认识上已完全一致。教研室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完成了多项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任务。

教师两上两下,教研室处于动荡之中

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这一时期全体教师和教研室机构都长期处于动荡之中。除文革初期教学等方面工作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完全陷于停顿之外,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教师还经历了两次分散到系:

第一次教师分散到系

这次教师分散到系是在1970年10月。这时,在校学生复课闹革命的教学工作已于1967年11月开始全面展开。但这一时期接连经历了以下多项政治运动:1968年4月至1969年3月的清理阶级队伍,1969年4月至7月的整党建党,1969年8月至1970年3月的赴眉县“五七干校”劳动和战备疏散,以及1970年的战备施工(挖防空洞)等。至1970年10月12日,根据学校决定,全体教师继1958年之后又一次分散到系。当时全室共有52人,除王克俨(原教务部部长,1969年7月“结合”到外语教研室任党支部书记)、刘长义(日语教师)、王荷香(打字员),柴釗(待退休)、付春懋(待退休)等5人外,其余47名教师全部分到了各系。

基础课教师集中回教务部,再次成立外语教研室

直至1972年2月,为准备工农兵大学生进校后的教学工作,分散到各系的基础课教师才又全部集中回教务部(柳仁甫任部长,何太任副部长,赵任远任政委)。1972年2月25日外语教研室成立,学校任命田桂芳为党支部书记,张新云为教研室主任,孙翰书、刘长义为副主任。1972年6月7日,我校首届工农兵学员正式入校学习。

教师第二次分散到系

教研室集中三年多之后,至1975年9月13日,学校又一次决定将基础课教师分散到系。这次是根据1975年8月学校教育革命办公会议的决定,要求基础课教师“尽快下系”,但同时要求搞好横向联系。因此,这次在全室50人中,有33名英语教师分到各系,但保留了教研室机构。室领导(已有所变化)3人(党支部书记田桂芳,主任张新云,副主任刘经权),日、德、俄语教研组7人,电教、资料、打字人员4人和3名待退休的老教师(傅春懋,华方雪,柴釗)等,共计17人没有分散到系。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月全体教师才再次集中回教研室。

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但“俄改英”教师的培训工作仍在抓紧进行

文革期间,由于多种原因(解决夫妇两地分居、部分从专业班调出的英语教师回班恢复专业学习以及工作调动,等等),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教师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月6日教研室再次集中时,全室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情况是:

(一)文革前的25名英语教师中,已减少13人,仅剩下12人,他们是:张新云,秦荻辉,许厚庄,刘佑民,刘国恒,齐志光,李士奇,丁明一,胡少平,肖玉梅,刘洪才,雷孝涵,使英语教学力量受到很大削弱。

(二)从兄弟院校英语专业毕业来校或从外单位调入李荣庆、刘冲茂,张化勇、邓万勇、杨华静、苟选民和贾丽秋等7名英语教师。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因为都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对于我校已受到严重削弱的英语教师队伍来说,是一支宝贵的补充力量。

(三)教研室利用这段时间学生人数不是太多(72至76届工农兵学员每年招生人数都只在500人左右)的难得机会,抓紧进行了“俄改英”教师的培训工作。如1972年上学期就开办了两个“俄改英”进修班,英语基础较好的8人为甲班,英语基础较弱的11人为乙班,由胡允桓和孙忻两位老师任教;教师加学员共计21人,这是教研室历史上同时安排进修人数最多的一次。以后每年都安排了类似的教师进修班。正是由于经过这些进修班的培训,至1979年1月,有19名俄语教师顺利地转任英语教师,他们是:徐铁聪,李仕锦,秦洪枢,黄惠民,李翠珍,黄雄,李祖义,李蓉清,康汝桐,沈林,杨曙东,钱景林,刘维钧,温九春,郜永春,庄为先,宋国荣,张锦法,张培光。这一情况对于我校的英语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些俄语教师大多从5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外语教学,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改教英语后不但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而且从教学方法上以老带新、教研室建设上出谋划策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可惜的是,由于1975年9月教师再次分散到系,“俄改英”的培训工作又一次被中断了。

这样,虽然原有的英语教师严重减员了,但现有英语教师人数(包括俄改英教师在内)到1979年1月仍然达到了38人。由于72至76届工农兵学员和1977年恢复高考后所招历届新生的外语课,除开了个别的日、俄语班外,其余全部都开设英语课,因而英语教学任务已经大大增加,我们就是依靠这支新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全校英语教学和其它方面任务的完成。

完成两项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    

文革期间完成了以下两项新的教学任务:

(一)复课闹革命

从1966年开始,高校都已停止招收新生。但1967年11月以后,

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我校开展了在校学生复课闹革命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外语课教学。

(二)工农兵学员入校学习

1972年6月7日,我校首届工农兵学员(共519名)正式进校学习。为作好工农兵学员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教研室于1972年3月22日至4月12日期间,派出张新云、秦洪枢、孙忻、李仕锦、齐志光、徐铁聪等6人,分别去汉中北大653分校、绵阳清华651分校和成都、北京、天津方向高校,向兄弟院校学习工农兵学员外语教学的安排和经验。同时派出刘佑民、肖玉梅、王学平、刘声珮、丁明一、赵希普等6人分别去上海、合肥等地兄弟院校和常州、岳西、宝鸡等地工厂调查研究,学习经验。

根据调查,工农兵学员入校前的外语基础情况是,只有1/3左右学过英语,其余2/3学过俄语或没有学过任何外语。针对这种情况,参照兄弟院校经验,学校确定外语课除开设个别日语班外,其余全部开设英语(72、73两届共939名学员,分为32个教学班,除3个日语班外,其余均为英语班),从字母开始学起;教学时数为300至350学时,安排4个学期。为此专门制定了教学大纲,由齐志光、李士奇等编写了《英语》教材,孙忻等编写了《英语语法手册》。至1976年,前后共完成了5届工农兵学员的教学任务。

此外,这一时期我们还派出一些教师去校外办班(如1975年李仕锦去广州750厂、胡少平去桂林长海机器厂等)。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7至1986):快速发展阶段

教师再次集中回教研室

1976年文革结束后,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教育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全国统一招生,77、78两届新生分别于1978年2月和8月入学,高校教学工作面临崭新的形势和要求。为适应这一新情况,1979年1月6日,学校领导决定,将分散到各系的教师再次集中回新成立的基础课部(郑国贤任部长,王德明、赵华孟、张池任副部长)。这时外语教研室领导成员有了一些调整:张新云继续任主任,刘经权、孙翰书、徐铁聪任副主任;但协理员田桂芳已调任4系副主任,1979年5月15日郑宝灿来室接任协理员。

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时全室人员的情况是:共有教师48人,其中英语教师38人(如前所述)。其它语种教师10人:日语5人(赵希普,樊天生,孙翰书,梁宝杰,陈玉先);俄语3人(刘经权,夏守俭,付春懋);德语2人(潘振亚,王全永)。办公室人员(包括办公、电教、资料、打字等)6人:金城,赵巧云,王荷香(打字员,通过日语进修班学习和1978年在上海外语学院日语系进修一年,从1979年2月起转为日语教师),夏绮绚,韩玉霞,于华。全室人员共计54人。

英语教学的春天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高教战线一片生机勃勃。1977、1978两届新生进校之后,高校的各方面工作都逐步走上了正轨。我校的英语教学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都清楚地认识到外语在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英语教学,学习热情高涨,很快掀起了一个英语学习的高潮。

英语教学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化,教学任务大大增加

首先是本科外语教学要求更高,更明确。1978年8月29日至9月10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由教育部转发的《会议纪要》中指出:要努力使各类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掌握外语这一工具,为新时期总任务服务;语种布局上,要有战略眼光,长远打算,当前主要是要大力发展英语,还要发展日、法、德、俄等语种;高校公共外语的总学时,要由目前的240学时,增加到320学时;分3学年安排,一、二年级侧重基础训练,三年级着重结合专业提高阅读能力。基础阶段要统一编写教材,专业阅读阶段的教材分为6大类(我校属于电类)。我们77级学生使用的是自编《英语》课本,78级至82级使用了由天津大学主编的高校工科用《英语》课本,83级后使用上海交大编写的基础阶段通用教材《大学英语》。由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主编的电类专业阅读阶段教材《英语》第3册,我校由教育部确定为审稿单位之一,曾派张新云于1978年12月9日至26日去重庆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审稿会议。

除本科生(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师资班)一外英语外,这段时期的英语教学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化发展。由于这一原因,英语教学任务大大增加。情况分别是:(1)本科生招生人数较工农兵学员时期有了很大增加(77级至85级每年招生1000名左右,9年共计招生8634人);(2)1978年起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至1985年已共招收硕士生356人,博士生19人);(3)1979年至80年代初,出国留学、进修、考察和合作研究等出现高潮,出国人员猛增,出国人员外语培训任务大大增加;(4)为适应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专业教师要求提高英语水平;(5)俄语教师需要进修英语,以便承担英语教学任务;(6)1979年起,学校招有大专生(基大、电大、实验员班等,至85年共招收1309人),需要开设英语课;(7)校外有些单位也办起了英语班,来我校聘请教师讲课。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除了以本科一外(分快、慢班,从80级开始还有特快班)为主外,还有本科生二外、研究生一、二外、出国人员外语培训、专业教师进修、俄语教师培训、大专班和校外班等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学班。以1980年下学期为例,我们的教学班就包括78、79、80三个年级的本科一外,77级二外,80届研究生一外,79届研究生二外,出国人员培训,专业教师进修,本室教师进修等各种类型的英语教学班,同时开设了8个日、德、俄、法语教学班。此时教师人数又较1979年初减少3人,共45人(英语教师为37人),除1人进修、1人负责资料室工作外,其余43人全部都在教学第一线。

1980年11月15日,全室通过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报经1981年3月5日院党委正式任命,张新云继续任教研室主任,秦荻辉、丁明一任副主任。

当时有过一个统计,从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到1980年11月两年期间,全室共承担了303个班的教学任务。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时学习英语的热潮吧!1979年11月美国的卡尔夫人(计算机专家卡尔教授的夫人)来校,我们请她开了一个特别的口语班,我校知名教授蔡希荛、叶尚辉、樊昌信、王一平、郭梯云、王德满、葛德彪、张义门等(他们都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但希望恢复和锻炼一下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和其他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共计19人都来这个班听课了。这給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这一时期教学任务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情况,但在我们思想上有一点始终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抓好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外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和教研室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如教学分快、慢班,规定每天30分钟的早读时间,2:1的教师辅导,作业至少批改1/3,以及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辅助教学等等。85级学生参加的全国首次大学英语统考中,我校取得全省各高校总平均第二的优良成绩,证明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是经得住考验的。

为满足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要,英语教师还完成了大量教材编写、英译汉、汉译英以及外事接待任务。如孙忻(主编)、张新云、秦荻辉、刘佑民、许厚庄、丁明一、肖玉梅等合编的《英语语法》(1978年10月出版)等书,受到师生欢迎和好评;秦荻辉编写的《科技基础英语》(1979年出版)、《科技英语核心语法与阅读》(1985年出版,在校内外发行)等书以及后来制成的讲课录像,都受到了师生和校内外科技人员的广泛好评与欢迎。

在出国人员外语培训方面,从1978年下学期为四机部(科技局和标准化所)举办的第一个培训班(26人)开始,至1985年1月,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数达255人。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工作,使我们在教学组织、教师队伍的锻炼与提高、以及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和建设等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5年1月,电子工业部决定在我校设立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任命张新云为主任;办事机构设在教务处,工作人员为朱如俊;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外事处、人事处和外语教研室协同办理;培训任务面向电子工业部所属单位;任课教师为校内英语教师和来校工作的外籍教师或文教专家。由于理顺了出国培训工作的关系,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开展:从1985年2月至1987年1月的两年中就举办了英、日语培训班共8期,培训人数共169人,其中校内74人,校外95人。至80年代末,我们共计培训校内外出国预备人员500人以上。

这时不少校外单位(如骊山微电子所等)也开办了外语班,邀请我们派出教师前去任课。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荻辉85年编制完成的“科技英语教学广播录像”,经由省科协主办,在西安、宝鸡电视台播放,报名参加这一电视教学的学生达数千人,为我省科技人员的英语培训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籍专家和教师来校任教,给英语教学增添了新的力量

1979年4月菲律宾陈景莲女士来校,是我校改革开放后外语教学方面的第一名外籍教师。此后我校每年均聘请有外国文教专家和教师来校从事英、日语等教学,80年代初期大约每年均保持有4~5名外籍专家或教师在校工作。到1985年上学期已共达21名,其中文教专家7人,内有英美文学博士2人。这些外籍专家和教师对我们很友好,工作热情很高,教学关系融洽(许多外籍教师都曾到我们的教职工家中做客),他们对我校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训练、出国人员培训、英语教师进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来自美国的Dr. Anne Marie Mallon ,  Dr. K.J.Kinslow,  Mrs. Carr, Mrs. Harmuth,  Mrs. Norma D.Liss, Mr. James Yale,  Miss Susan Larkin和来自加拿大的 Mr. Hill等,在工作中都表现突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Dr. A.M.Mallon,  Dr. K.J.Kinslow,  Mr. James Yale等还被评为我校优秀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面对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这一时期教研室在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下大力抓紧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现有教师的进修提高:

1、英语教师方面:主要有1979年上学期的业余进修班(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为期一年,请西安外语学院余宝珠等老师上课);1981年上学期许厚庄、邓万勇去西安交大参加“西北地区高校公共英语师资培训班”学习;1981年4月至1982年3月秦荻辉赴日进修一年;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举办英语教师脱产进修班,由Dr.Mallon,Mrs.Liss和Mr.Goldings等5名外籍教师讲课, 张新云、刘佑民、康汝桐、胡鹤燕、刘维钧、钱景林和第四军医大学的葛广纯等7人参加;1985年上、下学期邓万勇、张化勇、韩桂芳、茹穗穗等4人去西安交大参加“公共英语助教进修班”学习;1985年上学期杨华静去西安外院进修等。这些进修活动使我们一批英语骨干教师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在“俄改英”教师培训方面: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后,立即抓紧继续安排了这方面的工作。在1965年、1972年两批培训班之后,于1979年1月至1983年7月期间又组织了4个脱产进修班,分别学习半年至一年,共有32人次参加;1979年下学期至1980年上学期还先后派出7人去西安外语学院英语系进修提高。通过这些进修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俄改英”教师的英语水平,保证了一大批俄语教师成功转任英语教师,使我校的英语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二)努力争取从兄弟院校分配和从外单位调入新的英语教师:由于这一时期英语人才十分紧缺,虽然经过人事处和我们的多方努力,但从1978至1985的8年中,从兄弟院校分配来我校任教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一共只有两名,即1982年7月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英语师资班毕业的杨跃和1985年7月从西北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牛亚军。另外,通过人事处的积极努力,从外单位调进了3名英语教师:吴天石,胡鹤燕和殷增猷。这一时期虽只引进这5名英语教师,但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杨跃一直在校工作到现在,曾任外语系副主任、主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

(三)从长远出发,狠下决心,自力更生,培养自己的英语师资:经校领导批准,由教研室承办,举办了两期英语师资班:

第一期英语师资班:1978年下学期,根据学校决定,经学生自愿报名,由张新云、秦荻辉等进行谈话和面试,从各系77、78级学生中挑选出穆雷、杨洁、韩桂芳、甘雪雁、茹穗穗等5人,组成英语师资班;1979年上学期至下学期初在校内培训;1979年11月至1981年1月,送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英语师资班代培;又于1981年2月转送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穆雷,杨洁,茹穗穗)和西安外语学院(韩桂芳,甘雪雁)继续培养;1982年7月从各校毕业后全都回校立即投入教学工作。

第二期英语师资班:以第一期师资班同样的方式,于1980年下学期,从80级学生中挑选出汪海洋、韩萱、侯春艳、廖焰、浦小君、曾冬梅、方乃纯、张凯如、李勇等9人,组成第二期英语师资班;1981年上学期在校内上课(由齐志光、李荣庆和外籍教师陈景莲等任教),下学期分别送往上海外语学院(廖焰,浦小君)、杭州大学(汪海洋,韩萱,曾冬梅)、西北大学(侯春艳,方乃纯,李勇)和长沙铁道学院(张凯如)代培。他们于1984年7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除方乃纯、李勇因故未到外语教研室工作外,其余7人都于1984年下学期立即投入了校内英语教学。


英语师资班毕业留念

上述两个师资班在1982至1984年期间为我校新添了12名青年英语教师,成为英语教学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有力地加强了我校的英语教学力量。对比1978至1985年的8年期间从兄弟院校只分配来校两名英语教师的情况,说明我们用自力更生的办法培养英语师资的路子完全走对了。

至1985年初,我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们既有一批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英语教学的科技英语骨干教师,又有这些在我校各专业学习了 1年左右电讯工程专业基础课、然后在外语院校学满四年英语专业并取得了英语学士学位的12名青年教师( 其中汪海洋、侯春艳、韩萱、浦小君、廖焰等5人后来继续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支新老结合、力量较强的科技英语教师队伍,这一优越条件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中是很突出的。(这批青年教师,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长期留校任教,但他们大都在各自岗位上表现优秀,成绩显著。如:穆雷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汪海洋现任英文深圳日报副总编,深圳译协副会长等等。这也是我们为国家做出的一项贡献吧!),

1979年5月11日,陕西省高教局召开各院校外语教研室主任会议,决定成立“陕西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会”,包括我校在内的6所院校被推选为领导小组成员。我们积极参加了省内各高校外语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活动,并于1980年12月20日由我们负责筹备并主持召开了在我校举行的“陕西省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师资培养问题座谈会”,在会上我校和各兄弟院校交流了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1982年6月教研室领导班子有所变化:由于张新云经领导批准,于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参加英语教师脱产进修班学习,后又于1983年9月调任基础课部副部长,教研室于1982年6月26日进了领导班子改选,报经院党委任命,由秦荻辉任教研室主任,李祖义、李仕锦任副主任。至1984年4月18日又进行了一次改选,秦荻辉继续任主任,李仕锦、刘国恒和吴天石任副主任。

从国外引进的一批原版教材活跃了英语教学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原版英语教材(连同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引进国内,活跃了英语教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在我们的口语班、出国培训班、教师进修班,以及各层次的教学班(尤其是本科生快班和研究生班)都广泛使用了这类教材以提高学员的口语、听力和阅读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Essential English》(《基础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 First Thing First》(《英语入门》),《Practice and Progress》(《实践与提高》),《Developing Skills》(《发展技巧》),《Fluency in English》(《流利英语》)和《English 900》(《英语900句》)等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下面这些原版教材也都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English for Today》,《Kernel Lessons》,《English through Reading》,《Reading Laboratory》,《Readers’Choice》,和《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 Course for Foreign Students 》等等。

添置新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至1985年初,我们已有Sony公司生产的36座语言实验室系统,有较完善的录音、录像等视听教学设备,和较齐全的英语教学录音、录像资料。还在西安地区高校中首先建成了“外语教学无线电广播电台”,于1985年4月10日正式开播。这些电教设备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如1981年的闭路电视英语教学试点,由秦荻辉上课,听课的学生人数达到400多人;1985年上学期又在电教中心开设语法讲座,也深受学生欢迎。在电教设备和录音录像资料建设方面,丁明一、夏绮绚等做了很多具体工作。这方面成绩的取得,是和他们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校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和资料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各类型各层次英语教学、出国人员培训、外事接待与翻译等各方面繁重的任务,而且为申办科技英语专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办和外语系的成立:我校英语教学迈入新阶段

1984年10月,根据国家急需英语人才和我校急需继续补充英语师资的情况,同时为适应我校(当时名称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管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发展的要求,由外语教研室提出、经基础课部研究上报、校领导决定申报科技英语专业。1984年10月14日学校向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提交了申报科技英语专业的书面报告。

外语教研室根据各方面情况考虑,又于1985年3月30日提出了尽快成立外语系的意见。基础课部经过4月1日部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筹建外语系,并向院领导作了汇报。

4月9日学校决定由陈怀琛副院长和基础课部张新云副部长去北京向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汇报情况,争取能尽快批准我院创办科技英语专业。4月12日陈怀琛、张新云出发去北京。4月12日至4月20陈怀琛、张新云在京期间,先后向电子工业部教育局冯世堂局长、高教处姚志清处长、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工科处梁森处长、高教一司理科处黄裕民处长、外语处任丽春副处长等汇报了有关情况,并送交了书面材料,有关领导对我院情况加深了了解。

当时已上报到国家教委审批增设科技英语专业的院校共有9所: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中国矿冶学院、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昆明工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任丽春副处长表示,根据当前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状况,再困难也要下决心抽出力量来培养师资。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办科技英语专业,但一定要有切实的措施保证不削弱公外教学。她表示要争取再批准一些院校开办英语专业。

在此期间,张新云还去北京航空学院等院校学习了解了成立外语系等有关情况。

1985年5月,外语教研室和基础课部经过研究,认为我校应尽快成立外语系,尽早开办英语专业本科班,由我们自己办到底。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为国家培养急需的英语人才和我院急需补充的英语师资。从1978年以来的经验看,我院英语师资的补充必须主要依靠自力更生。

2、一些全国重点院校已先后开设科技英语专业,建立了外语系。我们建立外语系有利于和兄弟院校进行工作联系(如合办研究生班等)。

3、公共外语教学涉及面广,学生多,教学组织工作繁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建系有利于加强外语教学的组织和建设,也便于与院内各处系的工作联系。

4、对外语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提高也较有利。建系办专业既提高了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要求,又创造了提高学术水平的条件,因而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还可以吸引校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经基础课部研究上报,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学院于1985年5月29日决定成立外语系,代号为九系。

7月6日,保铮院长任命秦获辉为外语系主任,李仕锦、刘国恒为外语系副主任。院党委任命张新云为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此后,系领导抓紧进行了系的机构设置、招收新生和为迎接新生开学所必需的大量准备工作。

这时,我们的英语教师共有38人,他们是:张新云,秦荻辉,许厚庄,刘佑民,刘国恒,胡少平,丁明一,肖玉梅;李荣庆,张化勇,邓万勇,杨华静;李仕锦,秦洪枢,李祖义,李翠珍,李蓉清,康汝桐,黄雄,沈林,刘维钧;杨跃,吴天石,胡鹤燕,殷增猷,牛亚军;穆雷、杨洁、韩桂芳、甘雪雁、茹穗穗;汪海洋、韩萱、侯春艳、廖焰、浦小君、曾冬梅、张凯如。其它语种教师8人:其中日语4人(赵希普,樊天生,张永福,王荷香);德语2人(潘振亚,魏莉);法语1人(周严);俄语1人(孙翰书)。共有教师46人。

在38名英语教师中,有 6人(杨洁,韩桂芳,茹穗穗,邓万勇,张化勇,杨华静)已安排在国内外进修,还有两人因身体原因不能上课,因此实际上只有30名英语教师将要承担全院各类型各层次包括今年将要招生的英语专业班的教学任务。显然,困难的确很大,但大家决心迎难而上,苦干几年,争取为我院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为国家建设输送急需的英语人才作出我们的贡献。

9月2日,85级新生开学。根据学校决定,在此期间,从各系85级新生中,经过自愿报名,外语系认真选拔,最后正式录取了马刚(现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岳翰,曲戎,杜咏梅,王小刚,裴亚玲,姚劲松,叶潇,张利军等9人,后于11月增加录取薛涛,共10名学生,组成了9系851班,作为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的第一届新生,按期开学上课了。

1986年1月24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院设置科技英语专业。

至此,我校建立外语系和开设科技英语专业的工作宣告园满完成,这标志着我校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首届毕业生合影

回顾这段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上述这些进展的取得,首先是由于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各级领导(特别是吕白、胡征、保铮、陈怀琛等校领导,柳仁甫、何太、王克俨、王德明等教务部领导,和郑国贤、赵华孟、吴大正、季振安等基础课部领导)的重视、关心与支持,是他们的正确决策与领导才可能取得上述各项成绩;也不能忘记各处系(特别是人事处、外事处、教务处、教材处等)的协作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很多工作是无法完成的;更不能忘记英语教师们多年来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不怕困难、辛勤工作、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还有一大批“俄改英”的老教师,外籍教师和教研室办公、电教、资料、打字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他们。

今年喜逢外语系成立30周年。令人十分欣慰的是,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奉献,勤奋创业,外语系已于2013年升级为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现设有英语、日语和翻译三个大学本科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外语翻译等3个硕士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专任教师14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7人,硕士生导师25名。还设有科技英语研究中心、语言实验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大学生外语竞赛基地和MTI教育中心等科研、实验机构。学院已先后培养毕业本科生1900多名,硕士生400多名。成绩的确十分喜人!但展望未来,道远而任重,我衷心祝愿外国语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奋斗,再攀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

外语系离退休教职工合影

上一条:【西电往事】陈怀琛:莫道桑榆晚 皓首雄心在
下一条:【西电往事】许厚庄:我的翻译与外语教学人生

【西电往事】张新云:早期英语教学和科技英语创建
发布时间:2015-11-23 16:31:37来源:西电往事工作组点击:我要评论:

前言: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挖掘西电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处、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校友总会等单位联合,主要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推出“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等征文、访谈等活动。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往事”栏目,对征文、访谈的内容进行选登,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受访者)本人的观点。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可发送邮件至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6。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为了弘扬抗战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爱国爱校之情,我们将陆续对抗战老战士进行访谈,也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简记西电英语教学发展的早期情况和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建

张新云

张新云,男,1935年11月生,湖南醴陵人。1951年7月参加军干校入伍,1956年7月入党。1956年9月起在留苏预备班和我校雷达系雷达工程专业学习。1961年2月至1997年3月任本校英语教员,历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外语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部长、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主任和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教授。曾任校党委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3月退休,现任离退休党委委员。

我校于1985年7月成立外语系,从85级开始正式招收科技英语专业学生,迄今恰好已走过30个年头。1986年1月我们先于西北工业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兄弟院校,获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开设科技英语专业。这些对于我校的外语教学,以及当时我校由一所理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理工文管多科型大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校的英语教学从无到有,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建从零开始,因此不可避免地都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我从1961年2月起任我校英语教员,从1963年12月至1985年7月的22年期间曾历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外语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部长(分管外语教学)和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主任等职,是这一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为纪念外语系成立30周年和明年校庆85周年,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手头的工作笔记、工作总结等资料,就我校30年前那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和科技英语专业创办的历程,作一简要的记述。

这段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1959年至1966年(文革前):初期发展阶段

英语教学从无到有,1959年首开英语教学班  

我校从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时期开始招收本科生,但外语教学直至1958年为止,一直只有俄语一个语种,外语教师也全部为俄语教师。1958年8月,从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的严锦燕分配来我校任教,成为我校的第一名英语教师。从1959年上学期开始,严锦燕老师和从西北工业大学借聘的李树民老师为我校58级学生中(有些曽在留苏预备班学习过一年俄语,有些入校前有较好的俄语基础)已提前通过一外俄语要求的8位同学开设了英语二外班,这可能是我校第一个英语教学班。随着中学学习英语人数的迅速增加,从59级新生开始,我校正式开设了英语一外班(59级毕业留校工作的俞在青、张义门教授等都曾是这些英语班的学生),这是我校首开大学本科英语一外班。此后各个年级都开设了英语一外班。

外语教学开始由以俄语为主向以英语为主过渡,英语教学稳步向前发展      

从1959年开始虽已有了英语教学班,但直至1966年“文革”前,全校外语教学仍是以俄语为主,一外学俄语的学生大约占80%,学英语的学生仅占20%左右。如:1962年下学期全校外语教学学生人数共计4899人,其中俄语班学生3977人(约为81%),英语班学生926人(约为19%)。 这种情况在1963年没有太大变化。然而,这个时期从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不断反馈的信息是,实际工作中英语远比俄语需要。为适应这种情况,1964年5月学校领导决定,从64级新生开始,将部分中学学俄语的学生改学英语(简称“俄改英”)。64级先确定了两个“俄改英”班进行试点,65级则开设了6个这样的教学班。但尽管如此,当时全校俄语班占大多数的情况并未出现太大变化。

学校为开展教学改革,于1965年10月至12月期间,共派出112人赴全国15个工厂和9个研究所进行调查。外语教研室也派出张新云、赵希普、秦洪枢等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写出了调查报告。根据调查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调查报告明确提出:“我校学生第一外语今后应全部学习英语。在校的64、65级俄语班学生从1966年上学期开始全部改学英语;给63级学生开设英语二外,以使我校63级以后的毕业生都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好英语或打下英语的初步基础。今后入学的中学学英语的学生成绩优秀、达到英语一外要求后可选学二外(日,德、俄、法语等);中学学俄语的学生入学后应一律改学英语,不开二外。”这一意见不但在教研室取得统一认识,而且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认可。至此,本科生一外由俄语过渡为英语的方向已经明确,为此所作的教师、教材等各方面准备工作也都在着手积极、稳步地展开。

英语教师队伍初步形成,英语教研组成立

我校从1952年5月开始有了大学(五年制)本科教育以后即成立了外文教授会,负责全校外语(俄语)教学工作,由段树林任教授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958年后外文教授会更名为外语教研室,但不久就随着“教育革命”的要求,全体外语教师都分散到了各系,分别成立了外语教研组,归各系领导。

1962年2月14日,学校为更好地适应教学发展形势的需要,决定把1958年分散到各系的外语教师集中起来,成立了全校统一的外语教研室,归训练部领导,由常纹任主任,周瑞峰任协理员。这时共有外语教师60多名。

由于从1959年至1962年期间,我校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僅1960年就招收新生4035人):在校学生由1958年迁校时的2076人猛增到1961年下学期的8600多人,因而教学任务大大增加,师资力量(尤其是基础课教师)突显紧张,英语教师紧缺的情况尤为突出。为适应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来解决师资紧张问题,英语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在此期间,虽然严锦燕老师已于1962年2月随雷达系迁往重庆而调出,但学校为解决急需师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英语教师:

(一)1960年7月,齐志光、孙忻、李士奇由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来校任教;

(二)1961年2月至7月,从本校雷达工程和无线通信工程专业抽调英语基础好的高年级学员张新云、秦荻辉(此前已调入专业教研室)、刘佑民、陆抵甲任英语教师;

(三)1962年8月,胡允桓、刘国恒、解建和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来校任教;

(四)由英语基础好的俄语教师转为英语教师:黄惠民,胡少平;

(五)由其他专业教师转任英语教师:华方雪,雷孝涵。

这样,至1962年9月英语教师已增至14名,这就是我校最初的英语教师队伍。他们人数虽少,但却各具优势:英语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英语语言基础好,年青,有朝气;理工科出身的教师,熟悉科技和电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掌握英语能力强;从俄语改教英语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外语教学特点,等等。他们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勤奋工作,一直是我校英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  

根据英语教师队伍状况,为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教研室于1962年9月26日成立了英语教研组,由黄惠民任组长。1963年12月,黄惠民调回俄语组后,由张新云接任组长,齐志光任副组长。

继续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充实英语教学力量

这一期间英语教学任务逐年增加,而且预计任务会越来越重,为适应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和教研室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狠抓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一)通过派出进修(尽管教学任务十分紧张,仍于1964年派出刘佑民去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系、1965年派出秦荻辉去上海交大“国防科委英语教师培训班”各进修一年),同时举办在职进修班,努力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从多方面努力扩大英语教师队伍。这期间增加的教师有:许厚庄(我校前身军委工校无线工程班毕业,先任俄语翻译和教师,因英语基础好而改任英语教师);丁明一、肖玉梅、孙翰书和董宝来(均为有英语基础的俄语教师改任英语教师);刘洪才(有英语基础的德语教师改任英语教师);刘声珮(四川大学英语专业毕业,1964年8月来校任教);以上共计7人。

(三)继续从本校工科班抽调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史大德、张衡山、柴文飞、徐友治、刘汉邦等5人担任英语教师。

通过上述努力,至1966年“文革”前,我校英语教师已增至25人,他们是:1962年9月英语教研组成立时的13人(原14人中黄惠民已调回俄语组),加上述(二)(三)两项合计12人。正是这支不大的英语教师队伍,完成了从1959至1965各个年级英语教学、教材编写、英语教师在职进修、“俄改英”教师培训等各方面的繁重工作任务。

开办“俄改英”教师培训班,为扩大英语教学力量做准备

考虑到英语教学任务还会继续不断增加而俄语教学任务将会逐步减少的情况,经领导批准,教研室开始有步骤地对有英语基础的俄语教师进行英语培训,为以后分批改为英语教师作准备。1965年9月开办了首个“俄改英”教师进修班,有10名教师参加,由胡允桓任主讲,教材采用许国璋教授编著的英语专业用《英语》第二、三册。这样的进修班原本准备继续办下去,但却因文化革命的开始而中断了。

至1966年文革前教研室共有64人(其中教师60人),其中英语25人(如上述);俄语31人(刘经权,李祖义,赵希普,黄雄,韩家惠,李仕锦,黄惠民,钱景林,徐铁聪,秦洪樞,杨曙东,樊天生,康汝桐,李蓉清,李翠珍,沈令娜,庄为先,夏守俭,何大年,滕功杰,温九春,郜永春,王成义,仇大治,刘季宗,王学平,张锦发,刘维钧,宋国荣,汤仕奇,付春懋);日语1人(刘长义),德语3人(潘振亚,王全永,柴钊);室领导2人(主任常纹,协理员赵忠),资料室1人(金成),打字员1人(王荷香)。

外语教研室部分教职工合影

英语教材以科技文体为主

这一时期使用的教材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59至61级使用我校英语教师自己选编的专业文课本(“专业文选”),内容主要是大学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等方面内容),专业基础课半导体、晶体管、电工原理、电子线路等课程中的内容,以及其它方面的科技文章;高年级选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书刊中的内容。62至66级使用了由上海交大凌渭民教授等编写的工科院校通用《英语》课本,其内容也主要是科普知识和科学家小传等。这段时期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让英语教师接触了大量的科技英语文章,丰富了他们的科技英语知识,为他们后来开展科技英语教学、教材编写和翻译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文革时期(1966年至1976年):曲折、停滞阶段

文革期间,和全国的情况一样,全校教学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干扰。由于有“不学ABC,照样闹革命”等极左思潮的流行,外语教学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为严重,一些刚起步的工作都被迫停顿了下来。但这一时期,关于本科生一外要以英语为主的指导思想,则在认识上已完全一致。教研室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完成了多项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任务。

教师两上两下,教研室处于动荡之中

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这一时期全体教师和教研室机构都长期处于动荡之中。除文革初期教学等方面工作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完全陷于停顿之外,基础课(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教师还经历了两次分散到系:

第一次教师分散到系

这次教师分散到系是在1970年10月。这时,在校学生复课闹革命的教学工作已于1967年11月开始全面展开。但这一时期接连经历了以下多项政治运动:1968年4月至1969年3月的清理阶级队伍,1969年4月至7月的整党建党,1969年8月至1970年3月的赴眉县“五七干校”劳动和战备疏散,以及1970年的战备施工(挖防空洞)等。至1970年10月12日,根据学校决定,全体教师继1958年之后又一次分散到系。当时全室共有52人,除王克俨(原教务部部长,1969年7月“结合”到外语教研室任党支部书记)、刘长义(日语教师)、王荷香(打字员),柴釗(待退休)、付春懋(待退休)等5人外,其余47名教师全部分到了各系。

基础课教师集中回教务部,再次成立外语教研室

直至1972年2月,为准备工农兵大学生进校后的教学工作,分散到各系的基础课教师才又全部集中回教务部(柳仁甫任部长,何太任副部长,赵任远任政委)。1972年2月25日外语教研室成立,学校任命田桂芳为党支部书记,张新云为教研室主任,孙翰书、刘长义为副主任。1972年6月7日,我校首届工农兵学员正式入校学习。

教师第二次分散到系

教研室集中三年多之后,至1975年9月13日,学校又一次决定将基础课教师分散到系。这次是根据1975年8月学校教育革命办公会议的决定,要求基础课教师“尽快下系”,但同时要求搞好横向联系。因此,这次在全室50人中,有33名英语教师分到各系,但保留了教研室机构。室领导(已有所变化)3人(党支部书记田桂芳,主任张新云,副主任刘经权),日、德、俄语教研组7人,电教、资料、打字人员4人和3名待退休的老教师(傅春懋,华方雪,柴釗)等,共计17人没有分散到系。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月全体教师才再次集中回教研室。

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但“俄改英”教师的培训工作仍在抓紧进行

文革期间,由于多种原因(解决夫妇两地分居、部分从专业班调出的英语教师回班恢复专业学习以及工作调动,等等),教师队伍受到严重冲击,教师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1月6日教研室再次集中时,全室人员和教师队伍的情况是:

(一)文革前的25名英语教师中,已减少13人,仅剩下12人,他们是:张新云,秦荻辉,许厚庄,刘佑民,刘国恒,齐志光,李士奇,丁明一,胡少平,肖玉梅,刘洪才,雷孝涵,使英语教学力量受到很大削弱。

(二)从兄弟院校英语专业毕业来校或从外单位调入李荣庆、刘冲茂,张化勇、邓万勇、杨华静、苟选民和贾丽秋等7名英语教师。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因为都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对于我校已受到严重削弱的英语教师队伍来说,是一支宝贵的补充力量。

(三)教研室利用这段时间学生人数不是太多(72至76届工农兵学员每年招生人数都只在500人左右)的难得机会,抓紧进行了“俄改英”教师的培训工作。如1972年上学期就开办了两个“俄改英”进修班,英语基础较好的8人为甲班,英语基础较弱的11人为乙班,由胡允桓和孙忻两位老师任教;教师加学员共计21人,这是教研室历史上同时安排进修人数最多的一次。以后每年都安排了类似的教师进修班。正是由于经过这些进修班的培训,至1979年1月,有19名俄语教师顺利地转任英语教师,他们是:徐铁聪,李仕锦,秦洪枢,黄惠民,李翠珍,黄雄,李祖义,李蓉清,康汝桐,沈林,杨曙东,钱景林,刘维钧,温九春,郜永春,庄为先,宋国荣,张锦法,张培光。这一情况对于我校的英语教学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些俄语教师大多从5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外语教学,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改教英语后不但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而且从教学方法上以老带新、教研室建设上出谋划策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可惜的是,由于1975年9月教师再次分散到系,“俄改英”的培训工作又一次被中断了。

这样,虽然原有的英语教师严重减员了,但现有英语教师人数(包括俄改英教师在内)到1979年1月仍然达到了38人。由于72至76届工农兵学员和1977年恢复高考后所招历届新生的外语课,除开了个别的日、俄语班外,其余全部都开设英语课,因而英语教学任务已经大大增加,我们就是依靠这支新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全校英语教学和其它方面任务的完成。

完成两项不同类型的教学任务    

文革期间完成了以下两项新的教学任务:

(一)复课闹革命

从1966年开始,高校都已停止招收新生。但1967年11月以后,

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我校开展了在校学生复课闹革命的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外语课教学。

(二)工农兵学员入校学习

1972年6月7日,我校首届工农兵学员(共519名)正式进校学习。为作好工农兵学员的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安排,教研室于1972年3月22日至4月12日期间,派出张新云、秦洪枢、孙忻、李仕锦、齐志光、徐铁聪等6人,分别去汉中北大653分校、绵阳清华651分校和成都、北京、天津方向高校,向兄弟院校学习工农兵学员外语教学的安排和经验。同时派出刘佑民、肖玉梅、王学平、刘声珮、丁明一、赵希普等6人分别去上海、合肥等地兄弟院校和常州、岳西、宝鸡等地工厂调查研究,学习经验。

根据调查,工农兵学员入校前的外语基础情况是,只有1/3左右学过英语,其余2/3学过俄语或没有学过任何外语。针对这种情况,参照兄弟院校经验,学校确定外语课除开设个别日语班外,其余全部开设英语(72、73两届共939名学员,分为32个教学班,除3个日语班外,其余均为英语班),从字母开始学起;教学时数为300至350学时,安排4个学期。为此专门制定了教学大纲,由齐志光、李士奇等编写了《英语》教材,孙忻等编写了《英语语法手册》。至1976年,前后共完成了5届工农兵学员的教学任务。

此外,这一时期我们还派出一些教师去校外办班(如1975年李仕锦去广州750厂、胡少平去桂林长海机器厂等)。

三、改革开放初期(1977至1986):快速发展阶段

教师再次集中回教研室

1976年文革结束后,同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教育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随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全国统一招生,77、78两届新生分别于1978年2月和8月入学,高校教学工作面临崭新的形势和要求。为适应这一新情况,1979年1月6日,学校领导决定,将分散到各系的教师再次集中回新成立的基础课部(郑国贤任部长,王德明、赵华孟、张池任副部长)。这时外语教研室领导成员有了一些调整:张新云继续任主任,刘经权、孙翰书、徐铁聪任副主任;但协理员田桂芳已调任4系副主任,1979年5月15日郑宝灿来室接任协理员。

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时全室人员的情况是:共有教师48人,其中英语教师38人(如前所述)。其它语种教师10人:日语5人(赵希普,樊天生,孙翰书,梁宝杰,陈玉先);俄语3人(刘经权,夏守俭,付春懋);德语2人(潘振亚,王全永)。办公室人员(包括办公、电教、资料、打字等)6人:金城,赵巧云,王荷香(打字员,通过日语进修班学习和1978年在上海外语学院日语系进修一年,从1979年2月起转为日语教师),夏绮绚,韩玉霞,于华。全室人员共计54人。

英语教学的春天

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高教战线一片生机勃勃。1977、1978两届新生进校之后,高校的各方面工作都逐步走上了正轨。我校的英语教学也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都清楚地认识到外语在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英语教学,学习热情高涨,很快掀起了一个英语学习的高潮。

英语教学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化,教学任务大大增加

首先是本科外语教学要求更高,更明确。1978年8月29日至9月10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由教育部转发的《会议纪要》中指出:要努力使各类科技人员和专业人员掌握外语这一工具,为新时期总任务服务;语种布局上,要有战略眼光,长远打算,当前主要是要大力发展英语,还要发展日、法、德、俄等语种;高校公共外语的总学时,要由目前的240学时,增加到320学时;分3学年安排,一、二年级侧重基础训练,三年级着重结合专业提高阅读能力。基础阶段要统一编写教材,专业阅读阶段的教材分为6大类(我校属于电类)。我们77级学生使用的是自编《英语》课本,78级至82级使用了由天津大学主编的高校工科用《英语》课本,83级后使用上海交大编写的基础阶段通用教材《大学英语》。由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主编的电类专业阅读阶段教材《英语》第3册,我校由教育部确定为审稿单位之一,曾派张新云于1978年12月9日至26日去重庆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审稿会议。

除本科生(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师资班)一外英语外,这段时期的英语教学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化发展。由于这一原因,英语教学任务大大增加。情况分别是:(1)本科生招生人数较工农兵学员时期有了很大增加(77级至85级每年招生1000名左右,9年共计招生8634人);(2)1978年起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至1985年已共招收硕士生356人,博士生19人);(3)1979年至80年代初,出国留学、进修、考察和合作研究等出现高潮,出国人员猛增,出国人员外语培训任务大大增加;(4)为适应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专业教师要求提高英语水平;(5)俄语教师需要进修英语,以便承担英语教学任务;(6)1979年起,学校招有大专生(基大、电大、实验员班等,至85年共招收1309人),需要开设英语课;(7)校外有些单位也办起了英语班,来我校聘请教师讲课。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除了以本科一外(分快、慢班,从80级开始还有特快班)为主外,还有本科生二外、研究生一、二外、出国人员外语培训、专业教师进修、俄语教师培训、大专班和校外班等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学班。以1980年下学期为例,我们的教学班就包括78、79、80三个年级的本科一外,77级二外,80届研究生一外,79届研究生二外,出国人员培训,专业教师进修,本室教师进修等各种类型的英语教学班,同时开设了8个日、德、俄、法语教学班。此时教师人数又较1979年初减少3人,共45人(英语教师为37人),除1人进修、1人负责资料室工作外,其余43人全部都在教学第一线。

1980年11月15日,全室通过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报经1981年3月5日院党委正式任命,张新云继续任教研室主任,秦荻辉、丁明一任副主任。

当时有过一个统计,从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到1980年11月两年期间,全室共承担了303个班的教学任务。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时学习英语的热潮吧!1979年11月美国的卡尔夫人(计算机专家卡尔教授的夫人)来校,我们请她开了一个特别的口语班,我校知名教授蔡希荛、叶尚辉、樊昌信、王一平、郭梯云、王德满、葛德彪、张义门等(他们都有很高的英语水平,但希望恢复和锻炼一下自己的听力和会话能力)和其他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共计19人都来这个班听课了。这給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这一时期教学任务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的情况,但在我们思想上有一点始终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抓好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外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领导和教研室采取了许多实际措施:如教学分快、慢班,规定每天30分钟的早读时间,2:1的教师辅导,作业至少批改1/3,以及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进行辅助教学等等。85级学生参加的全国首次大学英语统考中,我校取得全省各高校总平均第二的优良成绩,证明了我校的教学质量是经得住考验的。

为满足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需要,英语教师还完成了大量教材编写、英译汉、汉译英以及外事接待任务。如孙忻(主编)、张新云、秦荻辉、刘佑民、许厚庄、丁明一、肖玉梅等合编的《英语语法》(1978年10月出版)等书,受到师生欢迎和好评;秦荻辉编写的《科技基础英语》(1979年出版)、《科技英语核心语法与阅读》(1985年出版,在校内外发行)等书以及后来制成的讲课录像,都受到了师生和校内外科技人员的广泛好评与欢迎。

在出国人员外语培训方面,从1978年下学期为四机部(科技局和标准化所)举办的第一个培训班(26人)开始,至1985年1月,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数达255人。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工作,使我们在教学组织、教师队伍的锻炼与提高、以及教材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和建设等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5年1月,电子工业部决定在我校设立出国人员外语培训部,任命张新云为主任;办事机构设在教务处,工作人员为朱如俊;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外事处、人事处和外语教研室协同办理;培训任务面向电子工业部所属单位;任课教师为校内英语教师和来校工作的外籍教师或文教专家。由于理顺了出国培训工作的关系,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开展:从1985年2月至1987年1月的两年中就举办了英、日语培训班共8期,培训人数共169人,其中校内74人,校外95人。至80年代末,我们共计培训校内外出国预备人员500人以上。

这时不少校外单位(如骊山微电子所等)也开办了外语班,邀请我们派出教师前去任课。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荻辉85年编制完成的“科技英语教学广播录像”,经由省科协主办,在西安、宝鸡电视台播放,报名参加这一电视教学的学生达数千人,为我省科技人员的英语培训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籍专家和教师来校任教,给英语教学增添了新的力量

1979年4月菲律宾陈景莲女士来校,是我校改革开放后外语教学方面的第一名外籍教师。此后我校每年均聘请有外国文教专家和教师来校从事英、日语等教学,80年代初期大约每年均保持有4~5名外籍专家或教师在校工作。到1985年上学期已共达21名,其中文教专家7人,内有英美文学博士2人。这些外籍专家和教师对我们很友好,工作热情很高,教学关系融洽(许多外籍教师都曾到我们的教职工家中做客),他们对我校的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语训练、出国人员培训、英语教师进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来自美国的Dr. Anne Marie Mallon ,  Dr. K.J.Kinslow,  Mrs. Carr, Mrs. Harmuth,  Mrs. Norma D.Liss, Mr. James Yale,  Miss Susan Larkin和来自加拿大的 Mr. Hill等,在工作中都表现突出,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Dr. A.M.Mallon,  Dr. K.J.Kinslow,  Mr. James Yale等还被评为我校优秀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面对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这一时期教研室在校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下大力抓紧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现有教师的进修提高:

1、英语教师方面:主要有1979年上学期的业余进修班(全体英语教师参加,为期一年,请西安外语学院余宝珠等老师上课);1981年上学期许厚庄、邓万勇去西安交大参加“西北地区高校公共英语师资培训班”学习;1981年4月至1982年3月秦荻辉赴日进修一年;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举办英语教师脱产进修班,由Dr.Mallon,Mrs.Liss和Mr.Goldings等5名外籍教师讲课, 张新云、刘佑民、康汝桐、胡鹤燕、刘维钧、钱景林和第四军医大学的葛广纯等7人参加;1985年上、下学期邓万勇、张化勇、韩桂芳、茹穗穗等4人去西安交大参加“公共英语助教进修班”学习;1985年上学期杨华静去西安外院进修等。这些进修活动使我们一批英语骨干教师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在“俄改英”教师培训方面:1979年1月教研室集中后,立即抓紧继续安排了这方面的工作。在1965年、1972年两批培训班之后,于1979年1月至1983年7月期间又组织了4个脱产进修班,分别学习半年至一年,共有32人次参加;1979年下学期至1980年上学期还先后派出7人去西安外语学院英语系进修提高。通过这些进修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俄改英”教师的英语水平,保证了一大批俄语教师成功转任英语教师,使我校的英语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二)努力争取从兄弟院校分配和从外单位调入新的英语教师:由于这一时期英语人才十分紧缺,虽然经过人事处和我们的多方努力,但从1978至1985的8年中,从兄弟院校分配来我校任教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一共只有两名,即1982年7月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英语师资班毕业的杨跃和1985年7月从西北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牛亚军。另外,通过人事处的积极努力,从外单位调进了3名英语教师:吴天石,胡鹤燕和殷增猷。这一时期虽只引进这5名英语教师,但却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杨跃一直在校工作到现在,曾任外语系副主任、主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

(三)从长远出发,狠下决心,自力更生,培养自己的英语师资:经校领导批准,由教研室承办,举办了两期英语师资班:

第一期英语师资班:1978年下学期,根据学校决定,经学生自愿报名,由张新云、秦荻辉等进行谈话和面试,从各系77、78级学生中挑选出穆雷、杨洁、韩桂芳、甘雪雁、茹穗穗等5人,组成英语师资班;1979年上学期至下学期初在校内培训;1979年11月至1981年1月,送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英语师资班代培;又于1981年2月转送北京第二外语学院(穆雷,杨洁,茹穗穗)和西安外语学院(韩桂芳,甘雪雁)继续培养;1982年7月从各校毕业后全都回校立即投入教学工作。

第二期英语师资班:以第一期师资班同样的方式,于1980年下学期,从80级学生中挑选出汪海洋、韩萱、侯春艳、廖焰、浦小君、曾冬梅、方乃纯、张凯如、李勇等9人,组成第二期英语师资班;1981年上学期在校内上课(由齐志光、李荣庆和外籍教师陈景莲等任教),下学期分别送往上海外语学院(廖焰,浦小君)、杭州大学(汪海洋,韩萱,曾冬梅)、西北大学(侯春艳,方乃纯,李勇)和长沙铁道学院(张凯如)代培。他们于1984年7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除方乃纯、李勇因故未到外语教研室工作外,其余7人都于1984年下学期立即投入了校内英语教学。


英语师资班毕业留念

上述两个师资班在1982至1984年期间为我校新添了12名青年英语教师,成为英语教学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有力地加强了我校的英语教学力量。对比1978至1985年的8年期间从兄弟院校只分配来校两名英语教师的情况,说明我们用自力更生的办法培养英语师资的路子完全走对了。

至1985年初,我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情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们既有一批从六十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英语教学的科技英语骨干教师,又有这些在我校各专业学习了 1年左右电讯工程专业基础课、然后在外语院校学满四年英语专业并取得了英语学士学位的12名青年教师( 其中汪海洋、侯春艳、韩萱、浦小君、廖焰等5人后来继续攻读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支新老结合、力量较强的科技英语教师队伍,这一优越条件在全国各理工科院校中是很突出的。(这批青年教师,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长期留校任教,但他们大都在各自岗位上表现优秀,成绩显著。如:穆雷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汪海洋现任英文深圳日报副总编,深圳译协副会长等等。这也是我们为国家做出的一项贡献吧!),

1979年5月11日,陕西省高教局召开各院校外语教研室主任会议,决定成立“陕西省高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会”,包括我校在内的6所院校被推选为领导小组成员。我们积极参加了省内各高校外语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活动,并于1980年12月20日由我们负责筹备并主持召开了在我校举行的“陕西省大学公共外语教师师资培养问题座谈会”,在会上我校和各兄弟院校交流了师资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1982年6月教研室领导班子有所变化:由于张新云经领导批准,于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参加英语教师脱产进修班学习,后又于1983年9月调任基础课部副部长,教研室于1982年6月26日进了领导班子改选,报经院党委任命,由秦荻辉任教研室主任,李祖义、李仕锦任副主任。至1984年4月18日又进行了一次改选,秦荻辉继续任主任,李仕锦、刘国恒和吴天石任副主任。

从国外引进的一批原版教材活跃了英语教学

改革开放初期,一批原版英语教材(连同相关的录音录像资料)引进国内,活跃了英语教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在我们的口语班、出国培训班、教师进修班,以及各层次的教学班(尤其是本科生快班和研究生班)都广泛使用了这类教材以提高学员的口语、听力和阅读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Essential English》(《基础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 First Thing First》(《英语入门》),《Practice and Progress》(《实践与提高》),《Developing Skills》(《发展技巧》),《Fluency in English》(《流利英语》)和《English 900》(《英语900句》)等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下面这些原版教材也都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使用:《English for Today》,《Kernel Lessons》,《English through Reading》,《Reading Laboratory》,《Readers’Choice》,和《First Certificate in English Course for Foreign Students 》等等。

添置新的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至1985年初,我们已有Sony公司生产的36座语言实验室系统,有较完善的录音、录像等视听教学设备,和较齐全的英语教学录音、录像资料。还在西安地区高校中首先建成了“外语教学无线电广播电台”,于1985年4月10日正式开播。这些电教设备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效果。如1981年的闭路电视英语教学试点,由秦荻辉上课,听课的学生人数达到400多人;1985年上学期又在电教中心开设语法讲座,也深受学生欢迎。在电教设备和录音录像资料建设方面,丁明一、夏绮绚等做了很多具体工作。这方面成绩的取得,是和他们的积极努力分不开的。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校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和资料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不仅顺利地完成了各类型各层次英语教学、出国人员培训、外事接待与翻译等各方面繁重的任务,而且为申办科技英语专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技英语专业的创办和外语系的成立:我校英语教学迈入新阶段

1984年10月,根据国家急需英语人才和我校急需继续补充英语师资的情况,同时为适应我校(当时名称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向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管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发展的要求,由外语教研室提出、经基础课部研究上报、校领导决定申报科技英语专业。1984年10月14日学校向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提交了申报科技英语专业的书面报告。

外语教研室根据各方面情况考虑,又于1985年3月30日提出了尽快成立外语系的意见。基础课部经过4月1日部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筹建外语系,并向院领导作了汇报。

4月9日学校决定由陈怀琛副院长和基础课部张新云副部长去北京向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教委汇报情况,争取能尽快批准我院创办科技英语专业。4月12日陈怀琛、张新云出发去北京。4月12日至4月20陈怀琛、张新云在京期间,先后向电子工业部教育局冯世堂局长、高教处姚志清处长、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工科处梁森处长、高教一司理科处黄裕民处长、外语处任丽春副处长等汇报了有关情况,并送交了书面材料,有关领导对我院情况加深了了解。

当时已上报到国家教委审批增设科技英语专业的院校共有9所:北京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中国矿冶学院、北京冶金机电学院、昆明工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任丽春副处长表示,根据当前高校英语师资队伍状况,再困难也要下决心抽出力量来培养师资。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办科技英语专业,但一定要有切实的措施保证不削弱公外教学。她表示要争取再批准一些院校开办英语专业。

在此期间,张新云还去北京航空学院等院校学习了解了成立外语系等有关情况。

1985年5月,外语教研室和基础课部经过研究,认为我校应尽快成立外语系,尽早开办英语专业本科班,由我们自己办到底。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为国家培养急需的英语人才和我院急需补充的英语师资。从1978年以来的经验看,我院英语师资的补充必须主要依靠自力更生。

2、一些全国重点院校已先后开设科技英语专业,建立了外语系。我们建立外语系有利于和兄弟院校进行工作联系(如合办研究生班等)。

3、公共外语教学涉及面广,学生多,教学组织工作繁杂,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建系有利于加强外语教学的组织和建设,也便于与院内各处系的工作联系。

4、对外语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提高也较有利。建系办专业既提高了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要求,又创造了提高学术水平的条件,因而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还可以吸引校外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经基础课部研究上报,院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学院于1985年5月29日决定成立外语系,代号为九系。

7月6日,保铮院长任命秦获辉为外语系主任,李仕锦、刘国恒为外语系副主任。院党委任命张新云为外语系党总支书记。此后,系领导抓紧进行了系的机构设置、招收新生和为迎接新生开学所必需的大量准备工作。

这时,我们的英语教师共有38人,他们是:张新云,秦荻辉,许厚庄,刘佑民,刘国恒,胡少平,丁明一,肖玉梅;李荣庆,张化勇,邓万勇,杨华静;李仕锦,秦洪枢,李祖义,李翠珍,李蓉清,康汝桐,黄雄,沈林,刘维钧;杨跃,吴天石,胡鹤燕,殷增猷,牛亚军;穆雷、杨洁、韩桂芳、甘雪雁、茹穗穗;汪海洋、韩萱、侯春艳、廖焰、浦小君、曾冬梅、张凯如。其它语种教师8人:其中日语4人(赵希普,樊天生,张永福,王荷香);德语2人(潘振亚,魏莉);法语1人(周严);俄语1人(孙翰书)。共有教师46人。

在38名英语教师中,有 6人(杨洁,韩桂芳,茹穗穗,邓万勇,张化勇,杨华静)已安排在国内外进修,还有两人因身体原因不能上课,因此实际上只有30名英语教师将要承担全院各类型各层次包括今年将要招生的英语专业班的教学任务。显然,困难的确很大,但大家决心迎难而上,苦干几年,争取为我院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为国家建设输送急需的英语人才作出我们的贡献。

9月2日,85级新生开学。根据学校决定,在此期间,从各系85级新生中,经过自愿报名,外语系认真选拔,最后正式录取了马刚(现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岳翰,曲戎,杜咏梅,王小刚,裴亚玲,姚劲松,叶潇,张利军等9人,后于11月增加录取薛涛,共10名学生,组成了9系851班,作为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的第一届新生,按期开学上课了。

1986年1月24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我院设置科技英语专业。

至此,我校建立外语系和开设科技英语专业的工作宣告园满完成,这标志着我校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首届毕业生合影

回顾这段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上述这些进展的取得,首先是由于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各级领导(特别是吕白、胡征、保铮、陈怀琛等校领导,柳仁甫、何太、王克俨、王德明等教务部领导,和郑国贤、赵华孟、吴大正、季振安等基础课部领导)的重视、关心与支持,是他们的正确决策与领导才可能取得上述各项成绩;也不能忘记各处系(特别是人事处、外事处、教务处、教材处等)的协作和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很多工作是无法完成的;更不能忘记英语教师们多年来顾全大局、着眼长远、不怕困难、辛勤工作、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还有一大批“俄改英”的老教师,外籍教师和教研室办公、电教、资料、打字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他们。

今年喜逢外语系成立30周年。令人十分欣慰的是,通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奉献,勤奋创业,外语系已于2013年升级为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现设有英语、日语和翻译三个大学本科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外语翻译等3个硕士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51人;专任教师14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7人,硕士生导师25名。还设有科技英语研究中心、语言实验中心、外语培训中心、大学生外语竞赛基地和MTI教育中心等科研、实验机构。学院已先后培养毕业本科生1900多名,硕士生400多名。成绩的确十分喜人!但展望未来,道远而任重,我衷心祝愿外国语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奋斗,再攀新的高峰,再创新的辉煌!

外语系离退休教职工合影

责任编辑:付一枫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