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友代表委员们以专业智慧熔铸家国情怀,将红色基因融入履职实践。他们立足信息学科优势,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等时代命题积极建言,以创新实践诠释科技报国的西电担当,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 吴仁彪
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
于1994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330余个城市提速5G-A商用进程打造低空通信网络、无人机飞行时长超2500小时、粤港澳大湾区落地全球首条跨海医疗物资运输无人机航线……回望2024年,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技术创新层层突破、产业生态繁荣壮大,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从“空中飞”走向“落地用”,迎来快速发展。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依旧热切关注低空经济领域,并积极就安全有序高质量发展低空经济建言献策。
“目前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情空前高涨,但要防止‘现在一哄而上,将来一哄而下,满地鸡毛’的现象发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0级校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邮电》报专访时表示,“发展低空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条件好(即有技术、有人才、有资金)的地方可以先发展,不要全国各地一起‘交学费’。”
吴仁彪认为,对于低空经济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和有效培育至关重要,这将决定我国在发展低空经济产业中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首先,要科学预测低空经济产业前景。”吴仁彪表示,发展低空经济的主要作用包括三方面,即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低空经济是典型的军民融合应用领域,无人机的军事应用将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应用场景无限。无人机的民用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应急、消防、遥感监测等社会保障领域也应用场景无限,但市场规模难以做得很大。“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市场是根本,个人消费是关键和难点。由于低空气象复杂多变,低空飞行器的安全保障难度大,短期内购买低空飞行器的消费群体估计不会太大。”
此外,要充分考虑我国综合交通全面发展对于低空经济未来市场的影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和地铁同时高速发展的国家。除了山区和海岛等特殊地区外,未来用低空交通来补盲其他运输方式通达性的需求可能相对不大。目前,我国50万人口城市高铁覆盖率已达95%,2035年将达100%。”因此,“我们要科学预测低空经济的市场前景,2030年产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比较有可实现性。”吴仁彪说。
对于扩大低空经济市场需求,吴仁彪认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试点应用,有利于助推低空经济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我国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亟需获得更多创新支持。吴仁彪建议,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上位法,充分授权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在更大范围、更多场景展开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试点应用,这也可以为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提供借鉴。他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和低空飞行器关键技术都是新能源、5G和人工智能,但低空飞行器安全保障更难一些。很难想象,如果公众不敢坐自动驾驶汽车,会敢坐飞行汽车或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低空飞行器。”
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低空经济发展热潮。数据显示,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的低空经济项目也在密集落地。据了解,成都市一季度新签约项目151个,其中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项目65个,占比超五成。
对于各地锚定低空经济“加足马力”的情况,吴仁彪认为:“地方政府发展低空经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低空经济,地方是主体。地方政府要多听听民航和航空专家的意见,多关注安全管控问题,‘只有管得住才能放得开’。”
将来遍地开花的无人机怎么管?吴仁彪建议,各地尽快设立“空中交警”队伍,查处违规飞行的无人机,实现无人机常态化安全执法和检查。当前,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低空服务保障公司,这对于“飞得起,管得住”非常重要,但其短期内很难盈利。对此,吴仁彪建议,除了前期基本建设经费投入外,还要投入日常运行经费,建议其承接社会保障服务业务,比如承担“空中交警”执法检查功能,增强其“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