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程明建)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郭立新教授团队与南非金山大学院士Andrew Frobes教授合作,共同探讨了轨道角动量在光学计量学中的应用前景,解析了涡旋光束在光学计量学中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进展。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题为“Metrology with a twist: probing and sensing with vortex light”, 郭立新教授和Andrew Frobes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物理学院程明建老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姜文杰,李江挺教授为共同作者。《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是Nature子刊中极具影响力的光学类期刊,于2012年创办,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为20.6,连续9年稳居世界光学期刊榜前三。

相比于传统光束,涡旋光束具备更高维度的信息传递能力,能够通过线性与旋转多普勒效应,精确测量物体的三维运动,包括转动和平移速度。涡旋光束的轨道角动量(OAM)谱可以作为独特的特征数据进行整合,使得计量分析能力跨越式提升。这一技术已在微尺度工程、生物医学、深空探索、量子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学计量的未来,不再局限于对光的一维属性如强度的利用,而是逐步迈向对频率、相位、极化和OAM等多重物理属性的全面整合。这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数据处理时代,大幅度提升计量的精度、广度与灵敏度,为未来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作者团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携带OAM的扭曲光束在光学计量中建立新的范式。通过观察依赖于OAM和偏振的频率变化,利用现代多普勒效应的解释,实现了对三维运动粒子位置的跟踪。“传统的多普勒效应只能追踪朝向或远离观察者的运动,但将轨道角动量引入标量光和矢量光中,能够实现各个方向的运动跟踪,包括三维螺旋运动。” 郭立新教授指出。“这一进展彻底改变了动态系统的计量学。”

该论文不仅涵盖了经典的光学计量,还探讨了在量子纠缠叠加态和单光子态中应用OAM的潜力。向量子领域的过渡有望通过减少测量次数来降低噪声,从而提升准确性和精度。
此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基金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4-01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