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瑞博)为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学校关于加快国际化进程的相关要求,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于1月11日至26日开展2025年寒假匈牙利海外访学活动,组织12名本硕学生前往匈牙利欧布达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实践。

欧布达大学(Óbuda University),座落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匈牙利最大的以实践为导向的理工类大学,欧洲大学协会的现任成员。欧布达大学前身于1410年建立,1999年合并了三所理工学院,2010年改为现名。欧布达大学有超过15000名学生,毕业生中诞生了大批杰出工程师和科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George Olah教授。2023年欧布达大学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匈牙利理工类大学第1名。

访学过程中,学院学生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理论及其在空间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在欧布达大学冯·诺依曼信息学院多位教授的指导下,学生全面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关键知识、应用场景与未来走向,并重点围绕典型的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工具和模型进行研讨交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学院学生与当地学生交叉组成项目小组,聚焦计算机视觉、大语言模型、预测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开展科研实训和应用开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访学期间学院学生走访了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及欧布达大学机器人技术创新实验室。在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学生瞻仰了钱学森留学期间导师西奥多·冯·卡门的人物雕像并开展纪念活动。在欧布达大学机器人技术创新实验室,学生沉浸式体验航天器机械臂、远程手术机器人和互动式VR设备等科技产品,详细了解当前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应用成果。学院学生还参访了匈牙利卫星载荷研发企业C3S Electronics Development LLC、网络安全服务供应商CCLab以及能源巨头MVM集团,实地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核心业务、重点产品及文化氛围,并与企业代表围绕主要技术、应用案例等内容进行细致交流。与此同时,学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一集中参观了布达佩斯地标建筑及历史古迹,体验当地社会风貌与人文风情。

为期16天的访学活动结束后,访学团队成员、2022级钱学森班学生相博文表示,“此次访学活动同学们收获满满,理论课程不仅帮助大家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带动我们探索了人工智能在航天电子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我们未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实践环节中我们感受到了技术的魅力与细节,同学们通过实践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语言交流、团队协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业发展大有帮助。”
据悉,空间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工作,通过组织师生短期访学、探索中外学分互认、开设英文授课课程、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等举措,推动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扩大师生常态化国际交流规模,着力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与师生跨文化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