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刻内涵
李忠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执政能力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关注的焦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执政能力、执政理论以及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
如何认识执政能力的内涵
执政,顾名思义,就是执掌政权的意思。要履行好执政的职能和责任,除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好的组织体系、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所谓执政能力,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党,执政的宗旨和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所以我们所讲的执政能力,就是中国共产党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全心全意地代表、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能力和水平。
“执政能力”四个字中,关键是“执政”。它的所有“能力”,或者说,它与其他能力的不同之处,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的。而执政本身,包含着丰富和复杂的内容。所以,执政能力如果展开来说,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
当然,这10个方面,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和划分的。作为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主要是明确为什么要干、干什么、怎样去干。
执政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执政是受执政理论指导的。胡锦涛同志在今年6月29日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他在8月22日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这样七个有关执政的基本范畴,就构成了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对执政理论的研究。
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七个基本范畴,好几个是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对其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
1. 执政理念。可以理解为执政的指导思想,其中主要的应是价值取向。我们党长期确立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等,都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它们清楚地表明了我们执政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如何执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了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行为。提高执政能力,首先就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我们的执政理念。
2. 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什么?首先是人民基础。只有人民的拥护、人民的授权、人民的支持,我们才可以执政,也才可以执好政。人民群众,是我们执政最重要最宝贵的基础。在人民这个基础中,我们还可以区分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法律基础问题。
3. 执政方略。就是执政的大政方针、战略策略。执政,是全局性的根本大事,当然就要有全局性的眼光、全局性的思维、全局性的方针和全局性的谋划。着眼于宏观大局,谋划执政的大势、大事,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执政的主动权,比较顺利地实现执政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的一些重大战略,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执政的方略。如“三步走”战略、依法治国方略等等。
4. 执政体制。经济有体制,文化、科技、教育有体制,政治也有体制。从执政的角度来说,政治体制也可以称作执政体制。至于其他体制,多少也与执政有关。体制,建立在基本制度之上,是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体制与制度共同构成我们执政的制度框架。执政,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体制框架内进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同样也要在体制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55年来,我们已经确立了执政的基本制度,但具体的体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 执政方式。在体制的基础上,执政还有一个方式方法问题。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具体执政,效果不一样。改革开放到今天,管理国家和社会,光用简单的行政命令不行了,必须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协商的、契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方式。老方式管用的就继续用,不管用的就要及时舍弃、改造。
6. 执政资源。办什么事情都要有资源,执政当然也不例外。哪些是执政的资源?强大的阶级基础是资源,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是资源,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资源,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是资源,宝贵的历史经验是资源,光荣的历史传统也是资源。我们一定要充分珍惜它们,恰当地使用它们,精心地保护和爱惜它们,使这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还要更多地创造资源、扩展资源、积累资源。
7. 执政环境。执政活动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研究和改善执政环境,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执政理论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内,我们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一种宽裕的经济生活环境;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一种稳定和谐的政治生活环境;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生活环境。在国际上,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和国际文明的新秩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怎样把握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
从构成执政能力的基本要素来看,直接影响和决定执政能力的主要有三大方面,这也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
一是执政的制度和体制。这是执政能力的基础。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以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制度和体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便捷,这个制度和体制运转得是否顺畅、灵活、高效。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只有在建立和完善执政的制度体制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执政能力问题。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能否设计和建设一个好的制度体制,以及怎样运用制度体制,也是执政能力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定要首先在制度和体制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进程,为党的执政活动搭建一个更为广阔和良好的平台。
二是执政的主体。这是执政能力的直接载体。执政能力,最直接地表现在执政主体的能力和水平上。主体是谁?应该是指整个执政党。分解开来,既包括党的领导干部,也包括作为组织的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执政能力是所有这些执政者和执政机构,科学驾驭和运用执政的制度、体制、方式而表现出来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完善制度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领导干部素质是否优秀、能力很强还是很弱,领导机关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良好,都直接决定和反映着执政能力的高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五个能力,虽然并不等于执政能力的全部内涵,但它们针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实际,对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是执政的方式方法。这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执政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规范、合理,对执政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方式方法对路、得当,执政水平相对就高,反之,就会遇到种种麻烦和问题。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要深入研究我们的执政方式,适应世界文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潮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应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从执政的内容上来说,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提高执政能力,是要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条件下,更好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师德建设决定教育改革发展成败
今天,以“光荣的人民教师”为主题的全国师德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开坛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周济说,人民教师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当前我国广大教师忠于职守、无私奉献,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但教师队伍中也有害群之马,也有“老鼠屎”,这小部分人的不良言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国教育系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济指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依据,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厉行师德规范,强化动力机制,优化制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作为第20个教师节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的师德论坛,主要议题包括新时期师德素质要求和师德规范、师德建设的制度创新、师德建设的社会环境。论坛旨在总结、交流师德建设新鲜经验,研讨和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容、思路、方法和机制,努力提高我国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中国教育报》9月9日第一版)
大学管理需要引进经营理念
黄达人
○长期以来,许多大学的管理者在扩大或缩小办学规模时,往往缺乏成本意识。当大学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这种“不计成本”的办学模式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如果说“机制和环境”、“投入与产出”在短时间内还难有大的突破,那么在资源配置时尽可能地考虑资源的共享,则是中国大学现阶段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
○造成目前中国大学管理成本过高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即在于大学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一种最为可能的解决方式,是大力提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
有人说,中国的高校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这个说法是否恰当另当别论,但是,中国大学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乃至教学、科研体制等等,都仍然显示着与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很大的不相适应,却是一个现实。目前,中国大学的管理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一种延伸,其行政构架仍然基本上沿用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管理模式。
事实上,随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大学的自主权正在日益加强,大学已成为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因此,“大学需要经营”这一理念实际上也已成为大学管理的一个核心。当然,这里提出的“经营”,指的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般意义上的“经营”,而是指大学必须要精心地运作和管理。这个词如果用英语表述,可能会更加清楚,我们所说的“经营”,是“Operation”而不是“Business”。这一点,对正处于一个巨大变革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刻不容缓。大学管理需要树立成本意识作为大学校长,应该有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概念。当然,我们也十分清楚,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投入与回报在许多时候无法明确界定,尤其是对科研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有时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回报,但即便如此,成本仍然应该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大学服从于指令性计划,许多大学的管理者在扩大或缩小办学规模时,往往缺乏成本意识。当大学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这种“不计成本”的办学模式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大学的办学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管理成本,二是运营成本,前者是刚性的,后者则是软性的。目前,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成本过高,在大学的办学经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刚性成本不断增长,必然会挤占软性的运营成本。
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有限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中国的大学应该尽量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等,是大学工作的主干,如何将学校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决不仅仅是靠拍拍脑袋就可以决策的。资源配置的决策依据首先要建立在成本意识上,在目前的财政状况下,大学要比以前更加精打细算才行。在大学的管理中必须坚守成本底线,坚持“量力而为、量入为出、勤俭节约、开源节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行稳健、从紧的财经政策,这是对大学、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大学管理必须强化效率观念要控制成本,最关键的还是资源的配置问题,这同样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在考虑大学中的资源配置时,有三个重要环节,一是机制和环境,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校内资源配置系统。二是投入与产出,在配置资源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三是资源的共享,如果说前二者在短时间内还难有大的突破,那么在资源配置时尽可能地考虑资源的共享,则是中国大学现阶段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使参与建设的中国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能否认,在建设的过程中,各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浪费了有限的建设资金。这种设备重复购置的现象是与目前中国高校中分散的科研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的。在这种体制下,几乎每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购置设备的要求,于是,资源的共享就无从谈起,资源的浪费也就不可避免了。正是针对国内高校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国家最近提出了国家实验室的概念,我以为,提出这一概念的最大贡献,就是为更好地共享资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目前正在进行的“985工程”二期建设论证工作的核心就是科研平台的组建,这种平台建设的着眼点之一,也在于资源的共享。
在讨论提高效率这一命题时,除了具体的操作层面外,还要更加强调决策层面的效率。决策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决策的效率也是最大的效率,所以应该尤其重视通过科学化的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实践证明,决策的民主化,实际上更有利于提高执行的效率,民主与效率的结合,能够使学校更为顺畅地运作。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决策的民主和决策的效率二者的确不可调和时,各级管理者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责任,而不是以最没有风险的姿态去面对问题,不能事事诉诸会议。谁都知道不断地开会、议而不决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但这将大大降低决策效率,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探索大学管理新模式基于上述成本与效率的考虑,如何选择一种更为合理、更为有效的大学管理模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对于这种大学管理模式的选择应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即校、院、系之间的关系以及校级机关管理模式的变革。目前中国大学校、院、系之间的管理模式大致有一级(学校统管)、二级(校院两级)、三级(校、院、系三级)等三种。中山大学选择了校院两级的管理模式,主要也是出于成本和效率的考虑。
校级机关的变革是中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目前中国大学的机关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增加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可以说,造成目前中国大学管理成本过高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即在于大学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这方面,我们似乎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一种最为可能的方式是大力提倡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通过这一途径提高人员素质,进而达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目前正在推行的教育职员制的试点,或许就是实现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对此寄予厚望,希望这一制度可以顺利推进。 (作者为中山大学校长)《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3日第2版
对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系统思考
万 钢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经过10年的高教体制改革和基础建设的准备,我国一批高校具备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实力和能力。如何抓住今后20年的发展机遇期,把高校的学科水平真正地搞上去,这涉及到办学理念、办学功能的变革,涉及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等四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之间有必然和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进行系统思考,精心谋划,全面统筹,坚决落实。
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突出
大学功能是大学与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伴随社会进步,大学功能呈现出由单一性到多元化、由“学院派”到社会化的发展轨迹。新时期大学的功能,在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社会探索和对外交流的基础上,其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来越突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理应充分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高水平服务,进一步成为社会服务中心。
考察发达国家的经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不但培养出许多治国、强国的精英人才;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有大量原创性成果,并且在思想、政治、文化方面对社会产生影响,起到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这就是大学功能中心化的充分体现。
我国大学功能的变革,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又要考虑自身的基础和特点。国家决定鼓励和支持一批有实力、有条件的高校向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发展,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型大学必须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为指南,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的重点需求为动力,大力提升高校的传统学科,努力发展新兴学科,积极培育未来学科。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中,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是全能冠军,要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单项冠军,以此提升学校的水平和地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社会精英和大师固然重要,但社会更需要大批爱祖国、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最基本的设计者和执行者,高校应该在本科教育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科学研究的两个根本立足点
随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是必然的趋势。战略高技术研究定位于国家未来发展,是前瞻性的研究。它可能与眼前经济热点有距离,产生不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高校应该承担此重任,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我国大部分企业市场意识很强,往往只有在无须承担风险而又可以获得极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才可能有所投入。因此掌握战略高科技关键技术并使之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是高校科研的首要任务和社会责任。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改造;为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等仍然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高校筹集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
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前瞻性,因此这对高校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高校要积极地参与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工作中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长期、稳定、有重要影响力的决策咨询。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开展软科学研究,当好政府管理部门的智囊团,是高校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认清社会服务的重点领域
学科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坐标轴中寻找若干个对国民经济影响面大又适应与本校综合实力的领域、行业或产品,比如城市建设和安全问题、清洁能源汽车、长江水流域环境保护、智能化交通等,以重大科技问题为中心进行学科集约,加大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投入,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新的产业或产品,促进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要特别关注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需求,努力为区域发展提供服务。要瞄准区域产业的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集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通过学科的交叉和集约,构筑与产业链相匹配的学科链。有效地组合强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对高校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环境、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行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城市的生命线。具有工程建设传统学科背景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促进传统学科的高新化,争取“工程报国”的光荣。
为适应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高校理应要在公众的继续教育方面做出贡献。
开创国际交流的新视野
国际化的真谛是文化的交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国际交流,是大学四大功能中最具挑战性的,也是充满魅力的环节。
要参与国际交流,一厢情愿不行,学校本身要有交流的资本。交流是双向的,世界一流大学也不会满足于单向输出,我们拿什么去与国外高校交流?如果我们有高水平的研究环境和丰厚的经济待遇,当然可以吸引八方朋友近悦远来,但目前我国高校这种机会还不是很多。除此之外,就是我国高校自身的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特色。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孕育的校园文化;二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实践。
外教也好,留学生也好,甚至于著名企业领导和外国政府官员到中国的高校来,很乐意接触中国独特的文化,很愿意交流办学的理念,特别是我们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如果我们自己对中华文化还没有把握,或者不认可;如果我们不重视建设校园文化,或者内涵不深;如果我们的办学理念不与国家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那么就很难吸引别人,难以开展国际交流,更谈不上国际化大学的目标。
为了展开具有实质意义的国际交流,我们要努力建设大学的校园文化。构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不但能提高师生的文化素质,也能够推动国际交流活动,这是许多学校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的。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对外介绍中华文化,介绍我们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出访的教师既是专家,又应是文化使者,还可以成为企业的使者;接待来宾既要讲专业,更要讲国家和学校的文化与理念,讲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和经验。
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高水平大学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团队是一个有效办法,要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更早地接触科学研究,独立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者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自主创业实践。现在高校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减轻,课余时间较多,要引导到锻炼培养创新能力上来。
师资队伍建设各个学校都很重视,但讲到人才,往往眼睛向外,把功夫做在引进上。其实,引进只能作为新办学科的先导,作为教师队伍来源的补充,不能把引进当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唯一手段。否则,既稳定不了现有队伍,又无法使引进人才真正融入集体,发挥作用。只有做好现有教师的培养使用,让大家各得其所、各逞其能,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师资队伍,并且以良好的学术环境引来众多人才的加盟。
知识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学科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我们主张每一个大学教师都要作为团队成员,通过经常的学术交流、观点碰撞,激发新思维,产生新思路。学科团队的最佳结构应该是宝塔型,形成梯队层次。
对于青年教师,要鼓励他们参与科研和工程项目,让他们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完成人生经验、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初步积累,努力向高层次发展。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的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要关心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要顺应人才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规律,根据各人不同的特质,为他们制定富有个性化的发展路线图,并且进行节点考核,及时对发展路线做出修正,并且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便激励他们尽快成长。
对于杰出人才,要鼓励他们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前瞻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科技开发,让他们掌握资源和资源的分配,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佳的服务。这其中,要特别培养领军人物,这对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容易忽视的课题,就是对杰出人才领导能力的培养。领导能力包括沟通、展示、合作以及自身修养、把握全局、资源分配等能力。现代科学研究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都是团队攻坚甚至于是跨领域、跨区域协同作战,与周围有关人事间的沟通、向社会和领导部门展示、个人和单位间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人事部门、学科规划部门要经常研究这个课题,为杰出人才提供这方面的培训。杰出人才自己也要加强政治、文化、道德、情操的修养,不负众望,早日脱颖而出,成为跨学科的领军人物。
引进人才人数不多,影响很大。引进成功与否,关键看融入学校的程度。人才引进要与学校发展战略机遇结合,看准了要发展的学科,必须要引进人才来主持大局。引进人才除了专业水平外,要考察其品德、经历和管理能力,要注意从实践部门引进人才。
(《光明日报》2004年8月12日B2版)
课 堂 评 估
—— 一种改进高校教与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赵 慧
课堂评估(Classroom Assessment ) 是课堂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是基于形成性评价思想所设计的一种教学途径和一系列方法的组合。课堂评估具有以下特征:
1. 以改进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观察和改进“学”,而非观察和改进“教”,因为怎么教是跟着怎样学走的。课堂评估只是提供指导师生调整和改进“学”的方法和步调。
2. 教师主导尊重教师的自主权、学术自由和专业判断。教师可以自己决定评估什么、如何评估以及怎样对收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处理。
3. 师生双方互利对教师来说, 经常使用课堂评估能够提供每天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的短期反馈。与测验和其他传统形式的学习评价手段相比, 课堂评估能以较低的时间投入来获得有关的信息, 促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提倡这样一个观点: 教学是一个不断反馈的形成性的过程。对学生来说,经常使用课堂评估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监督和管理自己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匿名的方式反馈给教师; 指出需要改变的学习技能;提供教师关注学习的依据。
4.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课堂评估的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不是提供评鉴学生或给学生打分的依据,因此几乎所有的评估活动都应是无记名的。
5. 内容具体、规模小课堂评估由任课教师针对学生及其所教科目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的具体需要而定, 它并不试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6. 持续性课堂评估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的。
7. 植根于良好的教学实践课堂评估方法允许教师将其了解的各种有助于改进教与学质量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融进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课堂评估技术的具体运用
1. 小纸片评估技术
(1) 在一节课结束之前,向学生每人发一张纸。(2) 在一节课结束时,向学生提出两个方面的问题: a . 在今天的课堂上, 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b. 你心里仍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 要求学生在几分钟之内把答案写在纸上, 教师收集起来。(4) 教师课下汇总分析这些答案, 并按类型或课题领域把这些答案分类。(5) 在下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教师用5 分钟时间简短地总结一下课堂评估的情况并强调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领域。
2. 一句话总结评估技术
(1) 在一节课结束之前的几分钟要求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总结他们在这节课上所获得的信息并写在纸上。(2) 向学生说明一句话总结应包括以下7 个方面问题, 即谁、做什么、对什么或对谁、如何做、何时做、在何处做、为什么做(Who , What to do , to Whom , How , When , Where , and Why) 。(3) 教师快速的浏览并评价这些总结句的质量, 指出学生是否已经识别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以及重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4) 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所观察到的现象, 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与不足,再次强化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3. 应用卡片评估技术
(1) 在课堂上让学生随时准备一张卡片。(2) 当教师讲完一个重要的理论、定理或者程序时,要求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至少一个有关这一重要知识点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或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教师以此来考查学生转换知识的能力。(3) 教师快速地浏览,并根据它们的质量进行分类。(4) 教师指出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例子并把它们介绍给学生。
使用课堂评估技术应注意: (1) 课堂评估技术有许多种, 其类型、适用范围及具体用途各不相同, 课堂评估技术的恰当运用依赖于课堂的具体情况、教师个人的情况及具体需要。(2) 课堂评估技术所使用的频率可以是经常性的也可以是定期的, 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多些机会使用这些评估技术。(3) 为了保证反馈的公正性,学生做出的所有反馈都以不记名为好。(4) 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时尽量不要提一些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比如“你喜欢我的教学吗”) , 而是向学生提一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比如“你学到了什么”) ,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能够清楚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
(《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5期)
受过教育的人,不是指“上过学”的人
肖 川
在我看来,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或许他(她)没有英俊的外表或姣美的容颜,但是他(她)自然朴实,乐观自信,不卑不亢,能够平等地与所有人交往;或许他(她)并不高大,却有人格的挺拔与伟岸,有坚定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和不屈不挠的品格;或许他(她)没有机会去干大事,他(她)却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潜心的投入去做小事;或许他(她)即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超人的天才,他(她)并不耀眼,并不引人注目,但他(她)悦纳自我、友爱他人,易于领导与合作,而难以奴役和盘剥……
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个人;他(她)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酒,真诚而又练达;他(她)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是具有某种品质的人,而不是指“上过学”的人,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的人,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的人。
可是,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没有受过教育的的政坛名流、商界大亨——他们欲壑难填,为富不仁就因为他们没有强烈而深刻的精神需要;更不缺少没有受过教育的大腕明星,他们的自我膨胀往往会污损别人的尊严,他们的粗俗源于缺乏健康的趣味和心性的修养;我们的生活中甚至也不缺少没有受过教育的专家、教授——他们知道做一些事情,却不知道为何做这些事情,就因为他们缺乏深厚的理性精神,缺乏坚定的信仰,缺乏道义的承担。
而更为令人心忧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没有受过教育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没有足够的谋生的技能,没有发育健全的心智能力,没有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没有体面和充分的表达内心真实愿望的能力(更不用说平等和充分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的能力了),他们甚至没有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权利意识和公共意识,甚至没有过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们缺少的太多太多!然而,没有人有权利支责备他们,他们是我们心中深深的痛。我无数次想起那句话:“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不贫穷的……”。
对于人生来说,有什么比受过良好的教育更重要呢?它会写在你的脸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坚定而深邃的目光,宁静而舒展的表情;它会使你成为受人尊敬和受人欢迎的人,它赋予他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并不是说受过教育的人看不见丑恶,而因为它同时会赋予你一颗悲天悯人而又温暖宽容的心。
受过教育的人,并不就是一个完人,一个“高大全”的人,但是他(她)一定善于学习,勤于自我反思,不断地追求生命更高的境界;他(她)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弱点,有这样那样的软肋和局限,但是他(她)能正视自我,不文过饰非;他(她)能够从善如流,并不断地开拓生活和自由。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善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也许我们始终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然而,我们眺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屈服于现实;我们也会有暂时的小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冲动,且吟且行。
让更多的人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成为我们全社会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命运的改变就不仅仅是那些作为弱势群体的人们个人的事情,改变的将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改变的将是我们所有的人的生活品质。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用良好教育成就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开满鲜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