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1)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范 伟 李玉梅 (5)
任长霞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潘洪其 (10)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李 玲 李爱梅 黄代杰 刘治民 (11)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贾志敏 责任编辑:尹 斌
正确理解以人为本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当前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深入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最佳配置。如果说,以往经济体制的改革更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则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与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飞跃相比,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飞跃更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指明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是破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钥匙。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人们所面临的一切难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仅仅解决要不要发展的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因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尤为重要。传统的发展观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即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严重失调;发展以大量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为特征和代价,直接损害了发展的可持续性,导致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急剧恶化。这些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制约发展、违背发展本意的全球性发展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发展观包括三个基本点: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发展观上坚持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克服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执政兴国的新理念
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治国活动的基本观念。执政理念是执政理想、执政准则、执政思路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蕴涵着以下三个基本判断:
人是目的。即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里强调的是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人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具有自觉的目的。而促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根本动因,就是人们的需要。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目的,也是执政兴国的目的。
人是关键。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综观人类文明史,影响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真正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经济社会越发展,人的因素就越重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根本的治国兴邦之道。
人是主体。人的地位和价值是不可比拟的。相对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作为万物之灵,永远处在中心和优先的位置。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强调人是主体,树立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不仅对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促进社会进步非常重要,而且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基本内容之一。从根本上说,任何真正的发展与解放,都是使人们从各种束缚中摆脱出来,确立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弘扬人的主体性。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最终都是要使人民成为社会和历史真正的主人。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重,以民为先,二者是完全一致的。倡导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及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人民仅仅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手段或工具;近现代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学说,强调人是目的固然是对的,但由于从根本上否定人同时也是手段,人作为目的就变成了无法实现的空想。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为基础,不仅克服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历史局限,而且坚持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三、重要的工作原则
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把以人为本体现在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之中,体现在实际的工作成效上。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要把维护人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多做顺民心、谋民利、得民心的事,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从人的需求与发展出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说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还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先做好人的工作。无论是什么工作,最终都要靠人来完成的,而且要依靠大多数人的努力才能完成。没有人,没有大多数人的努力,再简单的工作、再好的工作思路和方案,也不可能做好。做好人的工作,首先要相信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团结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后还要依靠人,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真正为人们才能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创造必要的条件。
做好人的工作,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文明和财富的真正创造者。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说,就是处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正确的群众观,包括在认识上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理解群众、关心群众;在工作中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真正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代表群众利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群众的力量与才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
人是检验各项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最终目标就是要解放人,发展人。是否有利于人们需要的满足和自身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维护人们的利益,是衡量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如何,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判断标准,这就是看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不断提高,看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维护,看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说到底,就是看是否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人不仅是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各级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工作要求,也是各级干部的行为准则。干部考核,关键是政绩。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政绩不是以牺牲人的生存质量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发展环境为主要指标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讲政绩,就是要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衡量政绩大小的根本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得到维护、实现和发展。在这里,生产力的标准、社会进步的标准、实践的标准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是一致的,最终要落实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个标准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不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这样所谓的“政绩”或“业绩”必然要大打折扣。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关系:一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经济建设的目的,不仅应当体现在经济建设的结果上,也应体现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建设是满足人的需要、落实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如果脱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人为本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也难以使人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和价值。因此,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二是人们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但是人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只顾眼前利益、具体利益、个人利益不行,只讲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公共利益也不行,把它们对立起来或忽视其中一个方面,本身就是对人们利益的损害。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着眼于未来,致力于对社会现实的改变和超越;又要着眼于现实,以社会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寻求经济社会的更大发展。 (《求是》2004年第10期)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先达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范 伟 李玉梅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
记者:最近,中央作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您是怎么看待这一举措的?
陈先达:党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不是普通的学科建设问题,而是一项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的认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刻。在我看来,这个重大决策不是偶然的,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与现实需要结合的战略决策。从这个决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前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教训和我们自己执政的经验。我们要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不重蹈前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覆辙,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就应该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记者:那么,从社会发展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来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陈先达: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看,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它的产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文艺复兴时代以及随后一段时期的思想家承担的就是这种历史使命。资产阶级需要自己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法学家,等等。可是,当资产阶级已经夺取政权并站稳脚跟,需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取得经济利益时,它最迫切需要的首先是发展自然科学和新的技术。因为它能最有效地迅速使资产阶级国家富强和增加有产者的财富。所以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和取得政权以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彼此的地位逐步发生了变化。如果说,在18、19世纪这种倾斜还只是开始,那到20世纪,特别是它的下半叶,当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资产阶级和它的大垄断集团和跨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并且在国际竞争中击败对手的决定性力量时,科学技术自然就会处于至高无上地位。这种倾斜的后果是严重的。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人类的幸福并不单纯取决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且要有合理应用自然科学与技术新成就的制度和价值观念。这就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否则,它就有可能成为潘多拉宝盒中的魔鬼。当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文与科技的分离与对立,所谓人文危机和困境,就是这种片面倾斜的恶果。可以说,西方当前的状况,导致人们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观念的根本改变。法国人弗兰索瓦·佩鲁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写的《新发展观》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发表了一些有启发的见解。
记者: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角度看,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有哪些经验教训?
陈先达: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看,前苏联失败的悲剧表明,单靠发展自然界科学技术不足以保证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前苏联的自然科学与技术不能说不发达。它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航天航空以及军事科学领域比美国并不落后。可苏联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却是失败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方面先是教条主义,后来逐步转向修正主义,最后是公开反对和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失去指导地位并成为批判对象,全部社会科学处于一片混乱。在这种意识形态极端混乱状态中,社会主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从我们自己执政的经验看。中国共产党是最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党。但我们也有教训。在建国之初,我们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可以通过改造发展的学科;而在十年文革中,哲学社会科学由于左的路线和思想理论影响,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界线不清,可以说,1956年后近20年中我们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错误,与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中理论混乱是相互推动的。后来,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所带来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的新生、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所起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五十多年的历程,所走的是“之”字型路,最好不过地证明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记者:除了历史的经验外,恐怕更重要的是现实的需要。
陈先达:当然,历史经验离开了现实需要,就无法理解,也无法吸收。当前,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的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要求我们要认识世界、认识资本主义、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从国内看,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时期。我们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但也面临很多无可回避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与大量下岗失业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反腐败问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问题。没有一个问题的解决能离开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与研究。
记者:有人以为,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哲学社会科学不那么重要了。
陈先达:毫无疑问,在我们国家继承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自然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这两者的重要性不是相互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而且我可以说,就重要性而言,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毫不逊色。自然科学面对的是自然,它的任务是单一的,发现自然规律;可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要研究社会,而且要研究由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要研究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可以说,自然科学技术越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越重要。根本的原因在于,自然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问题超出了自然科学范围,绝大部分是社会问题,它不可能单纯依靠自然科学技术本身来解决,必须哲学社会科学的参与。
而且从社会形态发展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的主体作用越大,越要求对社会规律认识的自觉性。可以说,在人类已经经历的社会形态中,社会主义社会对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最高,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依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政党自觉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的建设、发展和改革都要求自觉性。没有对人类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当然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但摸索只是通向规律性认识的道路。我们不可能永远摸索,而必然要总结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这就需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我们只要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就很清楚,没有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没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一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我们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就不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任何经历过这个历史过程的人只要公正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记者: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个重要原则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一些人对此存在模糊认识。比如,有的人以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相互冲突的。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陈先达:需要强调,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问题上,我们只能搞一元化,不能搞多元化。但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并不是要搞什么话语霸权,而是说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主义的积极作用,才能保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且,对于既不能用试纸也不能用显微镜作为研究方法的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运用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毫无疑问,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不同的学科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的方法,包括一些实证方法。可是作为最一般的哲学方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会因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错误而陷于谬误。
记者: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还意味着要以发展着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能发挥它的作用;另一个方面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愿意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从事研究。除去有少数人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拒斥态度以外,无论是能够发挥指导或接受指导,都要求这种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僵死的教条主义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不能指导,相反束缚人们的思想,起阻碍作用。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对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若干重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以便用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包括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伟大事业。我们党提出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就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
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会阻碍创新而是推动创新。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它同样应该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品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来说,创新同样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动力。我们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和国内建设的某些不适应,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创新问题。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学研究方法创新。但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弃旧图新”。这是一个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艰苦研究过程。因此,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记者:您长期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请您谈一下,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伟大工程中,肩负着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陈先达: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落实、贯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伟大工程中,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大使命。为此,我以为我们应该树立三种意识:
一、责任意识。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研究属于科学活动,它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既然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它就负有社会使命。我们容易把我们自己从事的专业,仅仅看成是我自己的。这是脑力劳动个体方式产生的一种错觉。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一切,我的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领域,我的著作和文章是整个社会精神生产的一部分。它是用这种方式影响社会。既然是社会的分工,就有一个社会责任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贯彻“二为”方针,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我们站在讲堂上、我们写文章,著书立说,一定不能信口开河,谬种流传,误导读者,误导学生,我以为这有悖学者的使命。
二、阵地意识。哲学社会科学既是科学又具有意识形态性。我们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有阵地意识,对在学术幌子下推行的“西化”、“分化”图谋,进行有分析有深度的反击。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在批判中推进马克思主义。
三、学术意识。要提高我们研究的学术水平,勇于创新。要通过教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联系实际,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理论骨干,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咨政育人,提高全民族人文素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承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困难还是不少的。与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相比,哲学社会科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不平衡,而在哲学社会科学内部,也有不平衡的问题。这对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是很不利的。但是,就我们自己而言,既然有幸在这个领域工作,就不能过多考虑个人的名利得失。我们一定要有事业心,要为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而奋斗。特别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学者,更应该有这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学习时报》总第236期)
任长霞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潘洪其
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在任3年期间,解决了数百件十多年来的控申积案,带领全局民警破获各种刑事案件上千起,使当地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她本人也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声望。今年4月14日,任长霞在办案途中因车祸不幸以身殉职。消息传来,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登封数十万群众伤痛欲绝。
从一个普通的警校毕业生,到一名“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再到一位备受群众信赖和赞誉的公安局长,任长霞不平凡的成长历程,让我们无比真切地看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期,一个政府官员到底能够为群众做些什么,能够在群众的心中留下些什么。
中国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白薯”之类的传统说法,虽然现在听起来不是十分新潮的观念,却仍然很能说明问题。同样是为官一任,有的以追求“十万雪花银”为己任,有的消极无为得过且过,有的高高在上与群众形同陌路。任长霞与他们截然不同,其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一点区别,就在于她心中充满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对群众有没有感情,对群众感情是深是浅,这对一个官员而言是大不一样的。对群众的感情内化为责任,促使任长霞长年累月忘我地工作,亲自接待群众信访,关心每一个群众的具体问题,顶住重重压力坚决惩办黑恶势力,坚持深入到案件的第一现场……
也许任长霞用不着这么辛苦、玩命,也大可不必把自己推到一个只能前行、不能退却的境地,她如果把工作做得轻松一些、轻巧一些,大约也不会受到上级的批评,不至于在群众中留下骂名。然而那不是任长霞的风格,对群众疾苦的切肤之痛,对腐败和黑恶势力的切齿之恨,使她在公安局长的职位上一天也得不到安生。如果她把公安局长做成了一个“太平官”、“逍遥官”,那将是她的耻辱,也是登封人民的不幸。有人说得好,世界上有一些事,是不能为,另有一些事,是能为而人不愿为或不去为,任长霞做的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公安局长、一个共产党的干部、一级人民政府的官员所应做的,却不是今天我们所有的公安局长、共产党的干部和政府官员都能做到的。有的官员不能做到的,有的官员能做到却没做到的,任长霞做到了,为此她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她是一个优秀的人民警察,一个钢铁般坚强的公安局长,她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一个官员的职务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他只要能像任长霞那样对群众情深似海,那么,群众就会对他义重如山。中国人一向是注重情义的,或许只有那些不愿意对群众付出真情的官员,才不敢奢望群众会对他涌泉相报。对于那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视群众如父兄的官员而言,还有什么比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爱戴、在群众中留下万代美名更有意义的呢?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4年6月4日)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李 玲 李爱梅 黄代杰 刘治民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 象
从二级新生中按照不同的专业随机抽取了1360名,其中男生821人,女生539人;内地学生(简称内招生)1043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学生及海外侨生(简称外招生)217人。
二、工具与方法
测试采用团体施测,选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旨在通过学生对心理症状90个预设问题的回答,判断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同时通过心理选修课的机会,对他们进行了一次“走进大学,我最主要的心理困惑”的开放性心理问卷调查。SCL-90心理健康调查采取(0~4)5级记分。“0”表示“从无”,“1”表示“轻度”,“2”表示“中度”,“3”表示 “相当重”,“4”表示“严重”。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SCL-90心理症状自评测查中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其中着重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等因素上。男生与女生、内招生与外招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调查中我们发现,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6项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我们认为,女生天性比较敏感,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比男生多,同时考虑问题比较细腻,更在乎别人的评价,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因此感受到的心理矛盾很多,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就多。而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和偏执等3项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女生。我们认为,男生一般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不愿意倾诉,长期积在心里,通常以躯体症状、敌对和偏执行为表现出来。
同时,我们也发现,外招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招生差。我们认为,外招生离开自己所在国家或地区,到一个文化和生活背景差异较大的环境求学,文化和成长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门较长时间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就比较突出。
二、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在进行“走进大学,我最主要的心理困惑”的开放性心理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人际关系、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以及自我意识模糊等3个方面。
人际交往问题的分析
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这是大一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大学,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由于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他们在学生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另外,我们还发现,新生的人际交往的困惑主要体现为对交往技巧、交往原则、交往心理品质的迷惘与困惑。
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的分析
调查中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在中学时站在山顶“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如何准备读双学位,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及其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
自我意识问题的心理分析
调查中21%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高校有许多的学生组织,有许多的社团活动,班上有各种的活动,新生对这些既新奇又困惑,满怀信心地去参加一些社团、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痛苦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心理教育对策
调查中,许多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心理困惑时,都相信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心理困惑期。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有效的疏导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力量。这一环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共识。如果说全校参与辅导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话题,那么全校可以先一起努力,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大有帮助的。我们要首先对全校的学生工作教师进行心理辅导课程培训,让他们了解心理咨询的概况,学习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学生各种工作。其次,可通过校报、校刊、广播站等舆论宣传的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的教育氛围,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调适作用和凝聚作用。
二、坚持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指导的心理辅导原则
传统的心理辅导侧重矫治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只是对个别问题的抉择困难。预防性原则目的是“防患于未然”。新生入学以后,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同时,在新生入学后,就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预先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变化,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发展性原则的重点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经历,发展学生的潜能。新生入学时,许多人对自我都抱着较高的评价和期望。而进校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要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定位,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进而发展自我的潜能。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咨询工作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重点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心理咨询的作用,并有效地利用这一手段,使其更健康地成长。我们利用校园网“心灵有约”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普及教育,开展非面对面的心理问题的探讨;对有相同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等学生,组成心理小组,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对个别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长期的个人现场心理咨询,收到了较好效果。学校应采取措施,拓展这方面工作。
四、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
“心病还得心药医”。有了心理问题,人们自然是想到找心理医生宣泄、倾诉。但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样他们就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学生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理上的自助。 (2001年3月《高教研究》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