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1期(总第21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编 2月20日
目 录
周济部长谈高校人才工作……………………………………尹鸿祝(1)
加速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子兰(2)
建国5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呼中陶 刘捷(4)
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及启示……………………………李文凯(10)
南理工12名专科生成为英国名校研究生…高秀琴 杨萍 郁进东(15)
周济部长谈高校人才工作:人才兴校 人才强校
尹鸿祝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对做好人才工作作出部署。高等学校应该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要把培育和用好人才作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以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提高教师和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真正做到人才兴校,人才强校。
在教育部近日在重庆召开的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的全体会议上,周济与近90所高校负责人共同研究探讨进一步做好高校人才工作问题。他说,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最大差距在哪里?我看最大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水平。因此,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点人才计划,有力地加大了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周济同时指出,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师总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仍有待加强,特别是缺少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有利于高校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够完善;高层次人才地域分布不尽合理,人才无序竞争现象有所加剧,西部高校中青年人才流失未得到有效控制。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对人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甚至埋没人才、压制人才的情况。
周济指出,为改变上述状况,高校要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一要鼓励人才冒尖,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二要鼓励创新团队,抓好学术梯队建设。还要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进行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消除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搭建教学科研大平台。
此前,在教育部于2003年底下发的关于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及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人才会议精神的通知中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教育系统尤其是高等学校是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系统人才队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对于国家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用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增强人才工作的创造性和有效性,积极构建人才新高地,认真做好培养人才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研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机制,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和开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教育部于日前公布的《2004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指出,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是2004年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为此提出了几大方针。一是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始终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和职务制度,把加强教师道德建设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二是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继续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全面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高校创新团队计划”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三是加强留学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和引进海外优秀人才。进一步改革公派留学制度,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出国攻读研究生,选派拔尖人才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进一步做好吸引海外人才工作,加强自费留学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扩大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影响。 (来源: 新华社, 2004年01月09日)
加速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子兰
1998年教育部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并实施了一系列人才计划。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有哪些不足?下一步工作如何做?日前,有关人士就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形成体系
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拔尖人才的持续支持力度。目前,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实施的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基本形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三个层次的优秀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
第一层次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主,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构成两院院士的一支后备梯队;
第二层次以“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为主,培养、造就新一代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这支队伍将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后备梯队;
第三层次以“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为主,吸引、稳定和培养一批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搭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1998年的40.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61.8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29.3%增加到32.2%,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由4.6%增加到7%。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已达到59%,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20%。据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有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共514人,占两院院士总数的38.6%,共有教授6.02万人、副教授18.63万人,分别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9.7%和30.1%。
通过实施重点人才计划,有力地加大了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
1998年,教育部在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启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实施了一系列人才计划,积极为一大批优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逐步成长为我国各学科领域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延揽学界精英,造就学术大师,带动学科建设。该计划实施五年来,共有74所高校聘任了537位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平均年龄41岁,基本都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直接吸引了200位海外优秀学者回国工作;绝大部分长江学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部分长江学者在一些关键性学科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有6位优秀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12位长江学者分别于1999年至2003年当选为两院院士。
“高校青年教师奖”和“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立足国内培养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年轻的学术带头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自1999年至今共投入两亿元,有132所高校的429名优秀青年教师获奖,平均年龄为38岁。“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自1993年实施至今,共投入近1.5亿元,支持了922名优秀年轻教师。这两个人才计划项目推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人才计划项目,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努力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近年来,共投入5亿多元,资助近1.5万人次,对培养和稳定高校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部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许多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也纷纷实施了相应的人才计划,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培养优秀青年学术骨干的力度。 积极采取措施,为高校优秀人才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启动“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工程,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九五”期间,“211工程”共投入109亿元(另有80亿元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高等学校开展学科前沿研究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增强。1998年教育部组织实施“985”工程,获得支持的高校都从“985”工程的经费中拨出相当一部分作为人才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推出了吸引、稳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举措。
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发挥科研基地的作用,为高校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目前,在高等学校已建立了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4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06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优秀拔尖人才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
深化改革,为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许多高校积极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用人制度和“按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加强培养造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的同时,注重创新学术团队的建设。
200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设立专项,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匹配骨干教师项目经费,每位特聘教授可自主遴选5名骨干教师组成团队,开展学科前沿的探索研究和高技术研究。
营造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
近年来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关人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校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够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结构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效益。
针对高等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有关人士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明确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尊重”的重要方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切实加强对高校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人才资源,紧密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好统筹规划。加大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的力度,扶持创新团队的建设,面向海内外遴选优秀拔尖人才,加大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和优秀群体健康成长、建功立业。积极营造更加有力的政策环境,努力构建吸引、培养和用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支持体系,依托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和重大科研项目,探索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努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加大对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吸引、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既要面向海内外吸引、遴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也要立足国内高校培养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还要着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大对高校教师的培养力度。
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 启动“高校创新团队计划”,重点扶持创新团队建设。鼓励高校积极探索人才组织新模式。
深化改革,进一步营造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
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学术评价制度。理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权限,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加强西部地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提高投入使用效益,把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来抓。(http://www.edu.cn/20040116/3097693.shtml,中国教育科研网)
建国5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呼中陶 刘捷
一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本文专指全日制普通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出现了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一)整顿与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5年)。1949年,我国仅有205所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6059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所有高校教师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同时,从各方面抽调或聘请一部分人员,包括侨居国外的回国学者,以充实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保证了建国初期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为了有计划地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水平,解决当时一些院校某些课程不能开设的困难,1953年,高教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进修暂行办法》,规定教师的进修采取两种方式:一种随教研室、组学习,一种参加短期讲习班学习。1954-1958年,共安排1·7万名教师到一些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参加了进修提高。1959年,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组织教师进修的目的一是为了培养新建学校(新设专业)的教师能够讲授某门课程;二是为了使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够有重点地研究某种专业的某些专门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196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暂行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培养研究生和接受进修教师的要求。根据上述一系列规定和要求,1960-1965年,共安排2·2万名教师到全国重点院校进修,约占当时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16%。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中,党对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1956年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与政策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极大地鼓舞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教师队伍得到了较大发展。其后,在对待知识分子问题上出现了越来越"左"的错误,许多高校教师在"反右倾"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挫伤。还有由于受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高校在1960年猛增到1289所,比1957年增加了1060所,比1959年增加了448所,造成大量师资短缺。因之,仅1960年就补充教师3·9万人,61年又增加了近2万人。这种揠苗助长、就地拔高的高校发展方式,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幅度下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许多高校又被迫"下马"。但从总体上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1965年的1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的10年,也是教师队伍大发展的10年。建国后国内新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从国外学习归来的留学生,陆续补充进这支队伍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起来,为共和国50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石,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学科带头人,至今还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三)补救损失与重建队伍时期(1978-1984年)。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3月邓小平代表中央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邓小平的这一结论,从根本上推翻了"两个估计",从思想上、理论上纠正了过去那套"左"的东西。广大教师因此而扬眉吐气、精神振奋,整个教育界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同年3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确定和提升教师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从1978年3月到1983年9月,全国就有17·59万名高校教师确定与提升了讲师以上职称,约占高校教师总数的55%。基本上解决了10多年来高校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的积压问题,为以后完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打下了基础。为了使广大教师熟悉生疏了的业务,了解国内外各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内容、新动向,1980年,教育部发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工作暂行办法》,对进修教师的对象、条件、指导教师、在进修期间的要求以及经费等都作了具体规定。1980年至1986年,全国高校通过各种形式脱产进修一年以上的教师共有10·6万多人,约占1986年教师总数的28·5%。为了使高校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1984年,教育部又颁布《高等学校举办助教进修班的暂行规定》,开始在一部分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学校试办助教进修班,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对"两个估计"的彻底批判、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落实各项政策,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又走上了正轨。恢复高考后的一些大学毕业生被吸收和引进到高校教师队伍中,教师队伍的不良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到1983年高校数达到805所,专任教师突破30万人,到1984年又达到31·5万人。其中新加入的年轻教师已成为今天高校教师队伍的中流砥柱。
(四)重点转移与发展创新时期(1985年至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使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这一时期是新老教师交替的关键时期。建国初期的教师已基本上退休,1966年以前的中青年教师现在年龄也大都在55岁以上并将在几年内陆续退休。而恢复高考制度后选留的教师大部分在40岁上下,他们占高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已成为教师的主体。为了顺利实现高校新老教师的接班与交替,解决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全国高校教师断层问题,这一时期队伍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上来。1985年教育部在北京师大和武汉大学设立高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1986年国家教委利用世行贷款在直属的六所师大建立各大区培训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分别建立了省级培训中心和培训点,这标志着我国高校教师的培训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标志着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也标志着教师队伍建设重点转移到了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上来。培训形式有单科性进修、函授助教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研究生班、委培与定向培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进修班以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和选派教师出国留学等等。发展创新和重点转移的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到1996年底,高校专任教师达4024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教员的比例分别为8·3%、27·5%、40·2%、18·7%、5·3%,40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达28002人。与1986年相比,教授、副教授人数分别增长了3·3倍和1·8倍,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分别增长了6·2和17个百分点;而40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人数增长了332倍(1986年为84人)!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高校中的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的主要来源是改革开放后国内培养及留学国外归来的博士、硕士。其中的一些优秀者又走上了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岗位,有的拔尖人才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人是当今中国高校传统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继往开来、不断发展的开拓者和顶梁柱。
二
建国5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不论是在数量上、结构上还是在政治与业务素质上都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进步和成就。但必须认识到,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状况还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
(一)学历结构仍然偏低。在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前,我国除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极少数教师有学位外,高校教师多数为大学毕业但无学位。实行学位制度以后,一大批毕业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学历结构开始发生变化。1993年我国高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毕业及专科以下学历教师的比例各为23·4%、68·7%、7·9%。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583人,占教师总数的1·7%。与1986年相比,具有研究生毕业的教师人数增加了52638人,所占比重增长了13·2个百分点。应该说只有短短7年的时间,这个变化是巨大的。但由于建立学位制度较晚,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高学位的比例很低,与国外相同层次的高校相比差距更大。例如,早在1973年,美国高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就占40·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85·7%。20余年已经过去,美国高校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早已达到95%左右。与之相比,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显然偏低很多。
(二)高级职务中年龄结构偏大的情况依然存在,学术断层现象很是忧人。1978年恢复确定和提升高校教师职务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职务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年40以下、41-55、56岁以上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63·2%、22·6%、14·2%。与1986年相比,40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为1856人,占到教授总数的5·6%,分别是1986年的619倍和140倍,教师队伍进一步趋向年轻化。但按照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到2000年,现有高校中约70%的教授要退居二线。而另一方面,40岁以下年轻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60%多,其中能脱颖而出、密切跟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并成为学术大师的不多,学术梯队断层、后备人选不足、高级职务教师高龄化依然非常明显。
(三)人才流动"单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流失,中青年教师不稳定。中青年教师是当今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但青年教师生活条件差、住房紧张、待遇低,出现过许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日常消费超出其总收入的现象。很多青年教师婚后无房,带着孩子住集体宿舍。因此,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前些年兴起的"出国潮"、"经商热"、"跳槽风"在高校虽有所遏制,但势头仍猛。许多骨干、紧缺专业(如英语、计算机、建筑、会计、金融、贸易等)的教师流失严重。优秀教师从校内流向校外、从国内流向国外且流出大于流入的总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据《跨世纪人才》1999年第1期报道,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每年流失的人数占留校人数的60%到70%。北大目前青年教授只有115人,60岁以上的教授却有470人。如果这些老教授一退,青年教师就会出现"接不上"的问题。因而,北大校长陈佳洱院士不无忧虑地表示:中国的师资水平与世界的差距本来就很大,如果青年教师再这样流失下去,那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区域、校际发展不平衡,使高校人才内部流动呈现出"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单向流动现象,高级职务教师和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由东向西呈递减趋势。边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学科的教师频频告急,与沿海发达地区距离越来越大,这些高校的办学力量和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的永恒主题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宜在以下几点多加注意并取得实效才行。
(一)提升教师的学历结构,使专任教师研究生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是教师队伍质量和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潜力。当今高等教育愈发达,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就越大,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各国高校的共同特点。日本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毕业博士生和硕士生。法国要求高校教授、讲师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才行。德国大学的教授、讲师、学术助理一般都要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俄罗斯的高校教师一般要求要具有博士、副博士学位,而要获得教授、副教授学衔则分别必须具有博士、副博士学位。1993年,我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这是鉴于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随着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已形成立足国内培养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的能力,高校教师研究生化从可能走向现实。今后,高校教师晋升教授应当具备博士学位、晋升副教授应当具备硕士以上学历、晋升讲师应当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将来,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都要逐步过渡到由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担任。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应在21世纪初形成一支基本由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学历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起到表率和先进的作用。
(二)创造条件,使中青年教师中佼佼者脱颖而出,解决学科带头人断层问题。曾连任清华大学校长达17年之久的现代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身有感触地提出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点。大师是一所大学实力、地位、声望的象征。综观世界一流大学,都把著名学者的多少作为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高校以两院院士、博导、知名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进入退休的高峰期,新老交替和世纪交替交汇在一起,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实现其顺利交接,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形势极为严峻。但这也为学科结构的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一个契机。近些年来,国家人事部曾制定《百千万人才工程方案及实施办法》,原国家教委在制定"211工程"建设计划的同时也制定了《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把能准确把握本学科领域国际和国内前沿发展动态的优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选拔出来。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打破常规,促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起来。例如在教授、博导、两院院士的遴选中,特别关注中青年优秀人才的选拔;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开展学术研究;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奖励政策,提高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收入水平,促使这部分人先富起来,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窘等等。
(三)改善高校内外环境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双向合理流动,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的教师队伍动态管理模式。人才相对稳定,特别是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相对稳定,以及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到高校来任教,对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教师队伍只有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把不合格人员淘汰出去,把急需人员招揽进来,形成合理的双向流动,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这需要我们高校内部在师资管理上有效地利用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淘汰机制、流动机制,来促进和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流动的动态平衡。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管理配套制度建设,实行优待教师住房的政策,使城市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建立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水平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加大教师医疗、社会保险等改革的力度,形成社会化的保障制度,为师资管理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氛围。
三
建国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获得了一些难得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对跨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颇有意义的。
(一)正确认识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其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的综合体现。其中,经济地位是基础,政治地位是核心,职业声望是反映和表现。这三者是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和转化的。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曾一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教师职业具有了较强的稳定性和专业性,有了与其他国家公务人员同等的经济收入和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和小生产观念的束缚,以1957年"反右"斗争为始端持续地贬损教师的社会地位。"文革"中的"两个估计"把教师从政治上打入了"冷宫",成为"臭老九",教师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经济地位和职业声望也随之大幅度跌落。"文革"之后,邓小平提出:"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从而把教师摆上了办好教育和学校的关键位置,乃至摆到了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高校教师队伍得到了恢复和蓬勃发展。尤其是90年代以来,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211工程"、"跨世纪园丁工程"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基础,是高等教育水平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后劲之所系。高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言,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非有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不可。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不断创新,以适应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大环境联系起来,适应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体制改革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专任教师已超过40余万,数量上可以基本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适应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的数量虽然会有所增加,但主要不是靠数量上的增加,而是靠教师质量的提高和队伍结构的创新,走提高教师队伍效益、挖掘现有教师潜力的路子。这需要结合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促进教师知识创新,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处理好教师培养与引进的关系、稳定与流动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的关系、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的关系、专职与兼职的关系等等,在学科、专业、数量、年龄、学历、学缘、职务、素质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结构、层次与梯队,以实现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三)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高待遇与高素质相互支撑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是一种创新性、专门化程度很高的社会职业,因其高层次、高素质、高要求的规定性,必须以高待遇作为保证。没有高待遇,教师的地位便是空中楼阁,不仅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连现有的教师队伍也难以稳定。但光有高待遇,不对教师的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进行严格要求也难以保证教师队伍的高质量。从根本上讲,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因之,90年代以来陆续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一方面提出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这一些,必须以一贯之,落到实处才行。
(四)创新教师管理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法制化、科学化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师资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开放性、竞争性、灵活性、动态性、法制性的新要求,合理配置和使用教师资源,变传统的"封闭式管理"为现代的"开放式管理",变单一的"机械化管理"为多样的"动态化管理",变被动的"固化结构管理"为主动的"流动化结构管理",形成人才优势互补、多向交流的良性循环。要尽快制定和完善高校系列法规,在教师资格、聘任、任用、考核、晋升、培训、流动、校外兼职、奖惩以及教师申诉等教师管理的主要环节上,做到有操作性强的法规和规章可依。例如,依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坚持公开招聘、全面考核、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现教师来源和构成的多元化、社会化;利用教师资格认定,把好新教师的入口质量关,促进专任教师研究生化;认真实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实现由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学历层次教育的重大转变;淡化助教层次,增加高级职称的比例,采取特殊政策,促进高校年轻院士、博导、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的涌现和年轻骨干教师梯队的成长;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权下放给高校,由指标限额控制改为控制工资总额,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职务的结构比例,从而建立起学校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在聘任工作中,要尝试废除"终身制",实行任期聘任制,使可聘的教师留得住,使不聘的教师走得了,使可调的教师调得动,使优秀人才进得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美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及启示
李文凯
一、学术诚信教育在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现有高校4000多所。各大学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特别是像哈佛、耶鲁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从本科生入校伊始就开始进行。在美国,学术诚信教育(AcademicIntegrity Education)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的:
1.入学时发放新生手册,签署学术诚信保证书
美国大学都制订有学生学术诚信条例。条例对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学术不诚实行为,从定义、表现形式到处罚规则和申辩程序,都做了详尽的规定。条例还规定了论文引用文献资源时所应遵循的规范,并举例说明。上述条例均印制在新生手册中,在报到之际发给每一位新生。
除此之外,许多大学还建立了荣誉守则制度。新生入学时,都要求在荣誉守则上签名,做出学术诚实的保证。一些大学甚至将此作为新生最终入学的条件。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新生报到时,会发给每位新生一封信,告知如其署名,将视为已理解并信守荣誉守则的承诺;未签署此承诺书,则不得注册入学。
2.对教师进行指引和培训
教师在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和对付学生舞弊这正反两方面,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芝加哥大学认为,不仅需要对学生予以指引,对教师同样也需要予以指引。该校对新教师都要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指导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舞弊。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文件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和避免构成剽窃。达特茅斯学院则明文规定了教师的三项职责:持续地向学生提供什么是学术诚实的指导;改善能够增强学生学术荣誉的程序和环境;经常性地审查荣誉守则的执行效果。
3.开展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和教育
针对很多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未认真读过学术诚信条例的情况,宾夕法尼亚大学在每年秋季开学之际,都会举行一次“学术诚信周”的活动,让每位新生在签署保证书的时候阅读学术诚信条例。阿尔伯特大学也有一个名为“学术诚信周”的活动,该活动是由埃尔克丝教授发起的。“有些作弊学生并不知道其行为构成了作弊”,埃尔克丝说,“虽然制订了很多规范或准则,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奥克敦社区学院则通过散发传单等形式,告诫学生作弊的危害和后果。
4.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
在美国,各大学一般都会将学生学术诚信条例、荣誉守则等规范放到本校主页上公布,以便教师和学生随时查阅。
大学图书馆在教育学生如何做到学术诚信方面,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芝加哥大学的图书馆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如何正确引用文献的培训。对于教师,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教师提供鉴别学生是否抄袭的帮助。此外,不少大学图书馆的主页上,都提供了大量的文献和相关链接,指引学生如何避免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识别舞弊。
5.重视调查和研究
对大学生的作弊、抄袭行为进行调查和研究,为高校提供了降低大学生学术不诚实行为的可行办法。拉格斯大学的麦柯克比教授于1990、1995和1999年对美国48所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荣誉守则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舞弊行为。这一调查结论促使一些高校开始建立荣誉守则制度。麦柯克比还做了另外几项调查,得出的重要结论包括:利用互联网进行剽窃在大学校园里正有四处蔓延之势。由于大学在这方面没有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引,因此造成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互联网上剪贴几句话下来,即使未注明来源也不算是剽窃;老师对待舞弊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作弊不予重视或不采取严厉的措施,那么整个班上的抄袭行为就会显著增加。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历来就重视对大学生作弊行为的研究。其重点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影响大学生作弊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大学生作弊的措施等等。研究获得了一些非常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例如,研究发现,明确性比制度更为重要。如果一项制度存在模糊之处,那么就可能诱使更多的作弊发生。因此,研究者建议校方应尽可能地消除这些模糊地带,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作弊以及作弊的学生如果被抓到会受到如何处理。
6.及时应对新情况
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抄袭的行为,在美国大学校园里悄然兴起。对此,一些高校除了指导教师利用专门从事鉴定某篇论文是否剽窃的网站(如turnitin.com)和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之外,还对学生学术条例及时进行修订,明确规定互联网资源的引证规范。某些高校教师甚至让学生自己先到网上去作鉴定,然后将鉴定结果连同论文一起交上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史蒂芬博士说,她实在痛恨看到学生剽窃,不愿惩罚他们,“但也希望他们知道我们正在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这种试验性的教育方法改变了教师过去一贯所处的被动地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7.将学生纳入学术共同体中
学术共同体不仅包括教师、学者,也包括学生,这是美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在美国,不少大学教授都会在第一堂课上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大都会采取讨论的形式,让教授也倾听一下学生的意见。各大学在制订荣誉守则时,也往往强调学生的参与。例如达特茅斯学院的荣誉守则的原则,就是由学生于1962年投票通过的。此外,许多荣誉守则制度都规定学生有检举作弊的义务,并享有参与判定处罚的权利。这种做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种方式成功之处在于,学生比教师有更多发现作弊行为的机会,并且学生的参与强调了大学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团体这个讯息。
二、对我国的启示
相比较美国而言,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问题还未引起我国高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有关大学生作弊、剽窃的报道,不绝于报端;大量的“枪手”广告、论文交易广告充斥于大学校园和网络,比之教授作弊,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出台了学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并且还仅限于研究生。在如何防止和减少学生舞弊问题上,我国高校也还基本停留在惩戒的层面上,靠惩罚作弊被抓的学生来威慑其他学生,以达到预防和减少学生作弊的目的。这种方式对考试作弊可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论文抄袭来说,由于更难被发现和鉴定,其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反观美国高校的实践,我们至少可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1.应重视高校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
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也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大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这其中就包括为大学自身培养和储备一流的教师资源,以使大学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Rudenstine)就认为,“学生是处于实习阶段的学者和研究者”。在这一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和理论,而且首先要教会他们做到学术诚实。在哈佛大学的《学习生活指南》上面,用加大加粗的字体这样写道:“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其意义,显然不仅仅在于制止和减少剽窃,更重要的是捍卫独立思想这一大学理念,形成一种健康的学术氛围。这种健康的学术氛围,无疑会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和创新的精神,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术道德教育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不可否认,通过惩罚作弊学生,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威慑作用,但这种方式有其局限性,应结合其他的教育手段,方能取得更大效果。比如,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在新生入校时签署诚信保证书,建立类似于荣誉守则的制度,借助图书馆和因特网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等等。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教师的指导与培训,以利于教育方法的正确运用和不断更新;并应重视调查和研究,以有助于改进教育措施和及时发现、应对新问题。
3.在制订、实施学术道德规范时,应重视学生的参与
学生也是大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和教师一样,参加科学研究和从事论文写作,特别是研究生,一般还承担着发表论文的任务。美国大学是将学生视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术荣誉感和纪律观念,并在学生与校方、老师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上述经验,在制订、实施学术道德规范时,鼓励和吸收学生的参与。实质上,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在参与中更能理解学术道德的内涵和实质,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试不作弊、论文不照抄的层次上。(《中国教育报》2003年12月20日第4版)
南理工12名专科生成为英国名校研究生
教育专家反思中外教育差异
高秀琴 杨萍 郁进东
在国内,低于本科录取分数线的高考成绩使他们只能就读于学历层次为大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在英国高校学习两年后,他们不仅拿到了学士学位,还获得了一些英国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在国内读大专时,他们被老师认为是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上课不爱提问,有点懒散的学生;可在国外读了两年后,父母说他们变得非常自信、独立,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很强。他们是南京理工大学1999年招收的12名大专生,现在是英国一些知名高校的硕士生。
最近,这12名大专生的经历成为人们议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同时,也让不少教育界人士反思中外教育的差异和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
阿康是这12名学生中的一员,今年7月,他以优良等次(英国学历文凭分为优秀、优良、中、一般4个等次)获得中英格兰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升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研究生。他的同学小夏也同时接到了英国好几所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但小夏都放弃了,他要全力以赴明年冲击剑桥大学。
阿康、小夏当年的高考成绩只有400多分,连江苏省第二批本科录取的分数线都达不到,上国内名校根本不可能,最后上了南理工新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这是南理工与英国中英格兰大学(英国一所中等偏上水平的大学)联合开办的高职班。学生先在南理工学习两年,通过考核后再赴英学习。2001年7月,在南理工完成了两年的学业后,这个高职班有24名同学进入中英格兰大学。如今,这24人中除一人外都获得了中英格兰大学的学士学位。其中,有12人分别升入英国的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伯明翰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前两所大学在英国综合排名前10位,伯明翰大学理工科排名在第8位)。
这个结果让他们在南理工学习时的授课老师大吃一惊。在老师们的印象里,这批学生基础较差,自制能力较弱,上课不爱提问,有点懒散,作业质量不高,老师教得很累。
两年过去,这24名学生不仅学业有成,而且个个都像换了一个人。阿康的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他变得视野开阔,非常自信、独立,对人宽容,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很强。
如今已经回国就业的吴黎黎谈起自己在英国的两年求学经历,感觉国内外教育最大的差异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她说,国内的两年她是整天忙着上课,考试也注重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很少有发挥的空间。在国外就不一样了,每门课程都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记得在英国学“嵌入系统”这门课时,他们每星期只有3个小时的课,1个小时由老师讲授基础理论,两个小时用来让大家做实验。实验开始时,要大家设计一个红绿灯。为了这两个小时的实验,她在图书馆看了20个小时的书。后来,实验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逐渐加深。直到这门课结束,老师的要求依旧是做实验,不过这次是复杂的电子老鼠识别迷宫了。
她说,在国内也做实验,但往往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不用动太多脑筋。在国外虽然做得累,但很有成就感,而且,两年下来,连父母都感觉她更独立,更能干了。
熟稔中外教育异同的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王钦友教授分析说,这些学生在国外取得的学习效果,是国外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带来的。
王院长说,首先,在中英格兰大学,实行“考教分离”。教课的老师往往不负责该科目的考查和成绩评定工作。这种各司其职的教学方式让教师尽可能多地讲解知识。老师不断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尽可能地充实专业知识,学广学深。这促进了教学相长的灵活性,使教学有很大的扩展空间。而国内则是依大纲教学,依讲义考试,讲的人就是主考官。
其次,英国不以考试为惟一的评判标准。国外的大学里,普遍实行的是最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学生平时的科研水平、实践表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最后的考试成绩各占50%。此外,考试考核的答案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绝不存在国内考试的“得分点”,而是注重其科学性、灵活性、开创性。只要学生的解答言之成理、具有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都会得到学校的认可和鼓励。
再次是真正的因人施教。王院长说,国外教育大多是“通才教育”,注重学生自身的特点,遵从以人的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可以比之为“根雕艺术”,不同形状的树根,可以雕琢出不同形态的艺术品,美轮美奂。而我们国内实行的教育可称为“精英教育”,即用严格生硬的教育体制和教学范式去“生产”缺乏个性化的“精英”人才。有如“石膏艺术”,投进去的石粉,生产出来的是中规中矩、符合模板的石膏雕塑。王院长指出,人和人之间不同的地方才是最可贵的,国外教育着眼于教育的“人性化”和“创新性”的开发,正体现了国内和国外教育理念的差距。
此外,这批专科生取得如此成功与国外大学的软硬件条件也是不可分的。国外,许多学校都采取小班式、开放式的教学。教师课堂授课只占教学时间的1/2,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开展讨论,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深入研究的条件,同时也可以弥补自己的欠缺之处。另外,在国外大学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理解学生。除了日常管理上面,任何的学术交流、学术辩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学校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实体,面向社会,没有“围墙”,对学生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宽容、豁达、乐观的人格和精神等等。 (《中国青年报》2004年02月10日)(注:在国外,考试成绩、个人升学就业情况大多属个人隐私,故文中涉及的学生多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