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杨桂青
大学校园怎么建?……………………………单泠 徐有智 朱振岳
请什么人上研究型大学的讲台…………………………………赵沁平
网络辅导教师:与传统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蔡晓军
==========================================================
回到象牙塔?走出象牙塔?超越象牙塔?
——中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杨桂青
“大学不是工厂,不是流水线,它的每一位学生看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看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份‘杰作’。”
“我理想中的大学像一座千年庭园。她古朴,但不古板。她是庭园,却敞开门扉。他进来的时候,双眼迷茫,走出时,双眸澄澈。智慧之火点燃了他的心,他的使命是传扬这生生不息的智慧之火。”
“我希望大学像知识的海洋,有丰富的书籍和优秀的教师。我希望教师能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带给我们更多的人生哲理。”
“大师面对年轻的学子,不沾世俗的交流开始了。他们从高处审视这个世界,把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睿智的语言教诲我们。”
经典著作中用概念表达的思想,学生们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但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学理想,似乎成了缥缈而虚幻的梦。
一位蜚声海外的华裔美国学者说,清华园、未名湖,甚至哈佛、耶鲁,都充满着浓郁的商业气息,也许只有康桥河畔,还静静地流淌着徐志摩式的优雅大学梦。
未来国家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但是,承担着伟大历史使命的大学出现了制造伤熊事件的学生、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知名教授……大学到底怎么啦?理想的大学该是什么样的?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改建工程,都促使人们思考,大学应该如何改革,是回到象牙塔?走出象牙塔?还是超越象牙塔?
不久前,在京的十余位教育科研学者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发起的一次题为“大学理想的思考与重建”的论坛,对于回答上述问题,他们的观点或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沉溺象牙塔:大学社会功能的丧失
1.孤芳自赏的象牙塔
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把大学界定为“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而纯学术的研究活动正是大学孤寂和自由的存在形式的内在依据。据此,大学应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粹学术的强烈追求,而不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弗莱克斯纳说:“我一向主张大学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同时继续保持不承担责任……工业界已经发现了利用纯科学研究的方式,因此它不需要大学的实用性;医学界也在探索类似的联系——如果医学院试图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服务能力,它将毁于一旦。如果社会科学要作为科学来发展,它们就必须脱离商业行为、政治行为以及这样那样的改革,即使他们需要不断与各种商业现象、政治现象和社会实验现象保持接触。”
的确,大学的发展应该超越功利,但是,这种“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学,是纯粹的“象牙塔”,只存在于理想的社会中。
2.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
创始之初,大学并不是高尚的殿堂。中世纪,大学就如皮鞋匠行会一样,也是职业性的行会组织;大学也不是要教什么虚无飘渺、一无所用的“纯粹的高深知识”,而是要培养牧师、医生、律师、教师这样的职业人士。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人文学科才开始在大学中得以传授。经过几个世纪的积淀,大学才养成人文主义的理智传统。受教会与皇权的双重制约,大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注意: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获得自治权。直到18世纪末,大学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受宗教思想的影响非常大。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使科学取代了宗教和道德哲学,大学探究自然和陶冶心灵的任务几乎平分秋色,甚至有所胜出,科研与教学一样重要。德国大学很快成为世界大学的典范。在二战和冷战中,美国大学全面、深刻地卷入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各种社会活动中,标志着大学的社会性越来越强,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认为,从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伟大的校长和大学都是在社会进行变革的时代产生的。正是促成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变革,才有了伟大的洪堡和柏林大学;正是把大学从象牙塔变为社会服务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顿、威尔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中国的社会正经历着转型,中国的大学无疑应当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中国的校长和大学如果能顺应和引导大学和社会的变革,也必将出现一些伟大的校长和世界一流大学。
二、失落象牙塔:大学理念主要话语主体的失位
1.考量标准:需要倾听各种声音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识越来越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重要资本,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知识趋性”成为一种时代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大学的社会责任、功用及组织目标等关涉到大学理念的问题,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需要做出批判性考察、衡量和建设性洞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作宇教授认为,讨论大学理念无疑是对大学进行合理地反思,将有助于扩展人们观察大学的视界,增加表达大学价值观的话语资源。然而,反思大学实践,进而反思实践背后支撑性的假设或理念,只是考察大学理念的一个层面。如果不把实践者、反思者、思想者、研究者等主体纳入研究视界中,就有可能使讨论停留在一个平面上而无法深入。而一旦我们把大学实践、大学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论者放在一起重新考察,我们就会遇到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谁是大学理念的话语主体?讨论大学理念问题最应该考虑谁的利益?谁最有发言权……诸如此类的疑惑成为人们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2.尊重私人话语:回到理念主体
周作宇这样开始他关于大学理念主体的思辩:“我”是谁?当“我”阐明大学理念时,是阐明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与“我”的大学生活或与别人的大学生活有何关系?谁的理念最有价值?周作宇认为,这是回到理念主体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话语主体是论述或可能论及大学理念的人,所有与大学利益攸关的人都是潜在的主体。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校长等构成大学理念话语主体的不同类型。在现实中,各种主体的话语地位是不均衡的。从现有文献看,我们可以发现,直接以大学理念为题作文研究、探讨的大多为研究者,推动大学变革的又往往是政府部门(如合并问题),而受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关于大学理念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大学的一个最大的主体——学生,在大学理念的表达中远离公共论坛。是学生的声音真的没有价值,还是因为“人微言轻”,失去了话语权利?
在主要话语主体失位的情况下讨论的大学理念,是缺少动力和活力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照射下的大学,是苍白、空虚的大学。
三、难进象牙塔:中国大学精神的缺失
1.大学精神的内核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刘生全认为,大学精神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与价值建构,是大学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更是大学之为大学的确证依据。大学精神是大学在扮演一种特殊社会角色过程中所操持的某种“追求”,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它是大学的使命、功能、目标和理想等内容的概括和浓缩,是大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根据刘生全的分析,大学职能所体现的大学精神,包含了几个不同的取向与层面:
个体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追求”再生产(内化)知识,培养人的素质与能力,从而增进个体的力量和人生幸福。强调大学的教学功能的观点集中表现了这种取向。
社会取向层面。体现为大学重视科学研究,生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和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科研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是这种取向的典型表现。
组织取向层面。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大学精神里应有比较鲜明的组织取向,如重视和强调大学的独立和自主等。其动力在于保存、发展大学自身,这样才能与社会发生积极互动,避免被社会“牵着走”。
究其实质,大学精神的不同层面所体现的主要无非两点:独立与创新。前者是大学的基本属性、社会地位及其社会“边界”,是大学在“确证”自身之为大学方面的一种“警戒”和努力;后者体现在大学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生产和再生产人才、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是大学为“实现”自身价值而进行的追索。
2.中国大学缺失了什么
独立和创新是大学精神的内核,中国大学在这两点上都是比较欠缺的。
依照刘生全的观点,中国的大学向来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非现代意义上的、本身即为“官学”的中国传统“大学”暂且不论,自成立于1898年、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师大学堂,到“文革”结束前的中国高校,莫不因此承载着太多的政治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职能仅仅被“窄化”为政治职能,其他职能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后来,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转而依附于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的独立性显然无从谈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属“伦理类型”,具有重人伦而轻自然、重整体而轻个体、重思辩而轻实证等特征,这一点导致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不发达,缺少以创新为精髓的科学精神。中国的大学往往缺乏应有的创新精神,这既表现在教学、科研等职能的发挥上,更表现在所培养人才的创造性上。
四、超越象牙塔:建构中国理想大学
1.理性和理性的激情:理想大学的象征
《中庸》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使命。蔡元培说:“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之“进入象牙塔”,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高深学问”。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杨旭东眼里,大学由向往、追求理性的人相聚在一起,这些人具有理性的激情和理性的态度。
理性的激情既是理性的原动力,又是理性保持活力的基本力量。无论是毕达哥拉斯学院派推崇的“沉思默想”,智者学派以降的论辩传统,还是中国书院的会讲制度,稷下学宫的争鸣,都洋溢着理性的激情。理性的态度是大学学者独立工作的基本态度,是大学薪火相传的精神。所谓理性的态度,是指看问题时“面向事情本身”,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即“是其所是”。大学学者将理性态度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学者气质。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理性的追随者。
理性和理性的激情是大学推不倒的“围墙”。
2.知识与道德:评价大学的必要尺度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崛起奠定了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坚实地位,并不断地塑造着大学的办学目标。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蒋凯认为,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演变成为市场培养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知识,价值体系及道德观念已经陷入微不足道的境地。倡导教育商业化的人士甚至认为,大学是社会的职业训练机构,它向“顾客”(学生)售卖产品(教育服务),以获取相应的回报。
但是,怎样评价大学生伤熊事件?怎样评价大学生中得到贷款后不再考虑还款的现象?怎样评价某些大学的“道德漠视”行为?
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学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没有相应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人认为,教师是神圣的职业,但是,教师,包括大学教师在内的教师群体的道德状况难令人满意。也有人认为,大学是神圣的殿堂,但是,学校的一些作为有失道德水准。仔细省察当今大学的精神氛围和道德状况,这种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今道德教育的这种尴尬局面?
在我国,大学的评估和排行主要看各校的生源、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产出等,是一种“知性取向”。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大抵采取可以量化的“知性”衡量指标和手段。评估大学办学质量,总得有一些相对的“硬指标”,但是将“硬指标”过于夸大,必然造成道德教育在大学中失位,这是大学理想的失落,背离了大学的本义。大学的一切活动从根本上说具有社会性,它不仅要产生知识与思想,还要为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为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在生产、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学还要遵循道德准则,负载道德理想,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跨越知识与道德的鸿沟,是重建当代大学理想的必需。
3.时代精神:在大学理想中扮演重要角色
十年中,北大南墙曾经一拆一建,大学破墙开店的经商风承载了特殊的意义。高校追求办学层次高、规模大、学科专业全的升格风,追求科层等级的行政风,甚至出现学术制假等等,都曾是媒体上的抢眼话题。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刘振天研究员认为,这些问题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正处于大发展、大改革之中;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大学缺乏对大学理想、办学规律、办学特色的真正理解。
对中国来说,现代大学是舶来品,严格说来,西方大学的本性、传统及其理想,并没有很好地在中国扎下根。历次政治运动对大学破坏最为严重,相当一个时期,大学缺乏独立性,自我意识淡薄。改革开放后,某些大学面对汹涌而来的商品经济冲击,变得认不清方向,出现了理想的真空。
按照刘振天的观点,梳理或重建我国大学理想,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更要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在我国就是实现现代化。大学必须用现代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建构基础,创新现代文化理念,并用它来培育现代化社会需要的现代公民。
4.规范和制度:大学理想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除了经费投入外,制定了大学准入制度,规定办大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遵守一些规则等。社会更多的是在规范大学,对大学的服务显然不够。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天认为,从长远来看,社会要充分服务于大学。大学是很脆弱的,文化的包袱、政治的压力、经济的危机等都可以给大学以沉重的打击。社会对大学的失范和失语,意味着大学的发展上没有了规范和责任感。
大学的理想不仅是大学本身所应追求和推崇的价值观念,也是社会必须遵从的规范和规则。否则,只能是约束了大学,宽容了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理想是制度稳定与积累的产物,是制度化作观念的结果。在我国,研究大学理想,要紧的与其说是观念层面,不如说是制度层面。比如,我们倡导学术自由理念,那么,学术自治与大学独立就是其制度化条件。我们提倡办学特色,那么兼容并包与多种形式办学就是其制度性保障。依据法律办学,加快现代教育法制化步伐,都会对大学产生积极影响。
5.大学之用:大学有巨大能量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也可译为“知识就是权力”。可以预料,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将在未来社会中表现出更加巨大的力量,甚至表现出某种形式的社会权力。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当代社会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央教科所蒋国华研究员认为,大学及大学之用也必将是多元的。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大学要领先靠什么?大学的兴衰在什么?大学影响国家兴衰的关键点在何处?从近十年来的文献看,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蒋国华认为,对大学来说,无论怎么多元发展,其主要矛盾运动依然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了“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根据这个论断,未来大学将重新分类:一类是所谓名牌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其主要之用在知识贡献。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的出现与集聚总是跟着近代世界科学中心走的道理。另一类是所谓“大众大学”,包括不论专业、学科、年限的各种高中后教育机构和传统的所谓正规大学,其主要之用在人才支持。
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某些关键方面,可能在各自的大学之间展开;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各自拥有的知识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口号式的豪言壮语,任何文字游戏式的“知识创新”,任何“回到象牙塔”的呼号,都无济于事,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真正能改造现实世界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5日第4版)
大学校园怎么建?
单泠 徐有智 朱振岳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以及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各地建起了高教园区、大学城,许多大学新校区的建设也纷纷上马,但如何在建新的同时使得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发展、生态的保护得到体现?建筑学家们的观点也许能对中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与设计理念有所启示:大学校园怎么建?
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区3200亩建成启用一年之后,西区5500亩的规划建设也提到了学校下一步发展的议事日程上。计划中,这块土地在2005年3月之前应当完成所有的规划、搬、拆和市政设施建设,开始进入单体建筑施工。总投资人民币达78亿元的新校园建成后,浙江大学的紫金港校区将不仅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大学校园,而且,它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将会给中国大学新校园的建设提供一个范例。11月1日,浙江大学邀请我国建筑规划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浙江省、杭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对12个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评审之前,国内10余位建筑设计大师、《建筑学报》编委来到杭州,对已建成的浙江大学紫金港东区进行实地评议。专家们对浙大紫金港东区建设中体现出的“大学园林”的理念表示高度赞赏,他们认为,浙大紫金港是全国大学校园建设的一个典范。
今天建造的大学,要对今后100年负责
浙大紫金港,你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西溪水乡,蒹葭苍苍,在这块与浙大紫金港东区3200亩紧挨着的西区5500亩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小河流18条、水塘315个、树林169片。
怎样才能使这样丰富的地貌,难得的生态环境,不再仅仅只是山水的美,不再仅仅是绿树清波?
在浙江大学作为甲方向设计大师们提出要求,下达紫金港西区规划任务书的同时,设计师们手中描绘出的建筑蓝图中,也已融入了他们对未来大学的全新梦想:“大学园林”、“科技公园”、“以水筑镇,以水筑园”、“水乡小镇型的书院”、“充满友爱精神的知识广场”……这些美好的词句,方案的设计理念和交通网构架、区域划分构思,体现了建筑师们对大学的理解,对生态和文化的把握。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所说,建筑也要与时俱进,现在的教育由以前单一教育转化为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素质教育,建筑必须切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需要,并将现代教育理念真正体现在校园规划设计中。
学建筑学出身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认为,中国的大学校园大多是50年代建造的,时处经济困难时期,强调的是大干快上,能用就行了。半个世纪过去了,近年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的时期,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许多国内高校都在规划或正在建设新校园。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50年前不能想象的,但我们今天建造的大学校园,无论从质量、从实用、从审美,都应当要为今后的100年负责。他说,成功的建筑,就是那种笔直的路造到跟前要打弯、要绕道的,它是会在岁月中增值的,浙大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建筑。
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
“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这是以醒目的强对比色彩印制在8号设计方案首页上的一段话,摘自路易斯·康的著作。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几个要素:一、大学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二、交流是大学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大学的空间是为了各种不同规模的交流而存在的。
专家认为,世界级的大学都致力于创造独特的校园风格来吸引生源和师资。一流大学的气质要靠一流的大学环境来营造,而国内正在建设的大学校园的一个基本相似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规模大,如何应对这种超常规模尺寸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设计者必须重新思考的课题,也是能否形成独特的校园风格的问题。
东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王建国的观点是,许多年后,毕业了的学生回来寻找什么?就是寻找充满了记忆的场所,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留出可以创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建筑设计师吴越认为,成功的空间设计会成为连结学生与学校的感情纽带。他说,过大的空间设计会减弱学生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每个州都有州立大学,但是美国私立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给母校捐赠大大多于公立大学,我想这和州立大学的建造没有给人带来太大的亲和感有关系。大学的物质环境和教育理念是密切配合的,一个大学的物质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如何在里面生活和学习,学生的身份感是通过物质环境建立起来的。如剑桥大学,教学区是一个系统,生活区是另一个系统。剑桥毕业的学生如果说起是同一个生活区出来的,认同感会更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认为,大学的环境设计中要注意校园和公园的不同。因为开放的大学也不是公园,在空间处理上应该追求创造一种开敞的环境,也要创造一些围和的宁静的小环境,要多一些书斋的气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教授黄星元的观点是对这一说法的补充。他说,学生的活动一般以自己的组团小范围为中心,因此建成一个个小的文化、情感空间很重要。
校园的文化内涵是成长的
大学是一种精神,大学的校园就是精神的家园。浙大校长潘云鹤认为,“海纳百川”是浙江大学的校歌,也是浙大的精神,浙大的建筑也要体现这一风格,追求体现个性之上的和谐,各个单体建筑的组合应当是多重奏,是交响乐。
专家们对这一理念表示了认同,但“大学者非大楼之谓,而大师之谓也”,文化不是有形的东西,精神家园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历史沉淀。王建国说,一个大学是需要很多年才能成长起来的,大学校园的文化内涵是由时间来决定的,是成长的。大学是一个充满记忆的场所,人文环境的营造是要苦心经营的。有的专家说,浙大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这种营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专家们强调了一所大学与历史、人文的关系,张锦秋说,大学有属于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历史,因此园林设计除了绿化环境,还要体现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渊源,因此要有更好的规划。在各个园中设计点题之作,产生文化理念的围和,让学子有文化的熏陶。曾坚则强调,环境设计要有统一规划,环境艺术设计更要有可持续性,要为后人留下可创作的空间。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说,现在学校生活条件和设施都很好,但浙大是个悠久的百年老校,许多人艰苦创业才能为大师、院士,才有了浙大的历史,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他认为沈阳建工学院将原来老校园的门柱搬到新校区,让老校友追忆历史,让新生触摸历史,不失为一个好的创意。
越是生态的就越不可复制
如何在利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丰富的地貌、难得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它?在方案评审中得到好评的11号方案设计者在阐述设计理念时说——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中国的围棋,围棋的至高境界是黑白棋子间的彼此包容,而非二者各自为营,彼此疏离。同样,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面积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自然景物的可达性,事实上,单块绿地的价值和它的使用率及可达性成反比。因此我们力图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围棋格局式的交融关系,这种做法可能会部分降低绿化率,但自然环境的可达性却将大大增加。
专家们在讨论中表达的意见与这一方案的设计理念惊人地相似。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坚认为,对交通网络的处理,人性化在道路体系上应该有充分体现,应当减少无效步行时间。紫金港东区的规划建设中利用原有的水系实现直曲相间、网状与组团结合;动静结合、生态保护与多层次绿化的结合是紫金港之所以具有示范作用的关键,他强调说,大家都在建的时候,要避免重复和雷同,越是生态的就越是不可复制的。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提出进行一项关于交通人流的量化分析,为下一步的规划取得科学的依据。他说,建设完成后,会有一点我们不能预料的运营效果,我们要做一个POE——使用后的评估,这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研任务。如交通系统,设几个点,做一些流量分析。这种量化标准可以为西区提供具体的数据依据。我们的弹性空间设计也可以通过POE来指导。
中国基建优化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顾孟潮建议,大学新校区的规划应当有环境规划专家参与,生态并不是我们建筑规划的人能做到的,如水位的控制、循环等等,可以请一些其他学科的人共同参与校园规划,这样能做得更好,生态环境能更好地得到保护。(《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5日第3版)
请什么人上研究型大学的讲台
教育部副部长 赵沁平
请什么人上大学的讲台是办大学的首要问题,也是大学改革所经常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都要涉及。请什么人上大学的讲台是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又不仅仅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它更本质地还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初级大众化阶段,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有着多方面、多样化的需求。这样的高等教育必须由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多种办学方式的高等院校来共同实施,它们互相不能取代,也都不可或缺。充满活力、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在办学目标、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手段等方面都是多样化的。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办学方式的高等院校来说,应该深入思考与其人才培养目标、模式、手段等相适应,能够达到其办学目标的“请什么人上讲台”的理念和机制。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要从精英教育的理念出发,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来考虑这一问题。
一、汇聚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
办好一所大学首先要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他们是大学讲台的主体。作为研究型大学来说,还必须汇聚和培育一批高水平学术带头人,这是迄今为止在如何办好大学的讨论中各方面最具共识的一点。要办成一所比较象样的大学,至少需要三五十年时间。主要原因就是需要汇聚、培养一批高水平师资,通过这些专家、教授们相当长时间的努力,通过教学、科研的积累,通过包括图书资料、学校文化、学校管理等在内的学校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自己有一定水平和特色的学科,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同时通过相当长时间对社会的人才、知识贡献,以及源源不断走向社会在各行业发挥作用的大批校友,贡献社会、影响社会,才能确立学校在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只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才可能真正活跃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孕育创新人才。这就需要汇聚一批而不是几个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包括汇聚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方向、不同学术流派的一批学术带头人。在同一学科最好也能这样。我在美国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访问时常在众多的学术报告海报中看到不同学术流派,甚至对立学术流派同时张贴的学术研讨会海报。联想到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之所以还有较大差距,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吧。
现在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而且可以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已经渡过最困难的阶段,开始进入较为有利的发展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大问题,涉及许多方面,讨论也很多。我在这里只想强调两点,一是学校在吸引人才时,要防止形成恶性竞争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大学应当把吸引人才的主要视野投向国际,吸引更多的国外高水平专家、教授、海外留学人员到学校任教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吸引人才要考虑学校发展的定位和实际情况,需要综合考虑。特别是一些科研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比如,与其投入1000万元引进一位院士,不如花同样的经费引进10位博士;花100万元引进一位博
士,不如用这些钱引进5位硕士。总之,一定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二、教授要上基础课讲台并引领教学团队
学校应当要求和鼓励教授们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讲台,我们的教授们也应当满怀热情地更多地走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尤其是本科生的基础课讲台。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种专业知识量不断增加,但是基础理论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大量知识是从基础理论派生,或不同学科基础理论交叉产生的。基础理论往往还决定了所属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模式,对人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基础课是专业人才的奠基,是保证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本科教育质量是办好一所大学,更是办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授都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学识,具有比较高的学术造诣,而且教学经验丰富,深知所属学科的核心关键以及学生的薄弱之处,讲起课来深入浅出、清晰精辟,好的教授讲的课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至今还记得大学时期我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工基础等老师讲的课,他们当时的一些精彩提问我仍记忆犹新。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大学本科生讲台上教授的身影越来越少,也许科研任务重,也许更多地上了研究生讲台或专业课讲台。但是我们在美国一些著名研究型大学访问、学习时看到大多数教授,包括一些非常知名的教授都在给本科生上课,而且很认真。看来还是办学的观念问题。
为了推动教授们回到和走上基础课,特别是本科生基础课的讲台,2001年教育部专门发了文件。希望我们的教授们在讲授好各种课程的同时,更多地关心本科生基础课,更多地站在本科生基础课讲台。
教授们在讲好课的同时,还有责任组织、带领好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年轻教师队伍,共同搞好教学工作。现在大家都深知科学研究需要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首的科研团队,实际上教学工作也需要以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特别是实行精英教育的研究型大学。关于这一点下面还会涉及。
三、博士生要上助教讲台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才进入高校,使我国高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到2002年底,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达到总数的31%。建立了研究生院的高校,一般来说,其专任教师80%以上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也达到20%以上,部分达到40%左右。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基本选择博士人才补充师资队伍的政策,这是发达国家高校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趋势。高学历人才进入高校后很快就得到讲师以上职称,使得助教队伍急剧萎缩,一些高校已很少有助教。而且这些新教师进校后基本上不经过助教实践,直接登上本科生、研究生的各种课程的讲台。由于他们缺少实际教学的经验,因而往往在相当一段时间教学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加大了改革力度,加快了改革步伐,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从新世纪之初开始跨人初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2002年各类高校在校生达到1500余万,其中普通高校本科生近530万,研究生50多万。现在高校的基础课堂,一般都在二百人左右,专业课堂也有一百多人。任课教师难以认真批改作业、难以举行课堂讨论、难以布置撰写读书报告、难以与学生个别交流。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培养质量,更有悖于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美国的大学评估机构对其研究型大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条30人以下课堂所占的比例,是很有道理的。我国科技实力较强的高校应当尽快改变上述状况。
要改变上述状况,要增加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行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就必须保持合适的生师比例(不同类型高校应当有不同的生师比),就我国高校目前的改革与发展阶段来说,我认为首先应当重建大学的助教队伍。我国一些科技实力较强的大学已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博士生(博士后),应当有条件按30一50名本科生,20—30名硕士生设置一个博士生助教岗位来配备教授/助教课程教学团队。博士生兼助教以后不但可以增加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行一些目前难以实现的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可以使博士生经受初步的教学实践锻炼,成为在各方面都具备条件的高校教师后备队伍,同时还能使他们得到一定的生活补贴,一举三得。
四、学生要上学术讨论会讲台
课堂讨论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等交互式、开放式学习研讨可以开阔学术视野、启发主动思考、激发创新灵感,是国际上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甚至本科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我国一些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中,有的学科在本科生培养中也越来越多地运用这些方式,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说,我国学生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刨根问底的劲头、阐述自己观点的激情和辩论问题的热情都远逊于国外学生。其原因有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在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幼儿成长为青年的十几年大体上受到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教育,是“听话”和循规蹈矩的熏陶。当然,这有好的和积极的方面,但是少了怀疑已有知识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指导教师不能经常举行讨论活动,或者启发引导不够,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压制学生的活跃思维和新的学术观点。
常听到人们讲,我们现在是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这确实反映了一定的现实情况,很值得我们从比较教育学,从历史、现实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从而找出我们改进和发展的路子。这是一个大课题,我这里只谈一点感想。现在社会上一般认为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比较高,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中华民族重文尚学,高等教育有广阔深厚的社会基础;二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长期以来都属于精英教育,基础教育在高考指挥棒下也偏于应试教育,因此生源质量较高;三是评价标准。实际上人们认为本科教育质量比较高,主要看的还是教育者传授知识,受教育者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水平。我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考入学率大幅度提升以后,或者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加入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因素以后,是否还能是“一流的本科”就很值得思考了。再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国际相比质量也是不错的,这主要是靠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和模式保证的。我国硕士学位是一级独立学位,高教法规定学制2—3年(目前绝大多数培养单位规定两年半),而且要求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并重。而欧美国家的硕士生培养一般只学课程,学制不超过两年(大多是一年);有的还是过渡性学位。
总而言之,我想强调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有相应的氛围、相应的方式方法。就要更多地举行各种课堂讨论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讨论会,并激励学生积极发言,争相走上讨论、辩论的讲台。
举办各种讲座,请社会有关行业和部门的人士到校做专题报告,现在已经是一般高校的经常性活动。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学科专业,请有关专家上讲台,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扩展学术视野;一类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如历史讲座、艺术、文学欣赏讲座、国防教育讲座、国际政治时事报告等。我到高校实地听过一些讲座,一次是交响乐欣赏,一次是康乾王朝的历史启示,一次是关于伊拉克战争,学校的学术报告厅学生爆满,过道上都坐满了学生,效果很好,非常受欢迎。
我们要进一步扩展思路,把这方面的工作与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和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现代社会需要高校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的能够尽快在各行各业解决建设和发展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需要创新创业,这类人才的培养除了从书本上学习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从实践中学,包括他人的实践和过去的实践。一些导致成就事业的能力,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只从书本上是绝对学不到的。案例教学是就是了解他人实践和过去实践的一种方式,国外大学的一些应用型学科专业,如工程设计、工业设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案例教学的比重相当大,二是缺少有经验的教师。实际上有关行业和部门的有关人士就是非常合适的案例教学老师。例如大型工程指挥部门、设计规划部门的专家和政府部门的官员,他们在从事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有许多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请他们参与大学有关专业的案例教学,会使我们的案例教学更加生动、丰富。
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的一些学科专业应该逐步增加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例,可以请企业高水平研发人员,包括外企研发机构的专家参与外语授课,同时还应经常听取他们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以及科研和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建议,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五、使研究型大学的“课堂”多样化
在考虑请什么人上研究型大学讲台的同时,还应当考虑让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进什么“课堂”的问题。除了进教室、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等大学校园内的课堂以外,还要让学生有一定时间走出校门,到企业、农村、社会这些“课堂”进行学习、实践和锻炼。有条件的还可以送学生到国外一段时间,接触世界、了解世界。这是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开始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需要建立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高校体系、结构和布局。大众化高等教育不等于不要精英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的两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责无旁贷,应该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出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一大批中华民族各条战线的领军人才。这就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而实行精英教育就要有精英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就要使自己的学生有条件、有时间、有意识地更多地接触老师、更多地接触实际、更多地参与科研、更多地了解我国历史和我国国情、更多地了解世界和接触世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解决请什么人上讲台和让学生进什么课堂的问题,这是摆在每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前的重大课题。
网络辅导教师:与传统教育衔接的重要纽带
蔡晓军
网络对教育的重要影响是,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与发展。如何通过网络这一载体,实现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是网络与教育结合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及发展的主题。在网络教育影响日益广泛的今天,只注重强调资源共享并非是网络教育的唯一,甚至在人们的想象中,教师职业的取消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然而网络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个新的职业网络辅导教师成为网络教育系统运转争相培养及招聘的主要人员之一。
在网络教育系统中,网络辅导教师起什么样的作用,主要职责与传统院校中的教师有什么不同,正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网络辅导教师的基本素质
网络辅导教师的兴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传授模式为其主要教学模式的教师能够直接加入其中的,但与传统教师相比,一些基本的教育素养是相同的。比如,教育的责任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及教学的准备等一些工作环节都是相同的。那么网络辅导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独特的基本素质是什么?本人认为有以下一些方面:
1、信息素养及信息操作技能的掌握
基本的信息素养及操作技能是网络辅导教师必备条件之一,这是网络辅导教师明显的外在标志之一。对网络与教育的关系理解,以及现代教育理念的认识,可以借助于经常在网络环境中通过学习、深思以及网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不同及发展方向。网络与教育的结合,促进并要求从事教育的工作者,要尽快掌握信息操作技能,在基础教育领域里,从小培养学生们的信息素养也成为当前教育中的热点内容。
2、较强的沟通意识
网络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以分离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分离的形式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由于是一种虚拟的沟通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以网络为载体的符号或声音、图象表现形式,失去了现实教学环境的信息,主动的沟通意识对网络辅导教师就显得非常重要。试想,如果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去辅导谁呢?又去辅导什么呢?
3、研究学习者的意识
网络教育环境中,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性要求较高,但是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而言,由于其学习动机不同,学习的主动性大不一样。几乎没有控制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网络辅导教师,就要从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出发,通过对学习者各类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分析,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心理特点,以为其提供更好的教学辅导。
4、服务于学习者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其中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即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学习者的教导者、主宰者,而是从这一身份中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学的双主体作用开始发挥出来,一些网络教育界人士认为,教师的教育服务意识增强,这样才能发挥出学习者的主动作用。
二、网络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
网络辅导教师具备了辅导的职责,其辅导方式不是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这对于从小学到大学已经形成多年学习依赖性习惯的学习者而言,总有些不适。因此总是报怨学习者学习主动性差,不是解决学习动力的方法。突破传统学习习惯,调动自主学习,同样是网络辅导教师的重要职责。除此以外,目前网络辅导教师承担着更多的具有教学服务工作的职责。
1、专业课问题答疑
从事网络辅导教师工作的人都知道,回答学习者在学习相关专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成为主要的工作职责。根据不同专业学习者人数的多少,虽然一些学习者上网的条件十分有限,但是据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辅导教师估计,每位教师平均解答问题的邮件在10封左右,而且每到考前一段时间,学习者的问题邮件最高可达四十到五十封。及时、准确地解答学习者的专业学科问题是网络辅导教师的基本职责。
2、课程资源整合
网络教学中,与传统教学不同之一就是教学资源重新配置。这突出表现在课程资源的整合方面。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为辅导教师及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如何进行有效的选择及配置,仍是网络辅导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
3、课件质量审核及改进建议
来自课件内容的主讲教师,其科学性及其现代的教育理念会贯穿其中。但是,课件制作过程中,要经历技术加工过程,需要几个环节才能实现,文字内容的质量审核需要相关专业的网络教师来做,网络辅导教师是直接与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交流窗口,因此,学习者对课件表现形式的建议可由网络辅导教师搜集整理。
4、对学习者作业的管理及问题的分析
学习效果如何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就是通过练习来实现的。作业就是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对作业的管理和及时提示与引导,仍是网络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5、网上考前辅导
与传统教育一样,考前辅导是学习者的正常需求,进行重点、难点、疑点的辅导是必须要作的工作。
6、题库资料整理及规划
网络教学,为储存大量练习题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题库的建立及分类,简单便捷的查找方式,自动组题练习的策划等,都与网络辅导教师的工作习惯密切相关。
7、试卷组合工作
检验学习者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就是考试,试卷的组合是有要求的。不同学科的考试方式也有不同。研究不同题型的考试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试卷组合,是网络辅导教师需要不断积累考试经验及提高试卷的可信度和效度的重要内容。
8、试卷评审工作
学习者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毕业情况,特别是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考试成绩是是否能够符合取得学位标准、或是否能够在计划好的期限内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指标。
9、教学工作总结
每学期的工作结束以后,教学工作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一些问题的出现及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为其更好进行教学实践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认真客观的总结工作会促进网络辅导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辅导的工作效率。
网络辅导教师更多的实现了以往由传统教育中专业教师的助教工作。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使教学更突出了辅导的作用。对学习者不同环节信息的搜集整理及分析是为其更好提供教学服务的基础。
三、网络辅导教师的教育能力
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一样,教师仍然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特殊的能力是完成及创造性完成教育活动的基础之一。网络辅导教育同样需要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其基本能力主要包括:
1、熟练驾驭专业课程的能力
解答学习者的专业课程疑难问题是网络教师的职责之一,完成这一职责的前提自然是对专业课内容的熟练掌握。这一能力与主讲教师的要求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网络学历教育中,高校专业课教师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辅导教师。
2、学习组织能力
通过网络教育获得学历的学习者,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虽然可以现实学习时间及方式的自主性,但必要的集中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辅导教师的学习组织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紧密的课程,分期、分批组织学习者在网上交流的能力是与传统教育中面对面组织教学的能力相区别的。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进行学习交流,成为目前网络教育中研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的实践热点。
3、教学启发及引导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辅导教师在与学习者进行网上指导的过程中,并非是一问一答式。在为学习者解答问题的过程,具有启发性的话语作用是重要的。学习者如果能够感受到指导的启迪性往往是其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持续不断地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教师们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网络中的学习者而言,这正是与完全自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如果没有启发性的引导作用,适时集中学习的组织等学习活动,选择自学考试的方式就会成为求学者的选择。
4、研究及服务的能力
研究专业问题及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是与传统教师区别之一,由于网络新型环境下的教育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没有太多现成的理论可以借鉴,并且,其充满个性化特点的展示,都需要网络辅导教师在此环境下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服务有效性,提高学习质量。
5、教学资源的选择能力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是其主要特点,教学资源的选择有了很大的空间,但是如何选择对于学习者的课程学习及实践要求有用的资源是网络辅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合理配置并推荐给学习者是教学辅导的能力组成成分。
6、自身学习的能力
网络辅导教师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来说,差异性的学习要求十分普遍,一些问题的不可预测性出现的几率会很大,网络辅导教师的就必须不断体会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更有效地胜任这一工作。
四、网络辅导教师的合作性
网络辅导教师与传统教育环境中的教师较为突出的不同点就是合作性。校园里的课堂,教师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个体性,而网络辅导教师则十分注重合作性的要求。网络教师要与主讲教师沟通,领会主讲教师课程内容的宗旨,为其提出适合网络表现形式的课程建议;网络辅导教师之间的网上沟通;网络辅导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网络辅导教师与专业领域专家的沟通;网络辅导教师与教学资源机构的沟通等等。为给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实现现代教师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网络辅导教师的合作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品质。
网络辅导教师的工作与传统教师的工作有了许多不同,特别是教学现实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区别就是突破了空间的围墙及时间的限制,做为辅导环节来说,其工作量远大于传统教师的工作量,在模拟传统教育工作环节的过程中,网络辅导教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在于这是一条连结传统教育的重要纽带,对网络辅导教师的职业化培养及挖掘是提高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络教育研究中心)(本刊内容不代表编者观点)====================================================================================================
主 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联系电话:029-8204174 联系人:尹 斌 邮编:710071
联系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办公室(校办公楼3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