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3年第5期(总第11期)
时间:2003-09-04 17:04:46 来源: 点击:
第11期

  学习参考

  2003年4月10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编


  --------------------------------------------------------------------------------

  目 录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佚名(1)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袁贵仁 (8)

  两会视点:高等学校要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翟帆 (10)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黄伯云 (15)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返回


  --------------------------------------------------------------------------------



  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和国家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这样的时刻,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随着中国革命局势的胜利发展,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面对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如何使全党同志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及时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这里,我想完整地念一下这段论述。
   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图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们党对坚持艰苦奋斗的问题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总是反复地、经常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以强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要坚持艰苦奋斗。他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他强调:“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他还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5年,江泽民同志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1997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实现党的崇高理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进。”2001年11月,他到河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要求全党同志坚持“两个务必”,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坚持艰苦奋斗的论述,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被丢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
   这里,我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四点希望。
   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要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六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深刻分析了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必须长时期艰苦奋斗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也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果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就必然会脱离群众。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品格;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有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讲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下真功夫、苦功夫是不行的。所有领导干部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实现远大目标和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的统一,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在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就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只有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在思想上作风上真正贴近群众,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总之,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工作作风,又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思想作风,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首先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无论在成绩面前还是在困难面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毛泽东同志充分估计到,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党所肩负的任务是繁重的,党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需要全党同志继续进行艰苦的努力。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同志,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返回


  --------------------------------------------------------------------------------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

  (一)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与党的先进性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文化及其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先进文化,是对国际形势的科学把握。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明显增长,在满足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使我国加快进入世界生产力发达国家的行列,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而且发展先进文化,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

    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大学在先进文化研究和建设中负有重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才的呢?回答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以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一流大学的建设时又说: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大学的本质、使命和责任,有助于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大学的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类型大学的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层次大学的不同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大学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客观上使我们的一些工作常常流于表面,流于浮浅。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

    由于对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视还不够,我们对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制度的实行、教育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乃至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往往就事论事的多,在表层的、技术的、局部的方面加以设计和操作的多,缺乏应当具有的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应当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所以,也就较难把握其实质和精髓,达到预期的理想和目标。

  (三)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首先要坚持先进性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研究,把是否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大学文化研究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深入揭示在改造落后文化、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规律和特点。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深入探索大学文化的内涵,以及对师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熏陶功能实现的途径。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关键是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总结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内容,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文化包括观念、制度、器物不同层次,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要坚持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分析和把握作为统一整体,大学文化观念、制度、器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整体效应的发挥。

    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还要坚持文化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承认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科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在大学文化及其教育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综合、融合的机理,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社会前列。我们要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刻苦钻研,潜心思考,不懈探索,在大学文化研究上争取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结论;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争取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本文是作者2002年9月1日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大学教学》)









  返回



  --------------------------------------------------------------------------------

  两会视点:高等学校要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

  翟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但由于高校间缺乏特色和层次,既导致了一些高校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存在着高校盲目发展,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联合12位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教育部门对高等学校要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
    王宗光委员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贯做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呈现出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各学校合理定位,不盲目求大求全,不盲目攀比。
    而在我国,共有高等学校1973所,其中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博士学位的学校有245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硕士学位的有212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学士学位的学校为157所,其他高校1359所。由于这些学校千校一面,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在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标准与一般学校差别不大,而一般学校也盲目提出创一流的目标。
    王宗光委员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借鉴国外(如美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方式,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以最高学位授予权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将大学划分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增设副学士学位等类型,并进一步根据学位授予的数量对各类院校进行细分。
    王宗光委员还指出,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迫切需要创建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因此,王宗光委员认为,考虑到国内大学现有情况和水平以及国家现阶段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状况,建议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中,集中建设3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约占我国大学总数的3%,与国外比例相当)。
    对于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国家除了加强经费投入外,还要加强制度创新,尤其在人员编制上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高校的编制管理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国家制定编制规定并实施宏观控制,高校主管部门贯彻编制规定和检查评估,高等学校遵守、实施编制规定。这种管理办法存在的不足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的实际需要,尤其没有充分考虑到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因此,建议国家在对高等学校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性质高校的指导性教师定编标准和教师工作量标准,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在12∶1左右。



  返回


  --------------------------------------------------------------------------------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

  黄伯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与日俱增,大学的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摆在大学的面前。我国大学应审时度势,在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特色的形成与变革中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确立新的理念,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一、目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任何一所大学,如不顺应历史潮流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是难以在变革中取胜的。尤其对于历经管理体制变革的大学来说,明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大学有了精心设计的目标,学校的全体成员才会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动力。我国大学现在谈发展目标定位,基本上是个“重定位”问题。所谓“重定位”,是指大学在沿着传统发展轨道前进的过程中,因考虑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变革而进行的发展目标的修正或转移。这种动态性的发展目标定位,不仅仅局限于合并大学之中,举凡感触到变革的压力而又希望不断取得成功的学校,都应当发挥教育家与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智慧”与创新能力,用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力求在传承中创新开拓,内化现代办学理念,外显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虽然是大学领导层的一种战略决策,但这种行为的产生并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正确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在它的实际运作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概括而言,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影响较大的有:政府的教育法规与政策;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望;大学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大学竞争态势等。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就是将这些影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与整合设计。完整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过程,主要包括定位分析、定位描述和定位评估等三个大的技术设计阶段,定位的结果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载体。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应从层次、类型、学科、人才、面向和规模等方面着手,从主体定位、时间定位、时效定位和方法定位等角度进行审视,而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涉及学校经过发展后所能达到的功能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水平目标等,它们构成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体系。

  大学的功能目标是指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小。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出发,高等教育应具有三大社会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与直接服务社会。因此,大学的功能定位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基准,思考自己的功能发展目标。是培养人才为主,还是三者兼而有之?功能目标的综合性应该是三者都有,都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机构,学术性是大学的个性与灵魂。学术性通常体现为学科发展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尺,是评估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指标。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科发展的定位应当顾及学科历史的积淀,因为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会稳步前进,传统的学科建设思想、模式与特点,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坚持这种认识对在体制改革中新组建的大学来说尤为重要。新组建大学的学科结构是原来各高校几十年发展的结果,如何从现有学科的“原态的、机械的综合”朝着“创新的、有机的综合”方向发展,是这些大学学科发展定位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是教育遗产与现实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群体中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与缩小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发展愿望与发展现实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困扰着大学校长们。这种发展中的差异是符合教育生态学原理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一所大学在教育生态圈中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现实中的努力,而且也与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有关。发展水平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相应水平的大学的形成。

   学校水平的高低,从静态上看可以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类型来整体判断。其实,每一种类型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水平差距,都可以在自己的能级定位圈中办出高水平的大学。所谓“高水平大学”,目前虽无一致的定义,但高水平的学术成就、高水平的社会贡献和高水平的管理成效,应当是检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尺度。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取向于教学的综合性、科研的前沿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环境的学术性。所以,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目标体系的定位,同时又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系统定位。大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而每到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转折关头,往往需要一位教育思想卓越的校长来实现这种办学目标定位的转变,从而为大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二、特色形成是大学办学的基础与源泉

   大学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色。本色者,大学本质与规律也。遵循了大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大学就可以办出特色。

   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特色所形成的合力:目标的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的特色产生生长力;模式的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的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的特色产生感召力;教师的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的特色产生竞争力。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一般来说,一所大学主要由物质形态的、组织形态的、观念(精神)形态的三部分构成。其中最能反映大学特色的当属观念形态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园精神氛围等。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校园精神氛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学特色之根本。

   由于不同的目标定位,大学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即使是同层次、同类型或同一地区的大学,也可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由于它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哪一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追求。因此,大学特色是一个集合概念,反映的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特色的集合。鼓励形成各方面的特色,应该是大学特色追求上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努力办出特色是大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努力向往的目标。

   大学是有目的的系统,大学特色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治校者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完善。大学特色形成的条件,有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

   在外部条件中,如何创造一个宽松的办学社会环境首当其冲。创造宽松的办学环境要求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法人实体,负起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全部责任。只有当一所大学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实体、自主办学时,它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性去追求办学特色。没有自主权就没有特色。这需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特色形成的外部条件。

   在内部条件中,科学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大学目标是最为基本的。在大学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时,学校应从依据政府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转向依照法律、法规和科学的办学理念进行办学。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与明确地定位了办学目标,并将之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去,才能逐渐形成大学的特色。

   大学特色的形成可主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1)办学思想特色。考察中外所有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无一不与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密切相关。如:洪堡的思想与柏林大学、蔡元培的思想与北京大学等。希望有所建树的大学校长,不仅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应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完善的人格特征、独特的思维品质与出色的管理才能。高水平的校长应具有多样化的思想。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多样化要求大学校长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不盲从权威。

   (2)办学目标特色。办学目标通常要考虑三个维度: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和预设时期。这三维度都应该有自己的重点和个性化的规定。一所大学的目标特色,也可体现于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之中。整体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定位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战略目标确定后,就需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或院系发展目标,这就是局部目标。

   (3)学科专业特色。一所学校要有水平,必须有学科专业特色,它保证了学校竞争力的提升。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各学科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学科建设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要开展专业重组与机制建设。同时,应建立学科及专业退出机制,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存优汰劣的良性循环。

   (4)人才培养特色。特色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首先是人才规格特色。真正确立了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就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特色上。有了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大学的质量标准。这种特色应体现为人才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统一。其次是育人模式特色。育人模式通常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程序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正是在这五个方面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5)校园环境特色。校园环境特色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它的形成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社会的制度环境无时无刻不在牵肘着大学环境特色的形成。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大学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使所有大学都能立足于现实和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安于相应的类型办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所属类型大学的佼佼者。

   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所大学只有在进入良性运行并有了较好基础以后,才开始关注学校的特色,并把突显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更高的目标。特色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势,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变成一种隐性的“文化教程”,或“文化课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战略抉择是确保特色实现的关键

   变革是社会的质的变化,是一个新旧交替且弃旧图新、先进与落后并存且先进取代落后的过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新的观念、新的模式、新的规则、新的方法和手段,已大量渗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社会的组织乃至个体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发展战略抉择的问题。大学的战略抉择是一种与环境互动的抉择,它受制于环境且作用于环境,目的是在环境改造中实现其作为大学的全部价值。现代大学应从如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战略抉择:

   1.创新办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以及怎样办好大学的思想认识基础,也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理性思考。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大学的创新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创新,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办学理念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形成大学的文化特色,重塑大学的精神。事实证明,一所大学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州理工学院坚持“小而优”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了世所公认的有特色的大学,而且一直名列美国著名大学前茅。

   2.崇尚学术,造就大师,蓄积人才资源。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之时便确立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他认为一个没有学术自由价值,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利的学校,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崇尚学术的首要条件应该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政府层面要变更对大学的管理模式,使大学校长在学术问题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至于成为政府的官员。其次,祟尚学术,必须尊重学术和学术权利。在学校内部的制度安排上,要尽量缩小行政权利的“势力范围”,减少管理机构数、减少管理层次,让专家、学者有更大的自主处理学术问题的空间。第三,崇尚学术,必须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专家、学者能自由、平等地表达学术观点和思想,开展学术争鸣,敢向权威挑战的风气。当然,做学问还应讲究经世致用,要使学术走出象牙之塔,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术大师是大学的支柱、是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传统的标志。凡名校皆有名师,凡名师多在名校。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名师也就很难成为名校。因此,延聘大师,培养大师,蓄积人才资源,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3.扬长补短,强化比较优势,在优势中求发展。国际国内,没有一所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竞争中,大学的强弱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现出来的。对于大学来说,既有的优势学科就是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优势学科的生命同样在于发展。当然,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在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的同时,不忽视相关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弥补学科结构的空缺,使学科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内在结构关系,同样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还必须考察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把种种需要都放到理性的天平上来量一量,在守望大学学术理想和优势与特色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冷门”与“热门”、 “朝阳”与“夕阳”的关系,使其都得到合目的性的发展。这样大学就会在理想和现实、学术和经济之间取得平衡。

   4.确立国际意识,开放办学资源,以交流促提高。大学的开放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同时也是与大学自身的目标定位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的大学要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校,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系统中,用国际的视野来审视自我,评判自我,要求自我,从而确立自己的国际定位。这样,我们就要请进来,走出去,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员、学术思想、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的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的经验,提高我们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5.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以综合实力铸造学校品牌。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以及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的水平都会通过其所培养的人才反射出来并影响社会,形成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素质、特色、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很赞成有些同志所提出的“染缸理论”或者“泡菜理论”。总之,大学的人才是在大学的环境中养成的,不论是人文素质还是科学素质,不论是特色的形成还是个性的发展,都是学习者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求知、思考、批判与认同来实现的。我们不要企望教师能够包办一切,但决不可忽视教师作为引路人的影响力;我们不要企望课堂教学能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但必须把课堂作为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育人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空间。这样,培养了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何愁没有特色?有了特色,何愁没有品牌?

   大学发展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学发展中,每一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则需仰赖那一时期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教育实践家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思想高度,教育实践家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程度。大学的特色发展,既需要理论家的思想高度,也需要实践家来解决问题,因而,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是理念与实践的一体化过程。
  返回


  --------------------------------------------------------------------------------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 《学习参考》2003年第6期(总第12期)
下一条: 《学习参考》2003年第4期(总第10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习参考》2003年第5期(总第11期)
第11期

  学习参考

  2003年4月10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编


  --------------------------------------------------------------------------------

  目 录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佚名(1)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袁贵仁 (8)

  两会视点:高等学校要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翟帆 (10)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黄伯云 (15)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返回


  --------------------------------------------------------------------------------



  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努力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这次,我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一起到西柏坡来,主要目的是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从自身做起,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全面分析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和国家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实现宏伟目标,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需要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在这样的时刻,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结合新的实际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5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随着中国革命局势的胜利发展,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面对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如何使全党同志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及时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这里,我想完整地念一下这段论述。
   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在伟大的成就面前,党内一部分同志可能会骄傲起来,贪图享乐的思想可能滋长,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如果不坚决防范和克服这种情绪,党的事业就不能继续向前发展,甚至会失败。二是,不论我们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都必须长期艰苦奋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和宗旨,不断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们党对坚持艰苦奋斗的问题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总是反复地、经常地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以强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要坚持艰苦奋斗。他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他强调:“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他还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永远艰苦奋斗。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5年,江泽民同志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也是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我们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过去干革命需要艰苦奋斗,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要靠艰苦奋斗。”1997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艰苦奋斗的本色。实现党的崇高理想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奋斗,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停步地前进。”2001年11月,他到河北考察工作时,再一次要求全党同志坚持“两个务必”,指出:“要结合新的实际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使全党同志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扎扎实实地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坚持艰苦奋斗的论述,语重心长、寓意深刻,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
   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且,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被丢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
   这里,我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四点希望。
   第一,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要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六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深刻分析了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必须长时期艰苦奋斗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建设任务和我们党肩负的庄严使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第二,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也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果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贪图享乐,不愿意再做艰苦的工作,对群众的疾苦漠然置之,对群众的呼声充耳不闻,就必然会脱离群众。牢记党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这两者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品格;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艰苦奋斗,根本目的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也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牢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要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有正确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还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作风,经过艰苦奋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讲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下真功夫、苦功夫是不行的。所有领导干部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发扬百折不挠的斗志,坚定不移地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坚持实现远大目标和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的统一,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讲实效,办实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在带领群众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第四,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持艰苦奋斗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就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动上自觉体现。只有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在思想上作风上真正贴近群众,也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总之,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工作作风,又是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的思想作风,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
   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首先是高级干部要率先垂范。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夙兴夜寐、勤奋工作。无论在成绩面前还是在困难面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发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弘扬艰苦朴素、勤俭建国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1949年3月23日上午,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毛泽东同志充分估计到,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党所肩负的任务是繁重的,党所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需要全党同志继续进行艰苦的努力。5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党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天,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同志,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在这场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返回


  --------------------------------------------------------------------------------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

    开展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

  (一)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和文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与党的先进性之间本质联系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

    发展先进文化,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文化及其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先进文化,是对国际形势的科学把握。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客观需要。我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明显增长,在满足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促进人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努力建设我国的先进文化,使它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中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努力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使我国加快进入世界生产力发达国家的行列,都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而且发展先进文化,还为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成为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二)

    大学与文化具有天然的联系。大学在先进文化研究和建设中负有重任。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优秀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的,一流大学应该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断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是通过什么培养人才的呢?回答是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亦即培育人。从起源说,文化是“人化”,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大学就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创造”人的。大学的出现,是为了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所以江泽民同志在谈到一流大学的建设时又说: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准确把握大学的本质、使命和责任,有助于全面了解不同国家大学的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类型大学的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层次大学的不同文化底蕴。

  更重要的是,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大学文化的研究还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视还不够,客观上使我们的一些工作常常流于表面,流于浮浅。我们的教育重视学科专业的系统性,相对忽视人的完整性,对人的健全人格、个性的培养重视不够;我们的教学侧重“教书”,突出知识、技能的传授,相对忽视“育人”,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力的培育重视不够;学校的建设,重视硬件、设施,相对忽视观念、制度,对教学观念、办学理念的研讨、宣传重视不够;学校的管理环境,多一些社会机构共性,相对少一点文化自觉、文化蕴涵,对学校整体文化形象、文化气质的设计、培育重视不够。

    由于对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视还不够,我们对教育方针的贯彻、教育制度的实行、教育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乃至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往往就事论事的多,在表层的、技术的、局部的方面加以设计和操作的多,缺乏应当具有的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缺乏应当具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所以,也就较难把握其实质和精髓,达到预期的理想和目标。

  (三)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首先要坚持先进性要求,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大学文化研究,把是否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大学文化研究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深入揭示在改造落后文化、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规律和特点。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和师生思想实际,深入探索大学文化的内涵,以及对师生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熏陶功能实现的途径。

    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关键是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总结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内容,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文化包括观念、制度、器物不同层次,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要坚持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分析和把握作为统一整体,大学文化观念、制度、器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机制和整体效应的发挥。

    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还要坚持文化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承认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科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文化中的科学精神,在大学文化及其教育中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综合、融合的机理,以及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理应走在全社会前列。我们要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刻苦钻研,潜心思考,不懈探索,在大学文化研究上争取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结论;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争取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本文是作者2002年9月1日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大学教学》)









  返回



  --------------------------------------------------------------------------------

  两会视点:高等学校要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

  翟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但由于高校间缺乏特色和层次,既导致了一些高校潜力难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存在着高校盲目发展,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联合12位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教育部门对高等学校要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
    王宗光委员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管理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贯做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和特色,呈现出互补关系,彼此不可替代。各学校合理定位,不盲目求大求全,不盲目攀比。
    而在我国,共有高等学校1973所,其中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博士学位的学校有245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硕士学位的有212所,最高学位授予权为学士学位的学校为157所,其他高校1359所。由于这些学校千校一面,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在人员编制等方面的标准与一般学校差别不大,而一般学校也盲目提出创一流的目标。
    王宗光委员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借鉴国外(如美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方式,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以最高学位授予权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将大学划分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增设副学士学位等类型,并进一步根据学位授予的数量对各类院校进行细分。
    王宗光委员还指出,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世界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迫切需要创建研究型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因此,王宗光委员认为,考虑到国内大学现有情况和水平以及国家现阶段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状况,建议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中,集中建设30所左右的研究型大学(约占我国大学总数的3%,与国外比例相当)。
    对于重点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国家除了加强经费投入外,还要加强制度创新,尤其在人员编制上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高校的编制管理实行的是“总量控制、微观放权、规范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国家制定编制规定并实施宏观控制,高校主管部门贯彻编制规定和检查评估,高等学校遵守、实施编制规定。这种管理办法存在的不足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的实际需要,尤其没有充分考虑到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迫切需要。因此,建议国家在对高等学校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性质高校的指导性教师定编标准和教师工作量标准,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在12∶1左右。



  返回


  --------------------------------------------------------------------------------

  特色发展:大学办学之理念

  黄伯云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与日俱增,大学的发展环境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摆在大学的面前。我国大学应审时度势,在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特色的形成与变革中的发展战略等方面确立新的理念,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一、目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任何一所大学,如不顺应历史潮流确定新的发展目标,是难以在变革中取胜的。尤其对于历经管理体制变革的大学来说,明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定位,更显得紧迫和重要。大学有了精心设计的目标,学校的全体成员才会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动力。我国大学现在谈发展目标定位,基本上是个“重定位”问题。所谓“重定位”,是指大学在沿着传统发展轨道前进的过程中,因考虑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变革而进行的发展目标的修正或转移。这种动态性的发展目标定位,不仅仅局限于合并大学之中,举凡感触到变革的压力而又希望不断取得成功的学校,都应当发挥教育家与教育管理者的“思想智慧”与创新能力,用陌生的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力求在传承中创新开拓,内化现代办学理念,外显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虽然是大学领导层的一种战略决策,但这种行为的产生并不是主观意志的结果。正确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在它的实际运作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概括而言,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影响较大的有:政府的教育法规与政策;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望;大学可利用的办学资源;大学竞争态势等。对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就是将这些影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思考与整合设计。完整的大学发展目标定位过程,主要包括定位分析、定位描述和定位评估等三个大的技术设计阶段,定位的结果应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载体。

  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应从层次、类型、学科、人才、面向和规模等方面着手,从主体定位、时间定位、时效定位和方法定位等角度进行审视,而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涉及学校经过发展后所能达到的功能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水平目标等,它们构成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体系。

  大学的功能目标是指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小。从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出发,高等教育应具有三大社会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与直接服务社会。因此,大学的功能定位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为基准,思考自己的功能发展目标。是培养人才为主,还是三者兼而有之?功能目标的综合性应该是三者都有,都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机构,学术性是大学的个性与灵魂。学术性通常体现为学科发展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水平最重要的标尺,是评估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指标。对一所学校来说,学科发展的定位应当顾及学科历史的积淀,因为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会稳步前进,传统的学科建设思想、模式与特点,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坚持这种认识对在体制改革中新组建的大学来说尤为重要。新组建大学的学科结构是原来各高校几十年发展的结果,如何从现有学科的“原态的、机械的综合”朝着“创新的、有机的综合”方向发展,是这些大学学科发展定位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是教育遗产与现实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群体中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大学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与缩小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发展愿望与发展现实的矛盾冲突也不断困扰着大学校长们。这种发展中的差异是符合教育生态学原理与大学自身发展逻辑的。一所大学在教育生态圈中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现实中的努力,而且也与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有关。发展水平目标的实现,意味着相应水平的大学的形成。

   学校水平的高低,从静态上看可以用“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类型来整体判断。其实,每一种类型的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水平差距,都可以在自己的能级定位圈中办出高水平的大学。所谓“高水平大学”,目前虽无一致的定义,但高水平的学术成就、高水平的社会贡献和高水平的管理成效,应当是检验“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尺度。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应该取向于教学的综合性、科研的前沿性、管理的科学性和环境的学术性。所以,大学发展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目标体系的定位,同时又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系统定位。大学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而每到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转折关头,往往需要一位教育思想卓越的校长来实现这种办学目标定位的转变,从而为大学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二、特色形成是大学办学的基础与源泉

   大学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大学特色来源于大学的本色。本色者,大学本质与规律也。遵循了大学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大学就可以办出特色。

   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特色所形成的合力:目标的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的特色产生生长力;模式的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的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的特色产生感召力;教师的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的特色产生竞争力。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一般来说,一所大学主要由物质形态的、组织形态的、观念(精神)形态的三部分构成。其中最能反映大学特色的当属观念形态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校园精神氛围等。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和校园精神氛围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学特色之根本。

   由于不同的目标定位,大学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即使是同层次、同类型或同一地区的大学,也可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对于一所大学而言,由于它是一个系统,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哪一方面都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追求。因此,大学特色是一个集合概念,反映的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特色的集合。鼓励形成各方面的特色,应该是大学特色追求上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努力办出特色是大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努力向往的目标。

   大学是有目的的系统,大学特色不可能自然形成,必须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经过治校者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共同努力,不懈追求,长期积累,才能逐步完善。大学特色形成的条件,有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

   在外部条件中,如何创造一个宽松的办学社会环境首当其冲。创造宽松的办学环境要求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法人实体,负起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全部责任。只有当一所大学真正成为独立的社会实体、自主办学时,它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积极性去追求办学特色。没有自主权就没有特色。这需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特色形成的外部条件。

   在内部条件中,科学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大学目标是最为基本的。在大学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时,学校应从依据政府的文件和指示精神转向依照法律、法规和科学的办学理念进行办学。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与明确地定位了办学目标,并将之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去,才能逐渐形成大学的特色。

   大学特色的形成可主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1)办学思想特色。考察中外所有办学特色鲜明的大学,无一不与校长独特的办学思想密切相关。如:洪堡的思想与柏林大学、蔡元培的思想与北京大学等。希望有所建树的大学校长,不仅应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还应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完善的人格特征、独特的思维品质与出色的管理才能。高水平的校长应具有多样化的思想。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多样化要求大学校长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不盲从权威。

   (2)办学目标特色。办学目标通常要考虑三个维度: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和预设时期。这三维度都应该有自己的重点和个性化的规定。一所大学的目标特色,也可体现于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之中。整体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定位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战略目标确定后,就需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或院系发展目标,这就是局部目标。

   (3)学科专业特色。一所学校要有水平,必须有学科专业特色,它保证了学校竞争力的提升。为此,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目标定位对学科结构进行调整,以利于各学科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学科建设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要开展专业重组与机制建设。同时,应建立学科及专业退出机制,形成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存优汰劣的良性循环。

   (4)人才培养特色。特色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首先是人才规格特色。真正确立了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就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规格特色上。有了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大学的质量标准。这种特色应体现为人才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与和谐性的统一。其次是育人模式特色。育人模式通常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程序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有特色的育人模式正是在这五个方面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5)校园环境特色。校园环境特色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文化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环境。它的形成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社会的制度环境无时无刻不在牵肘着大学环境特色的形成。因此,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大学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以使所有大学都能立足于现实和自己已有的教育资源,安于相应的类型办学,努力使自己成为所属类型大学的佼佼者。

   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所大学只有在进入良性运行并有了较好基础以后,才开始关注学校的特色,并把突显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更高的目标。特色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大学的一种优势,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变成一种隐性的“文化教程”,或“文化课堂”,潜移默化地对所有成员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战略抉择是确保特色实现的关键

   变革是社会的质的变化,是一个新旧交替且弃旧图新、先进与落后并存且先进取代落后的过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新的观念、新的模式、新的规则、新的方法和手段,已大量渗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社会的组织乃至个体都面临着如何进行发展战略抉择的问题。大学的战略抉择是一种与环境互动的抉择,它受制于环境且作用于环境,目的是在环境改造中实现其作为大学的全部价值。现代大学应从如下几方面做出自己的战略抉择:

   1.创新办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以及怎样办好大学的思想认识基础,也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理性思考。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和教育创新。大学的创新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创新,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办学理念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交互关系,形成大学的文化特色,重塑大学的精神。事实证明,一所大学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州理工学院坚持“小而优”的办学理念,使其成为了世所公认的有特色的大学,而且一直名列美国著名大学前茅。

   2.崇尚学术,造就大师,蓄积人才资源。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之时便确立了“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他认为一个没有学术自由价值,教授不拥有学术权利的学校,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大学崇尚学术的首要条件应该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政府层面要变更对大学的管理模式,使大学校长在学术问题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至于成为政府的官员。其次,祟尚学术,必须尊重学术和学术权利。在学校内部的制度安排上,要尽量缩小行政权利的“势力范围”,减少管理机构数、减少管理层次,让专家、学者有更大的自主处理学术问题的空间。第三,崇尚学术,必须形成优良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专家、学者能自由、平等地表达学术观点和思想,开展学术争鸣,敢向权威挑战的风气。当然,做学问还应讲究经世致用,要使学术走出象牙之塔,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术大师是大学的支柱、是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传统的标志。凡名校皆有名师,凡名师多在名校。如果一所学校没有名师也就很难成为名校。因此,延聘大师,培养大师,蓄积人才资源,是学校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

   3.扬长补短,强化比较优势,在优势中求发展。国际国内,没有一所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竞争中,大学的强弱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现出来的。对于大学来说,既有的优势学科就是特色、就是水平、就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优势学科的生命同样在于发展。当然,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在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的同时,不忽视相关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弥补学科结构的空缺,使学科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内在结构关系,同样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另外,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还必须考察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把种种需要都放到理性的天平上来量一量,在守望大学学术理想和优势与特色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冷门”与“热门”、 “朝阳”与“夕阳”的关系,使其都得到合目的性的发展。这样大学就会在理想和现实、学术和经济之间取得平衡。

   4.确立国际意识,开放办学资源,以交流促提高。大学的开放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同时也是与大学自身的目标定位紧密相连的。如果我们的大学要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校,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大系统中,用国际的视野来审视自我,评判自我,要求自我,从而确立自己的国际定位。这样,我们就要请进来,走出去,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人员、学术思想、教学、科研以及文化的交流,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借鉴国外大学成功的经验,提高我们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5.培养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以综合实力铸造学校品牌。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文化以及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的水平都会通过其所培养的人才反射出来并影响社会,形成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素质、特色、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我很赞成有些同志所提出的“染缸理论”或者“泡菜理论”。总之,大学的人才是在大学的环境中养成的,不论是人文素质还是科学素质,不论是特色的形成还是个性的发展,都是学习者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求知、思考、批判与认同来实现的。我们不要企望教师能够包办一切,但决不可忽视教师作为引路人的影响力;我们不要企望课堂教学能解决教育的一切问题,但必须把课堂作为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兼具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育人环境,给学生留下一个成长和发展的理想空间。这样,培养了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何愁没有特色?有了特色,何愁没有品牌?

   大学发展从来就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大学发展中,每一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则需仰赖那一时期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教育实践家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教育理论家的认识水平与社会责任感决定了大学发展的思想高度,教育实践家的驾驭能力与兼容性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程度。大学的特色发展,既需要理论家的思想高度,也需要实践家来解决问题,因而,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是理念与实践的一体化过程。
  返回


  --------------------------------------------------------------------------------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