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3年第2期(总第8期)
时间:2003-09-04 17:01:45 来源: 点击:
第8期

  学习参考

  2003年2月20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编


  --------------------------------------------------------------------------------

  目 录
  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陈至立(1)

  高效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刘万永 (8)

  办学不可缺大气……………………………………………陈韵 杜斐然 (12)

  导师不能“师而不导”……………………………………………晏扬 (13)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14)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返回


  --------------------------------------------------------------------------------


  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

  陈至立

  2003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保持稳定,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

  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2003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系统深入学习,力求融会贯通。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和各项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影响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3.按照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出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4.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武装教育系统的全体党员。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成为在教育工作中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做好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和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党团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奋发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继续深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善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的管理和宣传舆论阵地的引导。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好高校稳定工作。

  5.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高校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根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以发展为主题,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6.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地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重点研究推进第二类地区的巩固提高工作。打好“普九”攻坚战,大力推进未“普九”地区的普及进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控制农村初中辍学,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加快城市薄弱学校建设步伐,开展教育助学行动,继续做好对贫困的农村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贯彻全国高中发展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发展民办高中,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结合县镇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继续发展特殊教育。

  7.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扶持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面向城镇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8.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继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继续抓好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十五”期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加强对相关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的指导。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9.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效性,加快西部各省区重点建设一所大学工作的进程。推进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继续在专业学位点设置、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公派留学人员选派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开展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改善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办学和生活条件。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教育。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项目的落实工作。

  10.继续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动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进一步组织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抓紧《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加强少数民族术语标准化工作,及时发布对语言文字信息化和社会语言生活影响较大的规范标准。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组建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和语言文字应用评测中心,继续开发现代汉语语料库,加强中国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启动中华大字符集的工作。

  11.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提高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水平和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DVD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农村计算机信息接收站和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办好网络学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12.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继续争取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研究保障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助学贷款和设立国家奖学金工作,鼓励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落实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教育。继续稳定学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13.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措施,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明确并落实乡镇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

  14.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强化地市级政府统筹,落实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严格执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5.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权限。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继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做好网上录取和学历文凭电子化管理工作。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提前进行的各项工作。

  改进和完善学籍管理。针对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16.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院建设。做好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加强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的管理。认真做好2003年研究生扩招工作。

  17.创新办学体制,鼓励进行各种办学形式的试验和探索,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适应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加强骨干示范性学校和专业的建设,加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加强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培养。面向农村、大中小城市的不同需求,改革医学教育模式。

  18.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力争在学历学位互认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有重点地与有关国家建立稳定的工作磋商机制。进一步推动“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完善国家公费留学选派办法,增加研究生的选派比例。积极引导自费留学健康发展。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的工作力度,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继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

  19.积极推动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外国留学生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做好国外汉语教学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大力推广汉语水平考试,加强实用汉语教学。积极推动中美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的实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应对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依法规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和教育国际展览。加强对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的引导和管理。

  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20.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工作,修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1.加快课程、教材改革。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工作。切实抓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与教材,颁布高中教育新课程实验方案和标准,组织编写高中实验教材。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审定制度和选用制度,加强管理,切实保证教材质量。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评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2.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拓宽专业面,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继续要求教授给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推进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

  23.认真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加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课率。组织首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24.启动教师发展专项计划,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增强教师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落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措施,加快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高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5.加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办学层次,推进师范院校改革,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资质论证和质量标准,启动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以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抓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新标准的落实,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6.启动中国大学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推动机制创新,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实验室和跨学科、跨校的研究中心。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加强高校科研组织工作,培育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27.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和国防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高校科技企业的现代制度建设。

  28.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加强对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制定学术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实施“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9.大力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创新服务。加强对教育工作中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开展教育政策与决策咨询;密切关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向和趋势。改革教育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六、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

  推进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0.加强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严肃政治纪律,规范行政审批,强化监督。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标本兼治,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专项治理力度。强化对“收支两条线”的监督检查。严格执纪、执法,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

  31.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研究起草《终身教育法》,加快《学位法》、《教育督导条例》、《民族教育条例》、《教师教育条例》、《学生军训条例》、《高等教育纪检工作条例》、《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教育法规的起草工作,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尽快出台。研究制定新一轮教育法制建设规划,修订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教育系统的“四五”普法工作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召开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切实加强教育执法监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关高等学校开展试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清理部门规章、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改进并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32.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督学相结合,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建立对县(市、区)的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测制度,加强对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保证基础教育分类发展目标的逐步落实,加大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检查力度。

  33.加强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类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实际,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力戒形式主义,精简会议和文件,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深化直属机关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工作。继续做好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改善机关公务员工作条件,关心干部职工生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教育科研参考》2003年第1期)

  返回


  --------------------------------------------------------------------------------

  高校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显示:
  学生为学校管理打分偏低 办学尚未真正以学生为本
  刘万永

  教师、行政和后勤人员是高校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环境。那么,学生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如何呢?中国农业大学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和管理群体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同程度都比较高,但也认为他们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薄。而后勤服务因为“普遍缺乏责任感”被判“不及格”。

  这项名为“关于高校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的研究是由中国农业大学郑培爱、安玉发等6位老师完成的,这也是高校首次对教育主体进行的整体而深入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逾万,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各方面改革的步伐都比较大,1999年实行了党政管理人员聘任制,2001年先后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师竞聘上岗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颇具代表性。

  调查以问卷为主,辅以若干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涉及中国农业大学两校区各个年级10多个学院的学生,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62份。

  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育主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的选择率为60.2%,“满意”和“很满意”分别为11.3%和0.83%,三项之和是72.3%;“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为23.5%和4.14%。

  当被问及“哪个群体与你的成长、成才关系最大”、“学校里你最敬佩的群体”等问题时,教师群体的选择率最低的一项也在55.2%,而其中“给学生积极影响最多”一项达到了78.7%,“与学生成长、成才关系最大”一项达到了整个问卷之最高82.3%。

  对“学校里哪个群体给过你负面影响(可多选)”、“学校里哪个群体与你想像的差距最大”两个反面的选项,教师的选择率都低于其他两个群体,分别为19.8%和30.1%,而党政管理群体分别为33.6%和33.1%,后勤服务群体分别为56.0%和36.9%。

  那么,调查中的教师群体现状如何呢?

  调查涉及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敬业精神、人文素养等项目。对教师群体的总体评价,“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三项之和为83.5%。

  在5个单项评价中,“满意”与“很满意”两项选择率相加,“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文素养”三个单项均在88.6%以上,而“思想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两项都达到了92.8%。

  但是,调查设计了“你认为现在的老师”和“现在老师与你想像中大学老师”的问题,这两个单项的调查结果揭示了教师群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中国教育历来强调教师要“既重视教书,又重视育人”,而这一项的选择率只有31.2%。已经有研究指出“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调查结果再次为这一观点增添佐证,其选择率达到了54.4%;“既不重视教书,又不重视育人”一项的选择率还占了13.0%。

  与想像中的大学教师一比,现实中的老师“差一些”和“差距很大”两个选项的选择率竟达到了53.2%,而“比想像的好”只有2.49%,“很接近”只有13.5%,“比较接近”是29.8%。这一方面表明学生渴望成才的愿望强烈,对大学教师抱有较高期望;一方面表明教师群体中,部分教师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调查中“您最看重教师的哪个方面”答案包括师德、专业水平、语言表达、仪表、与学生的关系。调查表明,学生相对比较看重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其选择率分别为43.4%和43.1%;其他几项依次为“语言表达”32.1%,“与学生的关系”10.8%,“仪表”6.35%。

  党政管理群体:最应该提高“责任感”

  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校党政管理群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一项的选择率是60.5%,与11.3%的“满意”和0.83%的“很满意”相加之和为69.6%,相比教师群体前三选项之和低13.9%。

  “敬业精神”“综合素质”两个单项评价的中间选项“一般”的选择率都在50%以上,“还可以”也都接近于30%,再加上“比较好”一项,前三选项之和,分别为82.1%和84.7%。而“育人观念”和“服务态度”的“一般”选择率相对比较低,都在45%左右,前三选项相加之和,也都没有突破80%,分别为77.4%和77.1%。

  调查表明,被调查者“一年当中与党政管理部门打交道的次数(咨询或解决问题)”,至少有72.4%的学生是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到党政管理部门咨询或解决问题。而结果,“不满意”的为19.9%,“很失望”的为6.35%。

  那么,管理群体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问卷中“您认为党政管理人员最应该提高的是哪个方面?”,选择率最高的是“责任感”46.0%;其次为“育人意识”35.4%;再其次是“服务态度”30.0%;最后是“管理水平”28.2%。座谈会中,学生的话是:“希望这几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同时,调查对象对学校的决策层和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希望,按人数多少归纳和排序如下:希望决策层能长远规划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杜绝重复建设和短期行为;真正体现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希望管理部门对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听取意见后再做决定;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增加亲切感;提高办事效率。

  后勤服务:学生意见最多最大

  调查表明,对后勤服务群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满意”与“很满意”相加之和是53.7%。“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综合素质”、“育人意识”四个单项调查的结果,比总体评价更低。其中有26.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根本没有育人意识”。

  后勤服务群体得到的评价为何这么低?按照其人数的多少归纳和排序:1.缺少服务意识;2.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差;3.食堂卫生差,价格贵,服务态度不好;4.持证商贩只想在学生身上赚钱,普遍短斤少两;5.收发室、医院和银行等窗口服务的态度最差;6.有些部门的业务水平比较差。

  座谈会中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能够盈利的地方多少都有把学生当做摇钱树的意思。例如校学生会对校内水果摊点的一次“暗访”表明,几家水果摊点都短斤少两,最严重的6斤菠萝少了1斤。

  学生认为后勤服务群体问题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其二,引进的持证商贩不少人与学校的大小“头脑”有关系,自以为有保护,不把学生意见放在眼里;其三,学校有关部门对服务人员缺乏管理。

  调查表明,认为党政管理人员对学生成长、成才“没有影响”的,选择率只有14.1%,而认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的达到了81.7%。在学校管理部门遭遇冷漠后,反应“很郁闷”、“很气愤”两项的选择率之和达62.1%,“习惯了”的为30.1%,而比较极端的“想报复”的比例为7.73%。

  在与学校的后勤服务人员的接触中,得到“正面、积极影响”的选择率为11.9%,而“负面、消极影响”的达到53.6%。

  以上几项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党政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只要在学校里工作,就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关系,其所作所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和熏陶。30.1%的“习惯了”和7.73%的“想报复”的数字,及53.6%的“负面、消极影响”的结果令人担忧,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总结上述调查分析,被调查样本教育主体的现状处在“一般”的标准上,即处于5个等级的中间级别,其中教师群体达到了“良好”的标准;后勤管理群体所有的调查项目的正面选择率都没有达到60%,并且座谈会上学生的意见最多、最大,处于“不合格”状态;党政管理群体综合而言,正面的选择率普遍低于教师群体10个百分点左右,高出后勤服务群体20个百分点左右,介于“良好”与“合格”之间,与教育主体的现状基本持平,在“一般”的标准上。

  建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通过调查,郑培爱、安玉发老师建议,要改变教育主体的现状,首要任务是全面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感和育人意识。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调查对象对教师和管理群体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同程度较高,问题的症结在于责任感不强和育人意识淡薄。

  学校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同时,学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管理群体现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如通过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设立意见箱等,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决定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要事先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做到学生有呼声,部门给回音。

  此外,要改变后勤服务群体的现状,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所有的服务项目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所有的服务人员进行责任感教育和服务常识培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在校园里杜绝欺骗和坑害学生的事件。



  返回



  --------------------------------------------------------------------------------

  办学不可缺大气
  陈韵 杜斐然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我的性格。我很赞赏北大学生的激情,他们做过两件让我很难忘的事:第一件是他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女排精神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直到现在这样一句口号还有鲜活的生命力;另一件是在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北大学生出人意料地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前一段时间,北大山鹰社的学生在西藏遇难,不管别人的评论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具有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高昂的精神,让人必须仰视。而复旦则缺少这样的大气,这与她所在的城市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上海今后的发展,浦东的建设,城市的面貌一定有大的改善,复旦也一定会改变的。上海有了大的气魄,复旦才能大气起来。北大的一个教师曾经公开说:“北大这些年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只是培养出了一批互相吹捧的教员。”他的话反映了时下一些学者治学上的浮躁,但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能看出他的水平。



  返回


  --------------------------------------------------------------------------------

  导师不能“师”而不“导”

  晏 扬

    据悉,湖南省学位办在对2001至2002学年度授予学位或已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论文进行随机抽检时,发现有13篇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这13篇论文的指导老师(共13人)因此受到了停止招收研究生1至3年的处罚。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合格,其指导老师也连带受罚,这种事情以前还闻所未闻。尽管已有人对处罚的力度和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但是笔者认为,湖南省学位办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上“动真格”,并让指导老师承担学位论文不合格之责,这种做法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值得称道叫好的。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研究生导师虽然挂着“硕导”、“博导”的头衔,年年招收研究生,甚至一招就是好几个,但是他们平时却忙于各种事务,“师”而不“导”,有些导师连和所带研究生见面的次数都少而又少,更谈不上悉心指导、严格要求了。如此情形之下,难免有些研究生放松自我要求,除了勉强把几门功课混及格,便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拉关系、做生意、找工作,或者吃喝玩乐,优哉游哉。至于毕业之前的学位论文,有的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有的干脆到网上抄袭,或者花钱买一篇来交差了事。而指导老师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把关不严,充当“老好人”,是造成研究生毕业论文粗制滥造、掺水严重、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让指导老师来承担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合格的责任,大体上是合情的、合理的。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就是:促使研究生导师悉心指导、严格审阅所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的严格把关,继而促使研究生在读期间不得不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撰写学位论文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牢牢抓住这个环节,就能够有力地带动整个研究生教育,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当然,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合格,指导教师固然难辞其咎,但是同时应该看到,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能够顺利地通过多级评审,说明现行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还存在不小的漏洞,责任心不强的并不仅仅是论文指导老师。虽然指导老师应该挨“板子”,但是“板子”不应该只打在导师身上,还应该改进现行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还应该给其他大开“方便之门”的评审人员敲敲警钟,或让他们也承担一定的责任。特别重要的是,那些学位论文复检不合格却已经被授予了学位或者已经通过了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该不该受罚?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新华社的这篇报道里没有说。笔者认为,这些已经蒙混过关的研究生理应承担相当的责任,应该和他们的导师一起挨“板子”,责令他们重写应该是最起码的处罚。如果研究生自己撰写的学位论文不合格,却完全由别人代为受过,那么不管以后导师们怎样认真尽力地指导,如果学生们不配合、不努力,恐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也还是上不去。(《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1日第3版)

  返回



  --------------------------------------------------------------------------------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5号令

  第一条 为促进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规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是指高等学校独立或者与境外具有法人资格并且为所在国家(地区)政府认可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在境外举办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者采用其他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学位教育或者非学历高等教育。

   第三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坚持积极探索,稳步发展,量力而行,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依法办学的方针。

   第四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符合中国的相关规定,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取得相应的合法资格,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优先举办具有中国高等教育比较优势或者特色的学科,并充分考虑所在国家(地区)的需求及发展特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在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开展境外办学活动。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授予中国学历、学位的,其专业设置、学制应当符合中国有关规定,切实维护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信誉。

  第六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实施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按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批。教育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七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实施专科教育或者非学历高等教育的,按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并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审批机关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批准文件报送教育部备案。

  第八条 高等学校申请境外办学,需要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境外办学的目的、办学条件、合作方式、修业年限及学位授予办法、师资和生源预测、财务运营状况预测等,并说明外方合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符合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课程设置等有关教学的基本文件。

  (三)外方合作者有效的办学资格和资信证明。

  (四)中外方合作者签署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机构名称及性质、课程设置、入学标准、师资与教材、合作期限、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位授予、管理方式、财务安排、争端解决办法、清算办法等。

  合作协议在境外办学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申请举办独立设置的教育机构的,应当报送机构章程。机构章程应当规定以下事项:

  机构名称和地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生源预测、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务运营状况预测、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教育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章程修改程序及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第九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可以由中外办学机构依照有关规定联合或者分别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经批准实施高等学历教育或者学位教育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颁发中国相应的学历文凭。对由中外双方联合授予学位或者由中方单独授予学位的,应当符合中国学位的有关规定。

  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颁发写实性证书。

  第十条 教育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学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审批权限,负责对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办学,适用本办法。

  高等学校赴台湾地区办学的有关事宜,另行规定。

  高等学校通过校际交流或者其他途径派遣教师赴境外教育机构的讲学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返回


  上条文章: 第7期
  下条文章: 第9期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一条: 《学习参考》2003年第3期(总第9期)
下一条: 《学习参考》2003年第1期(总第7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习参考》2003年第2期(总第8期)
第8期

  学习参考

  2003年2月20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编


  --------------------------------------------------------------------------------

  目 录
  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陈至立(1)

  高效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刘万永 (8)

  办学不可缺大气……………………………………………陈韵 杜斐然 (12)

  导师不能“师而不导”……………………………………………晏扬 (13)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教育部(14)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责任编辑:尹 斌


  返回


  --------------------------------------------------------------------------------


  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

  陈至立

  2003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保持稳定,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

  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2003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系统深入学习,力求融会贯通。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和各项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深入研究影响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3.按照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立与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研究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提出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4.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武装教育系统的全体党员。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成为在教育工作中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做好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和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学习十六大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党团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奋发学习,早日成才,报效祖国。继续深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咨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加强队伍建设,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继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改善互联网信息内容安全的管理和宣传舆论阵地的引导。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好高校稳定工作。

  5.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高校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十六大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根据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要求,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的素质。

  二、以发展为主题,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6.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推动各地不断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重点研究推进第二类地区的巩固提高工作。打好“普九”攻坚战,大力推进未“普九”地区的普及进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切实控制农村初中辍学,进一步做好扫盲工作。加快城市薄弱学校建设步伐,开展教育助学行动,继续做好对贫困的农村学生试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工作,积极做好城市特殊困难家庭子女和进城务工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贯彻全国高中发展和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发展民办高中,加强县城示范性高中建设。结合县镇和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继续发展特殊教育。

  7.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扶持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加强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开展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继续推进社区教育实验,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面向城镇职工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8.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继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继续抓好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十五”期间“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加强对相关学校制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的指导。继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9.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和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提高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效性,加快西部各省区重点建设一所大学工作的进程。推进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继续在专业学位点设置、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公派留学人员选派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开展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改善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办学和生活条件。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的教育。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预科班。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项目的落实工作。

  10.继续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推动行业系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检查,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进一步组织好普通话推广周活动。抓紧《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加强少数民族术语标准化工作,及时发布对语言文字信息化和社会语言生活影响较大的规范标准。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组建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和语言文字应用评测中心,继续开发现代汉语语料库,加强中国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启动中华大字符集的工作。

  11.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快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提高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水平和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DVD教学光盘播放系统、农村计算机信息接收站和农村乡镇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建设,办好网络学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12.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加强经费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继续争取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研究保障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二期)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切实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助学贷款和设立国家奖学金工作,鼓励设立地方政府奖学金,落实和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教育。继续稳定学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的收费,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三、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13.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加大转移支付的措施,强化县级政府的管理责任,明确并落实乡镇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应尽的责任。

  14.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强化地市级政府统筹,落实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严格执行就业资格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5.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要求,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完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方面的权限。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继续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做好网上录取和学历文凭电子化管理工作。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提前进行的各项工作。

  改进和完善学籍管理。针对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新情况,积极落实有关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16.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院建设。做好第九批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加强对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工作的管理。认真做好2003年研究生扩招工作。

  17.创新办学体制,鼓励进行各种办学形式的试验和探索,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适应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加强骨干示范性学校和专业的建设,加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加强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培养。面向农村、大中小城市的不同需求,改革医学教育模式。

  18.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力争在学历学位互认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有重点地与有关国家建立稳定的工作磋商机制。进一步推动“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完善国家公费留学选派办法,增加研究生的选派比例。积极引导自费留学健康发展。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的工作力度,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继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

  19.积极推动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外国留学生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建设,做好国外汉语教学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大力推广汉语水平考试,加强实用汉语教学。积极推动中美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的实施。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应对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依法规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中外合作举办教育考试和教育国际展览。加强对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的引导和管理。

  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20.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教材改革,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工作,修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1.加快课程、教材改革。进一步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工作。切实抓好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修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与教材,颁布高中教育新课程实验方案和标准,组织编写高中实验教材。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考试评价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材审定制度和选用制度,加强管理,切实保证教材质量。开展职业学校教学评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2.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拓宽专业面,加强实践环节,不断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继续要求教授给本科生讲授基础课。推进大学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

  23.认真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加强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落实责任,切实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的开课率。组织首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24.启动教师发展专项计划,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增强教师创新能力。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实施力度,进一步落实“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措施,加快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高校领导、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25.加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提高办学层次,推进师范院校改革,鼓励综合性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资质论证和质量标准,启动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以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抓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新标准的落实,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26.启动中国大学创新工程,提高高校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能力。加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推动机制创新,整合现有科技资源,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重点实验室和跨学科、跨校的研究中心。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加强高校科研组织工作,培育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27.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和国防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高校科技企业的现代制度建设。

  28.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加强对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制定学术规范,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实施“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9.大力开展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和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创新服务。加强对教育工作中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开展教育政策与决策咨询;密切关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向和趋势。改革教育科学研究体制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六、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

  推进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0.加强党风党纪教育,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严肃政治纪律,规范行政审批,强化监督。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标本兼治,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招生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专项治理力度。强化对“收支两条线”的监督检查。严格执纪、执法,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

  31.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研究起草《终身教育法》,加快《学位法》、《教育督导条例》、《民族教育条例》、《教师教育条例》、《学生军训条例》、《高等教育纪检工作条例》、《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教育法规的起草工作,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尽快出台。研究制定新一轮教育法制建设规划,修订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教育系统的“四五”普法工作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召开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经验交流会。切实加强教育执法监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关高等学校开展试点,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清理部门规章、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改进并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32.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督政督学相结合,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指导和督查,建立对县(市、区)的教育督导评估和监测制度,加强对基础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督导检查,保证基础教育分类发展目标的逐步落实,加大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检查力度。

  33.加强教育部机关和直属单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和分类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实际,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力戒形式主义,精简会议和文件,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扎实工作。深化直属机关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工作。继续做好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改善机关公务员工作条件,关心干部职工生活。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务信息化。(《教育科研参考》2003年第1期)

  返回


  --------------------------------------------------------------------------------

  高校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显示:
  学生为学校管理打分偏低 办学尚未真正以学生为本
  刘万永

  教师、行政和后勤人员是高校教育的主体,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环境。那么,学生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如何呢?中国农业大学最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和管理群体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同程度都比较高,但也认为他们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薄。而后勤服务因为“普遍缺乏责任感”被判“不及格”。

  这项名为“关于高校教育主体现状的调查分析”的研究是由中国农业大学郑培爱、安玉发等6位老师完成的,这也是高校首次对教育主体进行的整体而深入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在校本科学生逾万,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各方面改革的步伐都比较大,1999年实行了党政管理人员聘任制,2001年先后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师竞聘上岗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等,颇具代表性。

  调查以问卷为主,辅以若干小型座谈会。问卷调查涉及中国农业大学两校区各个年级10多个学院的学生,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362份。

  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调查显示,学生对教育主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的选择率为60.2%,“满意”和“很满意”分别为11.3%和0.83%,三项之和是72.3%;“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分别为23.5%和4.14%。

  当被问及“哪个群体与你的成长、成才关系最大”、“学校里你最敬佩的群体”等问题时,教师群体的选择率最低的一项也在55.2%,而其中“给学生积极影响最多”一项达到了78.7%,“与学生成长、成才关系最大”一项达到了整个问卷之最高82.3%。

  对“学校里哪个群体给过你负面影响(可多选)”、“学校里哪个群体与你想像的差距最大”两个反面的选项,教师的选择率都低于其他两个群体,分别为19.8%和30.1%,而党政管理群体分别为33.6%和33.1%,后勤服务群体分别为56.0%和36.9%。

  那么,调查中的教师群体现状如何呢?

  调查涉及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敬业精神、人文素养等项目。对教师群体的总体评价,“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三项之和为83.5%。

  在5个单项评价中,“满意”与“很满意”两项选择率相加,“教学水平”、“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文素养”三个单项均在88.6%以上,而“思想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两项都达到了92.8%。

  但是,调查设计了“你认为现在的老师”和“现在老师与你想像中大学老师”的问题,这两个单项的调查结果揭示了教师群体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中国教育历来强调教师要“既重视教书,又重视育人”,而这一项的选择率只有31.2%。已经有研究指出“只重视教书,不重视育人”是当前高校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调查结果再次为这一观点增添佐证,其选择率达到了54.4%;“既不重视教书,又不重视育人”一项的选择率还占了13.0%。

  与想像中的大学教师一比,现实中的老师“差一些”和“差距很大”两个选项的选择率竟达到了53.2%,而“比想像的好”只有2.49%,“很接近”只有13.5%,“比较接近”是29.8%。这一方面表明学生渴望成才的愿望强烈,对大学教师抱有较高期望;一方面表明教师群体中,部分教师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调查中“您最看重教师的哪个方面”答案包括师德、专业水平、语言表达、仪表、与学生的关系。调查表明,学生相对比较看重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专业水平”,其选择率分别为43.4%和43.1%;其他几项依次为“语言表达”32.1%,“与学生的关系”10.8%,“仪表”6.35%。

  党政管理群体:最应该提高“责任感”

  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校党政管理群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一项的选择率是60.5%,与11.3%的“满意”和0.83%的“很满意”相加之和为69.6%,相比教师群体前三选项之和低13.9%。

  “敬业精神”“综合素质”两个单项评价的中间选项“一般”的选择率都在50%以上,“还可以”也都接近于30%,再加上“比较好”一项,前三选项之和,分别为82.1%和84.7%。而“育人观念”和“服务态度”的“一般”选择率相对比较低,都在45%左右,前三选项相加之和,也都没有突破80%,分别为77.4%和77.1%。

  调查表明,被调查者“一年当中与党政管理部门打交道的次数(咨询或解决问题)”,至少有72.4%的学生是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到党政管理部门咨询或解决问题。而结果,“不满意”的为19.9%,“很失望”的为6.35%。

  那么,管理群体的主要问题在哪里?问卷中“您认为党政管理人员最应该提高的是哪个方面?”,选择率最高的是“责任感”46.0%;其次为“育人意识”35.4%;再其次是“服务态度”30.0%;最后是“管理水平”28.2%。座谈会中,学生的话是:“希望这几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同时,调查对象对学校的决策层和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希望,按人数多少归纳和排序如下:希望决策层能长远规划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杜绝重复建设和短期行为;真正体现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希望管理部门对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要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听取意见后再做决定;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增加亲切感;提高办事效率。

  后勤服务:学生意见最多最大

  调查表明,对后勤服务群体的总体评价,“基本满意”、“满意”与“很满意”相加之和是53.7%。“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综合素质”、“育人意识”四个单项调查的结果,比总体评价更低。其中有26.8%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根本没有育人意识”。

  后勤服务群体得到的评价为何这么低?按照其人数的多少归纳和排序:1.缺少服务意识;2.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差;3.食堂卫生差,价格贵,服务态度不好;4.持证商贩只想在学生身上赚钱,普遍短斤少两;5.收发室、医院和银行等窗口服务的态度最差;6.有些部门的业务水平比较差。

  座谈会中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实行后勤社会化后,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能够盈利的地方多少都有把学生当做摇钱树的意思。例如校学生会对校内水果摊点的一次“暗访”表明,几家水果摊点都短斤少两,最严重的6斤菠萝少了1斤。

  学生认为后勤服务群体问题比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其一,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素质比较低,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其二,引进的持证商贩不少人与学校的大小“头脑”有关系,自以为有保护,不把学生意见放在眼里;其三,学校有关部门对服务人员缺乏管理。

  调查表明,认为党政管理人员对学生成长、成才“没有影响”的,选择率只有14.1%,而认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的达到了81.7%。在学校管理部门遭遇冷漠后,反应“很郁闷”、“很气愤”两项的选择率之和达62.1%,“习惯了”的为30.1%,而比较极端的“想报复”的比例为7.73%。

  在与学校的后勤服务人员的接触中,得到“正面、积极影响”的选择率为11.9%,而“负面、消极影响”的达到53.6%。

  以上几项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党政管理人员,还是后勤服务人员,只要在学校里工作,就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关系,其所作所为都会给学生造成影响和熏陶。30.1%的“习惯了”和7.73%的“想报复”的数字,及53.6%的“负面、消极影响”的结果令人担忧,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总结上述调查分析,被调查样本教育主体的现状处在“一般”的标准上,即处于5个等级的中间级别,其中教师群体达到了“良好”的标准;后勤管理群体所有的调查项目的正面选择率都没有达到60%,并且座谈会上学生的意见最多、最大,处于“不合格”状态;党政管理群体综合而言,正面的选择率普遍低于教师群体10个百分点左右,高出后勤服务群体20个百分点左右,介于“良好”与“合格”之间,与教育主体的现状基本持平,在“一般”的标准上。

  建议: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通过调查,郑培爱、安玉发老师建议,要改变教育主体的现状,首要任务是全面强化教育主体的责任感和育人意识。

  调查结果明确显示,调查对象对教师和管理群体的敬业精神、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同程度较高,问题的症结在于责任感不强和育人意识淡薄。

  学校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同时,学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改变管理群体现状的有效办法,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如通过定期召开学生代表会议、设立意见箱等,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决定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要事先听取学生代表的意见,做到学生有呼声,部门给回音。

  此外,要改变后勤服务群体的现状,必须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所有的服务项目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所有的服务人员进行责任感教育和服务常识培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在校园里杜绝欺骗和坑害学生的事件。



  返回



  --------------------------------------------------------------------------------

  办学不可缺大气
  陈韵 杜斐然

  一所学校应该有自我的性格。我很赞赏北大学生的激情,他们做过两件让我很难忘的事:第一件是他们在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女排精神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直到现在这样一句口号还有鲜活的生命力;另一件是在国庆35周年的庆典上,北大学生出人意料地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前一段时间,北大山鹰社的学生在西藏遇难,不管别人的评论怎么样,我觉得他们具有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高昂的精神,让人必须仰视。而复旦则缺少这样的大气,这与她所在的城市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上海今后的发展,浦东的建设,城市的面貌一定有大的改善,复旦也一定会改变的。上海有了大的气魄,复旦才能大气起来。北大的一个教师曾经公开说:“北大这些年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师,只是培养出了一批互相吹捧的教员。”他的话反映了时下一些学者治学上的浮躁,但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能看出他的水平。



  返回


  --------------------------------------------------------------------------------

  导师不能“师”而不“导”

  晏 扬

    据悉,湖南省学位办在对2001至2002学年度授予学位或已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论文进行随机抽检时,发现有13篇硕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这13篇论文的指导老师(共13人)因此受到了停止招收研究生1至3年的处罚。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合格,其指导老师也连带受罚,这种事情以前还闻所未闻。尽管已有人对处罚的力度和方式提出了不同看法,但是笔者认为,湖南省学位办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上“动真格”,并让指导老师承担学位论文不合格之责,这种做法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值得称道叫好的。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研究生导师虽然挂着“硕导”、“博导”的头衔,年年招收研究生,甚至一招就是好几个,但是他们平时却忙于各种事务,“师”而不“导”,有些导师连和所带研究生见面的次数都少而又少,更谈不上悉心指导、严格要求了。如此情形之下,难免有些研究生放松自我要求,除了勉强把几门功课混及格,便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拉关系、做生意、找工作,或者吃喝玩乐,优哉游哉。至于毕业之前的学位论文,有的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有的干脆到网上抄袭,或者花钱买一篇来交差了事。而指导老师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把关不严,充当“老好人”,是造成研究生毕业论文粗制滥造、掺水严重、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因此,让指导老师来承担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合格的责任,大体上是合情的、合理的。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就是:促使研究生导师悉心指导、严格审阅所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的严格把关,继而促使研究生在读期间不得不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研究上。撰写学位论文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牢牢抓住这个环节,就能够有力地带动整个研究生教育,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当然,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合格,指导教师固然难辞其咎,但是同时应该看到,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能够顺利地通过多级评审,说明现行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还存在不小的漏洞,责任心不强的并不仅仅是论文指导老师。虽然指导老师应该挨“板子”,但是“板子”不应该只打在导师身上,还应该改进现行的学位论文评审制度,还应该给其他大开“方便之门”的评审人员敲敲警钟,或让他们也承担一定的责任。特别重要的是,那些学位论文复检不合格却已经被授予了学位或者已经通过了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该不该受罚?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新华社的这篇报道里没有说。笔者认为,这些已经蒙混过关的研究生理应承担相当的责任,应该和他们的导师一起挨“板子”,责令他们重写应该是最起码的处罚。如果研究生自己撰写的学位论文不合格,却完全由别人代为受过,那么不管以后导师们怎样认真尽力地指导,如果学生们不配合、不努力,恐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也还是上不去。(《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31日第3版)

  返回



  --------------------------------------------------------------------------------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15号令

  第一条 为促进中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规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是指高等学校独立或者与境外具有法人资格并且为所在国家(地区)政府认可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在境外举办以境外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者采用其他形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学位教育或者非学历高等教育。

   第三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坚持积极探索,稳步发展,量力而行,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依法办学的方针。

   第四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符合中国的相关规定,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取得相应的合法资格,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应当优先举办具有中国高等教育比较优势或者特色的学科,并充分考虑所在国家(地区)的需求及发展特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在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开展境外办学活动。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授予中国学历、学位的,其专业设置、学制应当符合中国有关规定,切实维护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信誉。

  第六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实施本科或者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按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批。教育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第七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实施专科教育或者非学历高等教育的,按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学校主管部门审批,并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审批机关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5日内,将批准文件报送教育部备案。

  第八条 高等学校申请境外办学,需要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境外办学的目的、办学条件、合作方式、修业年限及学位授予办法、师资和生源预测、财务运营状况预测等,并说明外方合作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符合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课程设置等有关教学的基本文件。

  (三)外方合作者有效的办学资格和资信证明。

  (四)中外方合作者签署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机构名称及性质、课程设置、入学标准、师资与教材、合作期限、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学位授予、管理方式、财务安排、争端解决办法、清算办法等。

  合作协议在境外办学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申请举办独立设置的教育机构的,应当报送机构章程。机构章程应当规定以下事项:

  机构名称和地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生源预测、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务运营状况预测、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教育机构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章程修改程序及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第九条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可以由中外办学机构依照有关规定联合或者分别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经批准实施高等学历教育或者学位教育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颁发中国相应的学历文凭。对由中外双方联合授予学位或者由中方单独授予学位的,应当符合中国学位的有关规定。

  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颁发写实性证书。

  第十条 教育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学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审批权限,负责对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活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办学,适用本办法。

  高等学校赴台湾地区办学的有关事宜,另行规定。

  高等学校通过校际交流或者其他途径派遣教师赴境外教育机构的讲学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返回


  上条文章: 第7期
  下条文章: 第9期
  © 2003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