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学校决定启动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海外课程立项申报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时间安排
创新实践周: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13日(3周);
授课时间:按照学校上课时间段(附件1)进行授课,一般每天授课2~4学时,原则上每门课上课周期不少于一周。各学院应统筹安排课程的授课开始时间,尽量分散在整个创新实践周的3周,避免大量课程集中在某段时间授课。
课程要求
授课对象:一年级本科生。
课程类型:科普通识课、人文社科通识课、认知性实验实践课、基础拓展课等。
授课形式:鼓励注重师生课堂互动,应用案例型、研讨型、实验实践小课题、项目制型等多样化授课形式。
授课要求:采用全英文授课,教材选用优秀英文原版教材或相关英文文献,并使用英文课件授课;授课期间责任教师或助教老师须到教室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并参与课堂互动。
立项数量
2025年计划引课总数为40门,由各学院负责引课并实施,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本院一年级本科生开课。英语口语训练营、写作训练营为外国语学院必选任务,1门海外课程为可选任务。大致安排数量如下:
海外全英文课程申报任务数
学院 | 门数 |
通信工程学院 | 4 |
电子工程学院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5 |
机电工程学院 | 4 |
光电工程学院 | 3 |
物理学院 | 1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3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1 |
人文学院 | 1 |
外国语学院 | 1 |
集成电路学部 | 3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1 |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 1 |
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 1 |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 | 3 |
人工智能学院 | 3 |
体育部 | 1 |
合计 | 40 |
四、申报要求
(一)课程要求
1.课程原则上为1学分/16学时。课程内容需优先满足本学院一年级本科生选课需求,应充分考虑大一学生的知识接受度。课程数量及质量将纳入年终考核,请各学院务必统筹资源,给予重视。
2.授课内容和课程资料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无不当言论及违背党的政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容。
(二)授课教师
海外专家一般为外籍非华裔,在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任教,学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每门课程授课教师1人。
(三)责任教师和青年助教
1.海外课程项目申报人为责任教师,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责任教师应与海外专家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大纲,重点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及考核办法等,并负责选聘助教老师。
2.每门课程按实际需要一般仅配备一位助教,课程如配多名助教,则需单独提出申请。助教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留学访学或合作研究经历的教师优先。助教须在项目实施期间全程协助授课教师做好辅助教学工作,包括课程的网络宣传、课件或视频建设,协助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作业答疑等,逐步培养独立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能力。
3.海外课程按全英文课程加权计入教学业绩,责任教师及助教共享该门课的教学业绩,在课程实施期间,责任教师或助教老师如出现未跟课、未按计划组织教学活动等现象则扣除相应业绩。
(四)其它说明
1.每位授课教师申报时承担责任教师或助教工作的课程一般不超过2门。
2.项目申报学院如开展配套的师资培训和系列讲座等活动(由学院资助),可在教务处主页发布讲座通知。
五、项目资助
课时费标准人民币1600元/学时(税前),课时费、差旅费等支出由本科生院资助,上限为7万元/门。引进课程如有超额部分学院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可从“111”引智基地支出。
六、申报材料
1.《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本科生海外课程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Excel)。
2.《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本科生海外课程项目申报书》(附件3,Word)。
七、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材料经所在学院完成初评并填写审核意见后,于2025年2月28日前由学院统一报送电子版至本科生院教研科,不接受教师个人申请,学校将于3月上旬组织评审,对于不符合要求课程项目不予立项支持。具体工作流程详见附件4,附件5在课程立项后由学院统一提交至教研科。
联系人:张希颖、王潇谊,电话:81891764
材料发送至:jyk@xidian.edu.cn,邮件主题为“2025年创新周申报材料+学院名称”,申报书以“学院名称+海外课程+责任教师”命名(含签字盖章版PDF)。
附件1-5请到教务处网站下载,网址:http://jwc.xidian.edu.cn/。
附件: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课时间段列表
2.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本科生海外课程项目申报汇总表
3.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本科生海外课程项目申报书
4.2025年国际创新实践周本科生海外课程项目组织工作流程
5. 课程导入模板
本科生院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