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平台:
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陕西省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
陕西省智能感知与计算教学示范中心
专业介绍: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同时设有“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
实验室以高水平科研和广泛国际交流为手段,建立了以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学历、高水平教师队伍为主,国际一流专家和学者组成客座、讲座教授群体为辅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的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博士化率达到96%以上,知识水平和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80%以上的青年教师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科研与实验教学之间的融合和促进。此外,60%以上的教师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具有较宽的国际视野,确保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处于国际前沿。
一、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自2005年获批以来,已培养了2000多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积蓄力量。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利用在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师资力量,目前已建成成熟的专业教学团队、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智能感知与计算教学示范中心。
l 培养目标
培养爱国进取、创新思辨,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强实践,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良好的外语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掌握电子、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能够在电信、航天、航空等科研院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智能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或管理创新人才及行业骨干。
l 特色课程
人工智能概论、计算智能导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算法设计与分析(双语)、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图像理解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数据挖掘等。
二、人工智能专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智能技术是引领社会创新的第一动力”;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战略》、《国家“十三五”规化纲要》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化》的指导下,人工智能2.0时代已经来临,智能成为创新的原始驱动力,以及核心生产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进一步提升我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2019年获批国家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和已有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互为补充,面向人工智能领域下的遥感影像大数据、医疗影像大数据、网络大数据等,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l 培养目标
人工智能专业拟培养掌握计算机、统计和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较为系统地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的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生命科学、医疗保健、政府治理、教学教育和业务管理等技术领域从事与人工智能专业相关的技术骨干,为培养具有以数据为中心的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做准备。
l 特色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双语)、模式识别(双语)、机器学习(双语)、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系统实验、认知计算导论(全英)、大数据处理与信息检索等。
三、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
图灵人工智能科学实验班于2019年秋季开始在校内选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杰出学生,配备更加优越的学习和实践资源,鼓励学生参加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提供更多到国内外优秀科研单位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图灵班实施小班化教学,秉承“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计划每年从全校招收学生40人左右,配备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级人才工程首批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青”、“国家领军人才计划”等在内的优秀师资队伍,邀请部分国内外知名学者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课程,并且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方向科研训练。
(数据更新至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