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保铮:“以人为本”在高校关键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2015-05-13 11:08  

编者按:

“建设大学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年度工作重点之一。学校在2009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理念、深化大学内涵、凝练大学精神,扎实推进富有西电传统与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上半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如何强化办学特色、建设大学文化是广大师生关注度很高的一个问题,制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2015年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也被列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之中。

鉴于此,为了开阔视野、集思广益,激发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推动工作,《西电科大报》从本期开始,开设“专家教授论坛”,邀请本校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畅谈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欢迎广大师生参与进来,开动脑筋,为学校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保铮:“以人为本”在高校关键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采访/撰稿 强建周 秦明吴秀霞

他有传奇的人生经历,青年时代跟随毕德显院士从大连来到学校;“文革”结束之后,在封闭风气仍很浓厚的西电,他是学校第一个担任系主任的知识分子;知天命之年,他曾主动从副校长岗位退下来,潜心学术;两年之后,他复出担任校长,通过拓宽学科面,倡导教学与科研并重,把学校带入快速发展之路——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保铮教授。

从1984年到1992年的八年间,保铮教授担任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这一阶段,正值中国高等教育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步入快速提升和发展之路的黄金时期。2009年5月22日,在新科技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年过八旬的保铮院士,接受了《西电科大报》的专题采访,深情向我们回顾了他在担任校长期间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朱仕朴说不对,他说不是让我去当系副主任,是叫我去当系主任。我说主任不是人家邓超吗?他说,我们决定邓超当副主任,你去当主任!就这样,我从教研室副主任变成了系主任。”

西电科大报:从1984年到1992年,您出任学校院长、校长(1988年学校由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改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请给我们讲讲您的这段人生经历。

保铮: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讲的稍微更早一点。我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我的行政职务是教研室副主任;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改革开放之后,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还是当教研室的副主任。

西电原来是一所部队院校,那时知识分子能够当得最大的“官”,就是教研室副主任了,院、系一级的领导,都是老干部,文革之前都是这样。到了文革以后,改革开放,学校也已从部队转到地方上,情况开始有所改变。

1979年秋,我当时还是教研室的副主任,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的朱仕朴同志找我谈话,叫我到系里去工作。我说自己没经验,一直推辞不去。后来他说,党委都研究过了,你还是要去。我这个人,组织的决定还是服从的,后来也就同意了,打算去协助系主任邓超同志的工作。

朱书记说不对,他说不是让我去当系里的副主任,是叫我去当系主任。我说主任不是人家邓超同志吗?他说,我们决定邓超当副主任,你去当主任!就这样,我从教研室副主任变成了系主任,邓超同志则由系主任变成副主任。系领导还有党总支书记蒋炳煌同志,我主要抓教学和科研,其它工作都是他们两位承担。我没有经验,但我们配合得很好。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当时学校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还是很认真的。那个时候,在西电知识分子当系主任的,我算是第一个,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

西电科大报:听说您在后来正式出任院长之前,还当过两年的副院长,中间又退了下来,有这回事情吗?

保铮:有的。1980年10月,我在外地开了几个会后,来到南京14所参加一个关于远望号雷达的鉴定会,去了以后,人家把我的职务填成了副院长。我说我不是副院长,我是系主任呀。实际上,电子部当时已经对外公开了这个任命,可我还不知道。

这一年秋,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学校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共有三位知识分子走上了副院长岗位,胡征、王一平还有我。让我当副院长,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就这样宣布了,我也就服从组织决定当上了副院长。

到1982年,当时强调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学校的领导班子又作了调整,一批老干部从校领导岗位退了下来。那时候我也提出来不再当学校领导。当然,我不是因为年龄原因,我才五十多一点。那时我想,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太多时间,学术上已经落后太远,所以我想集中时间在业务上补补课,今后能真正做点工作。我的老师毕德显支持我的这一想法。后来孙俊人老师也同意了,他当时是电子部的副部长,分管教育。

当年,上级领导来宣布新的领导班子的时候,同意了我的请求,同时说要在大会上讲一讲这个情况。因为好像一个年轻领导干部应该是犯错误了才下来。我说最好不讲,不过上级领导在大会上还是讲了。

我退下来,部里领导还是支持我的。其实那个时侯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报纸上整天都在宣传干部要能上能下。

西电科大报: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一心致力于学术,那您又是怎么重新当上了院长?有什么样的时代大背景?

保铮:实际上,1982年我从副院长岗位退下来的时候,组织上曾经和我讲过这个话,你现在要下来可以,估计以后还可能让你上去。我说以后的话以后再说。

1984年,部里要在校内挑选一个院长,传说的条件是:最好五十多岁,还要是博士生导师。这不就是说我么?学校当时就两个博士生导师,胡征教授和我,胡征教授年龄超了。组织上要我当院长的时候,一开始我是不敢承担的。我当时想,西军电这个学校,过去有光荣传统,影响也很大,按照我的能力来当院长,有点不太适合。后来,欧阳文副部长找我谈话,说这是组织经过认真讨论决定的,鼓励我要勇于承担。既然领导这么决定了,那我也只好服从。

那时候还有这样一个情况,前院长杜义龙同志一再提出来不当院长,在我面前就说过好几次。他总觉得别的学校的领导都是知识分子,自己是老干部,虽是高工班毕业的,总觉得自己和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不适应。

前面提到了,这个时期中央对干部提出了“三化”,除了革命化,就是年轻化、专业化,提的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也就勉为其难,来当这个院长。不过我知道自己的缺陷,我这个人比较主观,性子也急;不过呢,我也比较敢干。你要叫我干,除非我不干,否则我还是敢干的。

西电科大报:上任之初,摆在您面前的困难是什么?

保铮:上任后我也意识到了,像我这种情况,干起来也确实有一定的难处。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中央决定的。但要在具体单位贯彻执行还有不少问题,首先要统一各级领导的认识。那时候处长、系主任基本上还是老干部,不像现在,都专业化了。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老干部不好,他们都是很不错的。我的意思是说,他们更习惯部队的管理方式,对开放型的办学不习惯。这些老干部,在过去都是我的老上级。我在部队是大尉、副营级,他们都是校官,级别都比我高。面对老上级,开展工作有难处。

另外,我们学校的传统是知识分子不当官,现在叫我到领导岗位上去,确实我有难处。

西电科大报:学校当时的情况怎么样,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保铮:西军电确实还是有点名气的,作为一所部队院校,它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学校是在部队里、在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虽然转业有几年了,但那些革命的优良传统还在。比如说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较强的纪律性和艰苦朴素精神等等。这些传统,现在在我们西电还起作用。

同时,部队院校也有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封闭。那个时代,我们国家一直是封闭的。国家封闭,高等院校也封闭,部队的院校就更封闭。这种封闭表现在:部队强调垂直领导,学校跟外界很少联系,和地方几乎是隔绝的,即便跟电子部和同在西安市的高校也是没有来往,只接受通信兵部领导。由于业务需要,与有关部队和国防电子厂、所有些来往。

西电科大报:您刚才提到西军电还是有点名气的,这个名气来自哪里?

保铮:西军电的名气,在文革前主要是在部队系统,西军电长期以来为部队培养了大量干部。另外和一些国防电子厂、所也有一些联系。我们学校搞通信、雷达在全国是最早的。作为我们党亲手缔造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国家对学校是很重视的。早在张家口的时候,毛主席、朱总司令就亲自为学校题过词,多位元帅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1960年,学校被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

校领导班子里的老干部都很好,他们拥护改革开放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勤于工作,勇于负责,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工作上的不足。我们就是这样,团结一致,一点一点地打开了局面,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照教育规律办学的理念,逐渐在学校树立起来了。

西电科大报:我们知道,您和您的老师毕德显都是从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调过来的,请给我们回忆一下这段历史。

保铮:这件事大约是1951年决定,1952年初正式调过来的。当时我还是学生,具体情况也是听来的,可能不完全准确。

当时是抗美援朝时期,现代化战争需要雷达,部队要培养雷达方面的技术人才,急需开办雷达专业。当时部队里没有合适的人选,不知怎么就提到了毕德显。说毕德显在美国八年并在RCA无线电公司工作过,搞过微波,懂雷达。

部队当然不能直接去找毕德显。他们就给周总理汇报,说部队里需要懂雷达的人。周总理就问,在我们国家哪里有这样的人?他们就提到了毕德显。周总理问了问毕德显的情况,说那好,就把毕德显调到部队里来。周总理又补充说,光调毕德显一个人还不能起作用吧?是不是把他这个单位整个调过来?就这样,就把大连大学工学院的电讯系,连教师、学生和仪器设备,都搬到了张家口军委工校(我校前身)。

西电科大报:毕德显的加入,对当时的学校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

保铮:大连工学院电讯系的整体并入,对于原军委工校产生的变化很大。

因为军委工校建立之初,虽然从全国搜罗了一批专业人才,但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少,因为那时许多知识分子对共产党还缺乏认识。这些人中,有一批1949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比如像蔡希尧同志等;另外,也请了一批老的教师,比如像金有巽教授等。他们中的很多人水平不错,但多数人毕竟是刚毕业,或刚参加工作不久,也没有形成团队。

毕德显从大连带过来的就不一样了,是一个比较完整且水平较高的教学班子。在这批教师中间,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就有4位,毕德显、吴鸿适、胡征和周光耀,其他还有相当多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这些人到了张家口以后,学校教师队伍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人才得到充实。

西电科大报:除了毕德显率师生加盟外,当时还有其他的力量补充到学校来么?

保铮:这个时期,也就是1951、1952年的时候,学校不断从外面吸收了很多人。比如像吴万春、樊昌信同志等,就是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叶尚辉、谢希仁、汪茂光同志等,是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来的,他们都是高材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学校已经搬到了西安,发展得也很不错。不过和陈赓大将抓的哈军工相比,实力明显较弱。这时候,中央组织部认为还是应该加强西军电教师队伍,就从地方院校调了一批讲师以上、业务能力比较强的人,充实到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大约有60多位。如像肖国镇、陈开周同志等,就是这样的情况。

可见,党和国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还是很重视的。所以在文革之前,由于中央重视,学校还是有比较好的基础。

西电科大报:当时全国有20所重点院校,其中就有西军电,您如何看待?

保铮:确实是这样。前面已提到,在1960年全国20所重点高校中,部队院校有3所,西军电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我们经常说这个事情,其实这并不代表当时学校的水平。计划经济时代嘛,这个称号是由上面指定的,主要是看单位对国家的重要性,不是靠学校的水平。

当然,学校也是有一定实力的。一方面中央领导比较重视学校,不断通过行政指令调人,学校的师资队伍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上级拨款也很多,经费比较充足。

西电科大报:在计划经济时代办学,部队院校在调人这些事情上很方便,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保铮:当时基本是按照管理部队方式来管理学校。校领导级别很高,都是少将、中将,带兵打仗肯定在行,不过在高等教育方面确实不是很内行。怎么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还比较欠缺,所以也做了不少蠢事。比如1958年的教学改革,就批判过牛顿、麦克斯威尔,搞得很乱。当时还提出“拔白旗”,毕德显、蔡希尧同志等一批教学上起骨干作用的专家都靠边站了。

那个时侯提的口号,现在就很难想象。比如当时提出来,如“满堂红”,要求全班学生都得五分(当时实行的是五分制)。又如要求哪里有学生哪里就必须有教员,教员要围绕学生转,不叫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管理上也是很死的,教研室主任每天晚上都要去办公室,检查教师是否在备课,连到图书馆都要去请假。

部队的纪律性强是好事,不过用它来管理教学是不行的。学术要求自由,因人而异,不能够被统得那么死。后来,我当上院长后就提出:管理上要从严,但教学上要搞活。因此,那些诸如晚上必须去办公室、晚上必须按时熄灯的政策,我都把它废掉了。

西电科大报:您是怎样一步步改变上面提到的情况呢?

保铮:上面已经提到,学校当时的管理很死、很封闭。那怎么改变这个状况,同时又保持优良的传统呢?那时候学校党委书记是丁开政同志,副书记是井连庚同志,还有副院长蒋炳煌同志,他们三位都是老干部,我依靠他们比较多,他们对我的支持也很大,鼓励我放手工作。当时我们认为学校既然“下海”了(指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就要学会在海里游泳,要按地方大学的方式来做。把管理过死的做法都废除,提出“管理从严,教学搞活”。当时虽然将不少知识分子提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但老干部还是主要的,如何处理好其间的关系是很关键的。举几件小事说说。

一是工资。以前学校一律按照行政级别拿工资的时候,我没有老干部拿得多,更没有院领导拿得多。改革开放后,教师按高教级别,我的工资排到好多老干部前面去了,一下子工资比他们高了好几级。不过他们都非常通情达理,不计较。

二是住房。那时候学校开始盖新宿舍。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分新房子的时候,我提出先给教授分,老干部稍微晚一点。这个政策蒋炳煌给系、处领导讲的时候,下面拍案而起的都有,说你们要不要老干部?蒋炳煌也厉害,你拍桌子,他也拍桌子,还质问对方,作为老干部,难道这点照顾知识分子的政策都不懂吗?

住房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决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则老干部的住房条件本来就好些,一般住的是三间套,而教授、副教授原来的条件就差一些,给他们分房子无非是为他们在生活上创造好一点的条件;二则不是不给老干部分房子,只是晚一些罢了,无非是个先后的问题,楼还是要继续建的。

面对工作中有不同看法时,校领导班子里的老干部都很好。到了后来,开会宣布某些敏感的知识分子政策时,他们经常叫我不要说,他们来说,这其实是在保护我。我们就是这样,团结一致,一点一点地打开了局面,慢慢地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照教学规律办学的理念,逐渐在学校树立起来了。

在西军电时期,学校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抓教学。我上任以后,提出要抓科研,甚至提出教学与科研并重;我们做的工作——把专业面拓展,把科研工作抓起来——到后来都有了较好的成效。

我在当校长期间,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我说我不能离开教学,每年必须上一门课,这一直坚持到我离任之后。

西电科大报:为了快速提升学校水平,当上校长之后,您当时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保铮:如何把学校搞上去,确实很难,好在学校的基础还比较好。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跟上形势招收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开始招收研究生,博士、硕士点的建立要由全国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八十年代初期,学校只有两个博士导师,胡征教授和我。博士点只有通信与电子系统学科这一个。一直到1986年,叶尚辉教授拿到机械学科的博士点,同时又增加了电路、信号与系统的博士点。这样学校的博士点才增加到了三个。我们把博士点建设放在重要地位,通过它来提高学科水平。此后,我校博士点数有了较快的增加,一些学科的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二是把学科面适当展宽。当时我们意识到,我校的电子学科领域,在国内高校里有一定优势,不过学校的学科面太窄了。我们就想把学科面适当展宽。当然要像综合性大学那样展得很宽,是难以做到。怎么展宽?要选择与电子关系密切的学科,如机械学的电子机械。要培养高水平的博士生,必须给他们打好基础。数学、物理都要加强,特别是数学更要加强。所以我们的数学系成立比较早。后来,物理学科也成立了系,并都较早地建立了博士点。

三是抓教学的同时抓科研。在西军电时期,学校主要工作是培养学生、抓教学。我上任以后,提出要抓科研,号召教师不能光搞教学,教学以外还要搞科研,甚至提出教学科研并重。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提高科研水平本来就是高水平大学的任务之一。只是认为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这两个能力不高,怎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西电科大报:推行这些举措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了吗?

保铮:不久以后,就有人开始批判我们,说我们校领导有“三重三轻”: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际,重专业轻基础。这个帽子扣得是够大的,而且是一些骨干提出的。

我就公开反对这种提法。这个帽子扣不到我脑袋上。我一直从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而且工作量很大,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至于实践,我参加工作前三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后来多次到研究所和工厂参加产品研制,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得到那些单位的好评。我敢说我对教学和实际都是重视的。当然,如果说学校在某些课程上有不够重视实际,这是可能的,应当改正。如果以此而概括西电的全貌,就有问题了。

实际上,他们的批评不符合学校全面的情况。如果说西军电这个学校重理论、重科研,那么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有多少?理论水平表现在哪里?实际情况有点反过来,我们的教师还比较重视实践,许多教师到有关厂、所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过理论方面应该说是相当欠缺的。除了个别学科外,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很少见到我校教师发表的文章。我校教师编写的教科书是比较多的,但专著很少。由于在理论成果方面的欠缺,影响了博士导师评审的通过。重视理论方面的研究,多出理论方面的成果,正是当时西电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认为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际、专业与基础都要重视。根据当时学校的状况,特别提出重视科研和重视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做的工作——把专业面拓宽,把科研工作抓起来——到后来都有了较好的成效。应该说,后来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学校科研工作的长足进步起到了较大作用。

西电科大报:1985年正值全国高校教学改革之际,学校招收了一批免试的本科生,您对此怎么看?

保铮:我不主张免试。我总觉得当时高考的做法确实有问题,不过没有更好的办法代替。我认为所谓的推荐上大学,在当时社会风气的条件下,第一年、第二年招生估计问题不大,可能还能按条件办事招得比较好;再继续这么搞下去,人家花样就多了。所以。我不主张搞推荐免试入学。不过上面叫我们搞,那我们还得搞,只是强调要注重质量,抵制不正之风。

西电科大报: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有些措施明显与当时的政策有出入,这样的例子有吗?

保铮:有的,比如捐资助学。八十年代的时候,毕业生的工作去向还是由组织分配,我们的毕业生比较受欢迎,不少用人单位争着要,有的单位甚至提出来要给我们一些资助。在是否接受这种资助的问题上,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了,说我们是在卖学生,他们还提出国家教委有文件,不准搞有偿分配。

我说这怎么叫有偿分配呢?我说这是两回事。他资助我办学,也是产学合作,我们在分配方面稍微有些倾斜,这也是应该的。因此我说,资助我们办学的钱,我敢接受,就把这钱收了。收了以后,我叫财务处单独设立账目,说这是人家资助办学的,只能作办学用,不能用来发奖金。

总之,有好多事情,即便与上级要求有些不符合的,只要合理,我还是敢做的。红头文件太严格,有些事情管得太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一改,我还是敢负这个责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就是关于工资调整的事情。有一次,人事处告诉我,上级下文件,要调整工资,其中有一条规定是,某年毕业的就可以调,晚一年的就不行。这个政策下来以后,学校里许多教师有意见。

那时候,大学基本上分为四年制和五年制两类。一般大学是四年制,重点大学都是五年制。按照这个政策严格执行的结果是:同一年的高中毕业生,重点大学毕业的不能调,一般大学毕业的反而可以调。

我找人事处、财务处,问他们这样合理不?他们说这不合理又有什么办法?当时学校还有点钱,我说就用我们自己的钱发!他们说这个跟文件不符合,我说我来负责。后来也就这么调了。过了一年,上面又来了新的文件,和我们的作法一样。

这是我们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有些具体的事情,上面管得太死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自己不做点主也确实不行。只要本着怎样把工作搞上去,我们还是要敢于自己做点主!

当然,这只是一些具体的小问题,是“个案”。在一些涉及全局的大问题上,只能根据上级的规定办,不可能自行其事。

西电科大报:做这种事情,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领导有一身正气。当时社会环境怎么样?学校自身的情况怎么样?

保铮:我做校长期间,一心想把学校风气搞正,不过有些问题上,限于环境和形势也有真没办法的时候。

那时候社会上流行送礼,逢年过节得去火车站、民航、甚至是部里送礼,否则平时买票就难,办事就难。下面办事的同志就把这个情况反映到我这里,问我怎么办?我考虑到,不让他们送的话,今后事情会不好办。我说有两个原则:一是不能够太过分,我们不要搞得比人家特殊;二是学校内部一定不能够送,不许给校领导送,任何单位都不许相互送。

再比如在住房问题、水电费收取、暖气费补贴等生活细节上,我都建议即便是校领导,也要照样收,不搞补贴。我始终认为,在生活方面,学校领导千万不要搞特殊,这些地方我们学校做得还比较好。

西电科大报:八十年代全国高校改革力度很大,涌现出了一批快速发展的学校。当时,我们除了在科研、教学上下功夫之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保铮:还有就是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按照国家要求,派遣访问学者出国等等;此外,我们选了一些苗子,就是从教师里面挑选一批人,进行特殊培养。我记得那个时候,曾经在讲师当中挑选了8个年轻人,比如有梁昌洪、葛德彪等,进行重点培养。

关于教学,我再补充一点。西军电对教学工作一直是很重视的。我在当校长期间,给自己立了个规矩,我说我不能离开教学,每年必须上一门课,这一直坚持到我离任之后。

一个教师怎么能够讲得比较深一些、比较透一些、比较活一些呢?杨振宁主张要有洞察力,所谓洞察力,就是你要能够从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教师要想做到深、透、活,就要通过科研,对问题深入钻研,从而提高洞察力。

西电科大报:您担任校长的八年间,感觉学校发展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保铮:暂不讲建设师资队伍、提高学术水平等大问题。学校在维持正常运转中的问题就不少。比如说我们在经费方面就非常困难。后来我也检讨,我有点保守了,不敢去银行贷款。例如南区的地,我就没敢买。我往部里跑得相当多,大多是为经费问题。拿大礼堂的修建来说,上面突然下文件,说大礼堂不能盖了,可当时我们地基都已经挖了。我就去北京告诉部里,我们不是搞“政绩工程”的楼、堂、馆、所,学校确实需要这个礼堂,因为学校连开会的场所也没有,总算把它给跑了下来。

还有,我们争取到的几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不容易。ISDN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樊昌信教授花了很大力气,是先成立的,靠的是世界银行贷款。后来,国防科工委认为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还是比较大,应该在国防科技方面也建立一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为此,国防科工委和国家计委商量,计委也同意了,不过按照老办法,通过世界银行贷款是做不到的,因此,只好自筹经费。就这样,国防科工委通过逐步搞试点的方式,在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电子等五个领域,各搞一个试点。电子方面的就定到我们这里了,这就是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因为没有世界银行贷款,国防科工委只能够给我们仪器设备的费用,其它费用则需要主管单位负责。当时,国防科工委给了我们700万仪器设备费,让电子部也配套700万解决场地问题。国防科工委支持力度很大,不但给足了700万仪器设备费,其中300百多万还是按美金给的(当时外汇采取双轨制,“外汇额度”是值钱的),不过电子部的经费很久没有完全到位。

因此,我们的实验室建设的人员和设备齐备以后,请国防科工委来验收,他们不同意验收,说要等我们的工作场地齐备后再验收。就这样,为了老科技楼的建设,我们只得不断跑到北京去,跑了很多趟,非常难。最后,总算因为有这个重点实验室在,终于把老科技楼建起来了。

我们学校在电子部的那几年,确实很困难,经费很紧张;后来到了教育部,改善了好多。

学校隶属电子部,在科研工作的开展方面却是有很大优势的,当时学校的科研项目许多来自电子部。因为一些主要的电子科研院所和企业也都属于电子部,学校与它们的关系比较密切。当时,学校与国防科工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联系也很密切,这些都对学校的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大的促进作用。

西电科大报:当时主要的困难就是经费方面的困难吗?与同时期其它高校相比,西电的长处在哪里?缺陷在哪里?体现在哪些方面?

保铮:作为维持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经费方面的困难大一点。如果谈到学校的发展,问题就多了。如我们学校的学科面比较窄,我们的老专家也比较少。

以改革开放之初为例。你知道那时候学校的教授、副教授有多少吗?教授就1位,就是胡征;副教授有15位,还是把我和樊昌信算进去的。我和樊昌信是1977年特批的副教授。我们的专家数量实在是太少,和其他高校不好比。

但是我们有很多年轻的好同志,水平还是不错的。不过,因为学校过去在理论方面不是很重视,缺少论文。而评职称时人家要全面看,理论方面必须要有论文,我们的一些教师就是吃了这个亏。譬如,那时博士生导师是全国统一评审,我校在北京评审通过的博士生导师就很少。

西电科大报:是不是那个时候,学校教师做研究、发表论文的风气不是很浓厚?

保铮:相当淡薄。那时发表论文多一点的团队,只有肖国镇他们的团队。“一肖二王”,他们搞密码学和信息论,还是搞得不错的,在外面也是有点名气的。

我自己发表论文比较早,这跟我的老师毕德显有关系。毕德显老师很早就叫我们写论文,我在1956年的时候,就跟他写过论文。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子学报》试刊时,毕老师就叫我去投稿。因此,当了系主任之后,我就鼓励教师要搞科研,要将成果整理成文章发表。

西电科大报:您鼓励教师写文章,当时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保铮:我重视文章是由于文章的重要性。我们搞科研,不查找大量文章和资料、了解国内外动态,行吗?论文的作用是大家所认同的,将自己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是一种贡献。我主张高校搞科研既要出实际成果,也要出理论成果,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发表论文上。为此,我认为学校必须重视科研。

当时我还没有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本来就是研究型大学的任务之一,只是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是很重要的。

我当教师多年,还是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实际上,我当教师的条件并不好。教师应该口才好,可我说话还有点结巴,我口才不好,板书也写得不好,这些是我明显的缺陷。不过学生比较欢迎我,说我讲得比较深、比较透、比较活。

一个教师怎么能够讲得比较深一些、比较透一些、比较活一些呢?杨振宁主张要有洞察力。所谓洞察力是什么呢?事物的表面现象通常是比较复杂的,你要能够从复杂的表面现象看到它的本质,那就叫洞察力。教师要想做到深、透、活,洞察力是必要的,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提高洞察力。

另外,有人说一个教师要给人家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因为我搞的是电子线路,光看书本是不行的,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我在实验室工作了3年,实验和教学时间对半。我的老师毕德显培养我的动手能力,我自己也体会到这确实很重要。二是理论不能够只停留在现有的课本上。因为学生是初学,课本的理论不能太深,实际上相关方面的理论要深得多。教师如果也只停留在教科书的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

后来,我就提出来了,作为电子线路课的老师,得有四门基础。一个是线性网络,一个是非线性振荡,再一个是随机过程,最后是半导体电路(当时主要讲电子管电路,半导体电路只是作简单介绍)。只有这样子,才有可能把理论教学搞好。我自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抓的。

“以人为本”在高校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必须通过一套有效的办法,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年轻人,只要方向引导正确,他们自己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上去还是很快的。

西电科大报:您刚才提到学校的学科面窄,面窄有没有优势?

保铮:学科面窄,是我们的缺点,不过盲目扩展是不行的。我认为,我们学校主要应办出特色来。在电子信息方面,西电有一定的优势,要致力于优上加优,办出特色来。

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学科排名榜来说,我们的几个优势学科排得还是比较靠前的,有的还位于前两名。

在国内的高校里,军事电子领域我校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和有关研究所的联系很密切,研究所对我校比较信任。

西电科大报:类似的评审在1984年的时候好像也有一次,当时是分片评审的,对吗?

保铮:有这么回事,我还参加了。不过那次是硕士点的通信与电子系统二级学科的评审,不涉及博士点,因为当时全国的博士点还不多。

1984年的这次硕士点的通信与电子信息学科评审,全国共分为三个片:南方片、北方片和其他片。我是南方片评审组的组长。南方片包括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学院、华东工学院、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北方片主要是北京和东北的高校;剩下的都是其他片,西电就在其他片中。

这次评审的结果是:北方片第一名是清华大学,南方片第一名是东南大学,其他片第一名是西电。

西电科大报:改革开放之初,西电生源质量很好,在西安地区的本科录取分数线常名列前茅,在全国也不差是吗?

保铮:是有这样的情况。不过后来,东部发展越来越快,东西部差距越来越明显,这样的情况就少了。

1984年,我刚刚招收博士生的时候,从中国科大、清华、上海交大都有来考我的学生。我们小小的电子所,光从中国科大考来的就有4、5个,现在反而没有了。为什么呢?我分析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高等教育水平都差不多,东西部差距也不是那么明显,生源流动性较大;西电在电子学科方面还有点名气。改革开放多年之后,东西部差距的发展,影响了我国西部高校的发展,好生源不愿意再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来了。

西电科大报:东西部发展差距还给学校带来了什么问题?

保铮: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人才流失的很厉害,直到1998年才逐步恢复,可以吸引外面的人才回来,许多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也愿意留校工作了。我认为,现在是我校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非常有利的时期。

西电科大报:您怎么看待当前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国家整个的教育氛围?我校青年教师比例越来越大,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保铮:我给学校领导建议说,高校“以人为本”关键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必须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当前更要把自己培养的(毕业这两个字删去为宜)优秀博士生留下来,还要使他们成长好。

当前,国家在经济方面和外国比较,虽然量是上去了,但我们的质和发达国家是不好比的,在高教、科技方面就差得更远。

我认为对青年教师要多鼓励,更要严格要求。要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不够的,要努力上进。客观上还要有一定的压力,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压力不大。我给年轻教师讲,你们评教授我从来未提反对意见,因为学校只能根据全国的大气候办事,大气候是什么样子,学校只好照样来做。如果学校来自立标准,非碰的头破血流不行。

我有的学生毕业才几年,已评为博士生导师,还不到30岁。在美国有这个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给他说,你就是人家助理教授的水平,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向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说法是,25岁到45岁是人生当中精力最旺盛、创造能力最强的黄金时期。年轻人这时还是不成熟的,要抓紧这段时间努力提高自己,敢于创新,争取做出好的成绩。我觉得目前我们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不少年轻人上进心不强,教授当上了,已经满足了。当然有上进心的人还是有的,只是普遍来讲情况不太好。这与当前的机制很有关系,缺乏竞争机制,压力不大。

西电科大报: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学校能够快速发展,当时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保铮:首先还是依靠了党的政策。改革、开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取得快速发展,我认为这和把教学和科研定为工作中心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初期,教师、学生都是从文革时期过来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解放,破除了许多压制知识分子的条条框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校普遍发展很快。现在情况不同了,青年人为70后、80后,没有上述的经历,实际上要建设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任务还很艰巨,要与时俱进做好工作。

西电科大报:您对学校目前发展还有什么建议?

保铮:人才建设方面还是要好好抓。当然学校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比如淘汰制,就很难推行。不过我觉得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把住进口关,新教师的进人要严。

回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基础非常薄弱,不过新进的教师都是从几所有名高校毕业生中挑选来的,都是那一届的优秀者。比如,前面说的吴万春、樊昌信,是北大来的;叶尚辉、谢希仁、汪茂光,是清华大学来的。我们自己学校留下的,也都是班上学习最好的。正因为那个时侯学校坚持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才积蓄了一批人才。他们在后面很长时间里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是留不住人的,没办法,待遇太低。通常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没有一定的待遇,一个月400块钱,能把人留住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很多博士生都想留在学校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好好把住进人关。把人才队伍建设好,现在正是时机。

西电科大报:您刚才提到很多有名教师都来自于别的学校,您是说外来的人优于自己培养的?

保铮:广开门路,能够博采众家之长,那是好事情,不过也不能说本校的不行。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名教授,他们确实都是从外面来的,不过本校毕业留校的同样也有很多出色的,早期的有吴大正、张以杰、戴树荪、王育民、王新梅、刘增基等,还可以举出很多。近年来,教育部评选“教学名师”,我校在前三届里各有一名教授当选,他们都是本校毕业的。所以,不是说自己学校毕业的就一定搞不好,我看还不是这样。相反,考虑到当前的形势,外招优秀毕业生很难,选留本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可能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的重要方面。

西电科大报:非常感谢保院士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能不能谈谈您对学校宣传工作的看法?

保铮:那我就顺便提一点意见。我觉得宣传部要把学校的报纸、电视、网站办得学术气味更浓一些。比如我们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几十个新世纪创新人才,都应该好好宣传一下。现在我们宣传的气氛中,学术味较为淡薄。我看中南大学寄给我的报纸,他们刊登的学术动态的报道很多。他们得了什么奖,有了什么成就,都是彩色的,印的很漂亮。

比如说“全国百优论文”,即便是提名奖,也不简单。一年全国有好几万博士毕业,要几百个里面才挑一个。提名奖也是百里挑一的。我们都应该好好报道一下。我总觉得,应该营造一个浓郁的学术氛围,使大家都向上走,现在好像都是在关着门搞。因此我觉得,学术方面的许多好事情把它登出来,能够对全校教师起到激励作用。

摘自《西电科大报》2010年5月1日总第408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大学之道>>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