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 华
“西电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一是要继续在深度上发展,二是应投入力量适当向广度上拓展,使学校更具发展潜力。”
记 者:您在本科和硕士期间在西电接受了7年的熏陶,博士毕业后又在西电任教至今,据您亲身感受,您认为西电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邵晓东:从学科角度讲,西电最主要的特色体现在电子学科,例如雷达、电子、通信等专业国内知名,在各研究所和相关企业都有很好的口碑。从学生角度讲,在很多我们常接触的研究所和企业眼中,西电学生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工作能力强。不过,西电学生在与人交流和彰显创新性方面尚有欠缺,从西电走出的学生具体从事技术工作的较多,从事商业和管理工作的较少。
电子特色是西电的立校之本。我认为,要做大做强,在坚持电子特色前提下,还应当有所拓展。在电子方面,我们已经做得不错,但与外校相比,我们往往又吃亏在研究面相对狭窄上。举个例子,西北工业大学的“三航”(航天、航空、航海)任何一块都比我们的学科覆盖面大,更不用说其他国内著名高校了。所以,西电要发展,我认为在坚持立校之本的特色基础上还需在面上有所拓展,如果能搞出第二、第三个特色学科出来,那西电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记 者:这种学科面上的拓展,您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邵晓东:拿机电工程学院来说,电子机械结构这块我们主要做的是结构设计,即电子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性能仿真与优化,这是我们的优势。但事实上,在该领域,我们所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一块,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制造,比如焊接、封装等先进制造技术。我在西工大读博时西工大有一个航空宇航制造专业,专攻各种航空产品的制造技术,在国内很有影响力,国内航空领域难以制造的此类产品都会让他们做,这给西工大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相比西工大,我们在电子机械领域的制造方面却是一片空白,而涉及这块的社会需求恰恰又相当巨大。所以,西电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一是要继续在深度上发展,二是应投入力量适当向广度上拓展,使学校更具发展潜力。
“我认为产品的影响力要远大于论文。一篇论文可能会引起国际国内一些同行的关注,但一个产品会让全国人都了解,产品若是精品的话更会奠定行业排头兵的地位。一篇论文被引用达千次就不得了了,但换做产品,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知悉。”
记 者:我校确立了“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扩大西电影响力,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
邵晓东:在一个领域内形成自己的影响力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发表的科研论文;二是与研究所、企业合作研究的项目;三是产品,不是低水平的产品,而应是国内甚至国际上有优势的产品。在这三个方面能够做出很好的成绩,影响力就会攀升。我认为产品的影响力要远大于论文。一篇论文可能会引起国际国内一些同行的关注,但一个产品会让很多人知道你,产品若是精品的话更会奠定行业排头兵的地位。一篇论文被引用达千次就不得了了,但换做产品,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知悉。举个例子,我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业界公认华中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CAD领域做得非常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几款广为应用的二维CAD软件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当时,华中理工大学开发了“开目”和“华软”,北航开发了“CAXA”,被全国的企业广泛使用,直到现在这些软件仍然有售,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几个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太高,但是却给这些学校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西工大做了无人机,在国内但凡涉及这个的项目都得依靠他们,再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卢炳恒院士做了快速成型机,在业界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们不妨进行这方面的规划,自己拿出资金,组织人力来搞一些电子行业的顶尖产品,以学校的拳头产品扩大学校影响力。
“我们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搞形式主义,在缺乏共同兴趣的基础上举办一些没有实际效果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
记 者: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您对西电的大学文化有怎样的认识?您对大学文化建设有什么建议?
邵晓东:我的感受有以下几点:首先,各种文化活动应该是由共同的兴趣爱好激发的,无论是讨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一个观点,还是几人一同登山,开音乐会、沙龙、讲座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参与人对这些活动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希望通过交流对自己有所帮助。当很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时,这样的活动就很多,校园文化也就丰富多彩了。反过来说,我们不能为了文化而文化,搞形式主义,在缺乏共同兴趣的基础上举办一些没有实际效果的活动,那样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西电的校园文化活动尚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上网占据了一部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其它文化活动;二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打磨掉了学生的许多天性,学生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三是我校属于工科院校,学科设置对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也有一定影响;四是真正带着兴趣读书做研究的学生较少,学术讨论等活动无法形成气候。
第三,学校要适当引导,加强学生社团的培育和管理。参加社团是学生自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以社团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是很好的方法。但由于我校目前分为南北两个校区的客观原因,导致教师对本科生指导不够,需要我们继续思考解决的办法。
记 者: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变少,多校区造成本科生和教师交流更少的问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邵晓东:这点我很有感触。以前本科生在老校区时,基本上每年都有三到四个本科生参与我的课题研究,无论对我还是对学生而言效果都很好。由于学生在本科三、四年级的学习并不十分紧张,有很多空余时间,加上有的学生抱有浓厚的参与科研的兴趣,让他们来参与科研还是很有意义的。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又成为了我的研究生,所做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延续性。我十分赞同“三士(学士、硕士、博士)合一”的教育理念。我们学校本硕生的导师制的落实效果还不是很好,虽然要做到对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很难,但我认为至少对于确实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当进行这样的教育。针对两个校区运行带来的问题,我的办法是,对于几个大三已保研,课程也基本学完的学生,让他们每天朝九晚五来科研氛围比较浓厚的老校区试着做些科研题目。但这种方式只限于保研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生就很难做到了。
“要同外单位合作搞项目,首先得跟该单位的人交朋友,让他们知悉你有能力干好他们想委托你做的事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点至关重要。”“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平时没有项目的时候也要做一些自己虚拟的案例,这样,一旦遇到机会,你就可以向人展示相应的成果。”
记 者:您主持了很多科研项目,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其他一些奖项,您能结合自身经历与我们学校的青年教师分享您在科研项目方面的好的经验吗?
邵晓东:其实我在科研方面也仍然需要努力。我做的项目多数是横向的,所以我就横向项目谈一些个人的体会:首先,很多青年教师认为同一些研究所合作搞项目是个难事,我觉得要同外单位合作搞项目,首先得跟该单位的人交朋友,让他们知悉你有能力干好他们想委托你做的事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点至关重要。那么,要如何去结识这些人呢?我本人在这方面要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孙文焕老师。我们当时做了一个二维CAD软件,孙老师带着我跑遍了陕西省和中电集团的相关企业,不但了解行业需求,也让我结识了大量业内人士。当然,大多数青年教师可能并不容易一下子认识这么多人,这就需要参加一些已有丰富业界人脉的团队,通过参加团队扩充自己的人脉。此外,在参加一些会议时,在讨论中一定要敢于发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平时没有项目的时候也要做一些自己虚拟的案例,这样,一旦遇到机会,就可以向人展示相应的成果。即使一开始的项目很小,也要全力以赴地做好,机会将越来越多。
第三,团队非常重要。一己之力难以成事,一定要有与人合作的心胸。当然,在团队形成的基础上最好自己能有独立的研究方向。
最后,两个字——“勤奋”。特别是在初期,如果不花大量精力钻研技术是很难做出成绩的,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历练。
记 者:西电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管理水平的提高,您认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做的如何?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邵晓东:应该讲西电的管理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善。学校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管理人员的态度上,虽是小问题,却也反映得出学校的管理水平。
关于如何改进管理工作,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应该更多地让教师参与管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虽然“教授治校”只是一个理念,但我觉得应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举一个例子,比如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方面,就应该体现导师的声音。目前的奖学金评定,第一学期是按入学成绩评定,第二学期是按考试成绩和教师评价进行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已经简化成单一用成绩来决定,这种评定标准导致学生只注重课本考试内容而忽略科研,极有可能使他们成为大五、大六的学生,而非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所以,我认为在评定时应更多地参考导师的意见。
二是学校在管理上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及反馈机制。通过明确的奖惩机制能够引导管理人员提高工作质量,改进服务态度,通过良好的反馈机制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总之,学校如何建立一种管理的机制,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服务的机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记 者:就今天的话题,您最想对西电师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邵晓东:我在西电学习生活很多年了,对西电有很深的感情。西电要按照既定目标实现大发展,在科研、管理等方面还需要创新,要有敢为人先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不光是要凝炼特色守好自己的优势,更要积极进取开疆拓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摘自《西电科大报》2010年1月2日总第4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