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西电记忆人物访谈百名将星西电学人校史春秋校史研究影音档案留影存照史料捐赠我要留言
流金岁月  
第一部分 军委无线电学校、红军通校时期
2015-05-11 16:39  

红军无线电通信工作创建的情况

(节录



□ 袁 光

【作者简介】 袁光,1909年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司务长、指导员、红军电台政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特务团政委、骑兵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绥南十一分区副政委、三军七师副政委、二兵团组织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兵团政治委员、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总政治部群工部顾问、军委纪委常委。

 

红军诞生以来,不但武器装备很简陋,通讯联络也很原始,一直是靠通信员传递信息。以后,近距离有时可以使用电话了,但稍远一些,还要靠人徒步或骑马联络。

在过去的战斗中,我们就缴获过敌人的电台器材,由于红军战士不认识无线电,不知道它有用,统统都给打碎了。总部知道这个事情后,曾专门发过通知,要求各部队在战斗中无论缴获什么不认识的物品,一律不得破坏,要妥善保管上交。

19301230,在龙岗战斗中,消灭了敌人张辉瓒的18师后,缴获了电台器材,才有一些被保存下来。王诤同志当时是该台的报务员,刘寅同志还没穿军衣。红军有了这些技术人员和电台器材,立刻组建了自己的无线电队。开始由上海派来的一个同志负责,他也姓王,搞了不到一个月,这个同志政治上很可靠,但是技术上没有王诤同志强,所以组织上决定将他调走,叫王诤当队长,冯文彬同志当政治委员。我到电台时冯文彬同志就在那里。王诤同志过来后表现很好。因为只有一部收报机,没法搞联络,只抄收点新闻,监听敌人电台之间的通报,这可以说是我军无线电侦察工作的开端。

第二次反“围剿”开始,1931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王诤同志照例在收听敌人的电讯,突然听到敌28师公秉藩部的电台与该敌吉安留守处的电台通报,在密码报结束后,漫不经心的敌人用明语谈起话来。王诤惊讶地获悉富田之敌将于明晨向东固进攻,他立即同冯政委一道向总部首长报告了这一重要消息。总部首长立即根据敌情进行了战斗部署,以红3军团和红三军歼灭公秉藩师,以红4军、红12军迎击王金钰师。消灭公秉藩的28师时,缴到一部100W的大电台。到这时中央红军就有了两部半电台,那时这部大电台就由王诤、曾三、刘寅等同志携带,随王稼祥等同志留守在兴国后方办事处。伍云甫、曹丹辉、涂作潮等同志携带15W电台跟随前委朱总司令、毛总政委到前方。62日,前方总部在建宁收到了从兴国总部后方办事处发来的电报,这就是我军无线电通信的第一次通报。曾三同志还用这部大电台和上海党中央建立了联络。以后电台多了,无线电大队改称总队,下属各电台称为分队。

无线电队一成立,总部首长就决定训练自己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开办了第1期无线电训练班。第二次反“围剿”前夕,第一期学员毕业,分配到总部后方办事处、红三军团、红四军团等电台工作。同时又从全军各单位选拔学员,开办了第2期训练班。李白同志就是这一期的学员。红军长征时,李白同志担任红五军团无线电队政委,后又被派去作地下工作,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要就是写他的事迹。像李白同志这样对革命忠心耿耿又精通无线电业务的好同志,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红色通信战士的优秀代表。

训练班后来改为通信学校,校长是刘光甫,政委是杨兰史,杨是上海派来的(后病故于延安),后来政委是曾三同志。在通校的这些同志我基本都认识,像李白同志我就很熟悉。第1期学员有三位女同志,我只记得李赤华和李建华。李赤华和杨兰史结婚,长征时因怀孕留在了苏区。李建华于东北解放后在哈尔滨去世。她们俩都是江西万载人。第1期学习的胡立教同志我也很熟悉,钱江同志是3期的,江文同志是4期的,这些同志后来都是我军无线电通信的领导骨干。

上一页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 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流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